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强  毛伟 《重庆医学》2002,31(8):739-740
目的 对重庆城区1998年10-1999年8月的献血人群进行了RhD(-)血型的筛选工作,并且PCR-SSP技术对其中的RhD(-)个体进行RHD基因检测。方法 分别采用血清学和PCR-SSP基因定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重庆地区RhD(-)血型分布比例为0.1857%,有21例RhD(-)还存在RhD基因。结论 重庆地区RhD(-)血型分布比例0.1857%,比全国的RhD(-)血型分布比例略低。中国人RhD(-)的人群中,RHD基因存在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毛伟  王芳  吴强 《重庆医学》2003,32(7):910-912
目的 探讨RHD基因分型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PCR-SSP的基因定型方法对100份血样进行RHD基因检测。结果 在对100份血清学检测RhD(-)的血样中有16份存在RHD基因。结论 RHD基因分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对Rh血型疑难定型及HDN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作用。特别在常规血清学RhD(-)个体中确定Del,RHD基因分型技术比吸收放散试验更为简单快速、实用。在临床输血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2003年以来RhD(-)血液成分出、入库情况,探讨RhD(-)血浆的库存积压问题的解决方法,避免血液浪费。方法:将2003年以来入库和出库的RhD(-)红细胞和血浆分别统计,比较两种血液成分的入库和出库情况。结果:RhD(-)红细胞的入库量和出库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均呈持续性增高。而RhD(-)血浆入库量呈持续性增高,但出库量波动较大,呈阶段性高峰和低谷状态,如无血浆外调,存在过期报废的风险。结论:加强血液库存管理,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开发剩余血浆的利用途径,有效解决库存积压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莞市RhD(-)稀有血型献血者状况,为招募和保留稀有血型献血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献血者标本采用U型微量板法、即刻试管法、抗人球蛋白和凝聚胺试验法检测,确认RhD (-)血型。收集2009~2013年东莞市RhD(-)稀有血型献血者档案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RhD(-)稀有血型献血者年龄集中在20~30岁,学历多为初中、高中的年轻群体。结论针对此类人群加强RhD(-)稀有血型相关知识的宣传,建立并充分利用RhD(-)稀有血型库,不断壮大RhD(-)稀有血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学定型为RhD变异型DⅥⅢ型的分子基础。方法对2例RhD定型弱阳性、阴性反应的标本进行ABD(DⅥ-)血型卡检测、试管法检测IgM抗-D、Liss/Coombs卡检测IgG抗-D、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h分型卡检测Rh抗原分型、同时采用PCR-SSP进行RhD基因检测。结果2例标本IgM抗-D均阴性,3批IgG抗-D均4+,ABD(DⅥ-)血型卡D阴性,Rh分型为Ccee,RhD基因检测结果为D3-6外显子缺失,确认为DⅥⅢ型,基因结构为RhD-CE(3-6)-D。结论对于RhD弱阳性的标本可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做基因定型。作为受血者和供血者在临床输血中和临床抗-D同种免疫的预防和监护中的策略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者占2‰~5‰,常常因该血型血源紧张,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此,本站从1998年10月开始对无偿献血者进行RhD筛查并建立了锦州市无偿献血RhD(-)血型资料库。为了避免稀有资源的浪费,从2002年12月起,对确认为RhD阴性的血液进行冷冻保存,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急诊用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PCR基因分型技术分析研究昆明地区常住人口Rh阴性血型的D基因多态性,建立和完善本地区Rh血型的PCRRhD基因检测方法。方法收集46例Rh阴性血型样本,首先采用外显子-SSP进行PCR扩增,筛选出5例D基因部分存在型,再采用内含子-SSP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于DNA测序。结果在46例Rh阴性血型样本中,D基因完整缺失者29例(63%);D基因完整存在者12例(26.1%),存在全部外显子;D基因部分存在者5例(10.9%)。DNA测序结果显示,2例仅存在D基因的第10外显子的样本均为RhD—CE(3—9)-D杂合基因,1例存在D基因的第4、6外显子为RhD—CE(2—3,5,7—9)-D杂合基因,是新发现的变异等位基因。结论(1)昆明地区常住人群存在高频率的RhD—CE(3—9)-D杂合基因。(2)在昆明人群发现一种新型D变异等位基因即RhD—CE(2—3,5,7—9)-D杂合基因。  相似文献   

8.
RhD(-)冷冻红细胞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普遍得到重视。由于RhD(- )比率在我国汉族人群仅占 2‰~ 5‰ ,为使这部分患者在临床上上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我站从 1999年 5月开始进行Rh血型的普查 ,并建立稀有血型档案 ,从 2 0 0 1年 3月开始在街头无偿献血车进行Rh血型筛选 ,同时进行红细胞冷冻保存 ,并把RhD(- )冷冻红细胞作为常规制品供应临床 ,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1.1 血液来源 我站街头无偿献血车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7月采用盐水介质 (anti-DIgM IgG)普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PCR基因分型技术分析研究昆明地区常住人口Rh阴性血型的D基因多态性,建立和完善本地区Rh血型的PCR RhD基因检测方法 .方法 收集46例Rh阴性血型样本,首先采用外显子-SSP进行PCR扩增,筛选出5例D基因部分存在型,再采用内含子-SSP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于DNA测序.结果 在46例Rh阴性血型样本中,D基因完整缺失者29例(63%);D基因完整存在者12例(26.1%),存在全部外显子;D基因部分存在者5例(10.9%).DNA测序结果 显示,2例仅存在D基因的第10外显子的样本均为RhD-CE(3-9)-D杂合基因,1例存在D基因的第4、6外显子为RhD-CE(2-3,5,7-9)-D杂合基因,是新发现的变异等位基因.结论 (1)昆明地区常住人群存在高频率的RhD-CE(3-9)-D杂合基因.(2)在昆明人群发现一种新型D变异等位基因即RhD-CE(2-3,5,7-9)-D杂合基因.  相似文献   

10.
安徽地区RHD(-)个体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蓉 《安徽医学》2008,29(3):251-254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RHD(-)个体的D基因的多态性。方法用PCR-SSP技术,对50例经血清学试验证实的真实RHD(-)个体3例弱D表现型个体15例DEL型个体进行外显子检测。结果发现本地区RHD(-)个体D基因外显子存在明显的多态性:15例DEL型个体D基因外显子均全部完整存在;3例弱D型个体中有2例存在完整的D基因,1例为缺失大部分外显子的DVIⅢ型;50例真实RHD(-)个体中,90%为外显子完全缺失,4%为外显子完整存在,但不表达D抗原;4%为缺失大部分外显子(存在第1、10外显子),不表达D抗原;另有2%为缺失两边外显子(存在第3、4、5外显子),不表达D抗原。结论PCR-SSP技术可用于RHD基因的研究,在本地区血清学鉴定的RHD阴性个体中存在较高比例的DEL型个体,同时,常规血清学RHD(-)个体D基因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析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0例及58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Ⅱ类基因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深入地探讨UC易感的分子免疫遗传学机制和确立一种较为实用的检测MHC-Ⅱ类基因的方法。结果表明:1.MHC-DR B_1*0301基因(RR=16.21,P<0.01)和MHC-DQB_1*0301(RR=4.543,P<0.01)基因,都与UC呈正相关,可能为汉族人UC的易感基因或易感亚基因,尤其是DRB_1*0301基因。2.其它MHC-DR和DQ等位基因或亚基因未见异常。3.尽管基因分型方法目前已有多种,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PCR-SSP)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蚌埠地区RhD阴性献血者的RHCE表型,DEL的表型、分布和RHD基因的外显子存在情况。方法通过使用抗-D(IgM)试剂筛查出RhD(IgM)阴性献血者;再使用3个厂家或不同批号的抗-D(IgG)试剂,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阴性样本;然后采用吸收放散试验筛选其中的DEL型,同时检测其表现型,并对15份DEL型样本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扩增和产物分析。结果124例RhD阴性献血者中ccee表型为77例(62.1%),Ccee为38例(30.6%),CCee为8例(3.3%),ccEe为1例(0.1%);DEL型共15例占RHD阴性样本的12.1%,其中ccee2例,Ccee11例,Ccee2例;并检测出15例DEL型样本的5、4、5、6、7、9、10共7个特异性外显子。结论蚌埠地区RhD阴性献血者中Rh表型存在多态性,eeee表型的比例达62.1%;DEL型的比例低于相关报道,DEL型具有全部RHD基因外显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因分型在疑难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对ABO血型基因分型。结果对24例已知ABO血型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完全符合;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解决临床输血疑难血型鉴定。结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应用于检测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地区5-氟尿嘧啶代谢相关酶的基因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5-氟尿嘧啶(5-Fu)代谢相关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在重庆地区肿瘤患者中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预测5-Fu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遗传学依据.方法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重庆地区60例肿瘤患者DPYD IVSI4+1位点、TS3'-UTR位点以及MTHFR C667T和A1298C的基因型.结果 (1)60例肿瘤患者中DPYD IVSI4+1位点均为G/G基因型,未检测出可引起5-Fu相关毒性的G/C和C/C基因型;(2)TS 3'-UTR+6/+6bp、+6/-6bp,-/-6bp基因型分布概率分别是1.6%(1/60)、61.7%(37/60)和36.7%(22/60);(3)MTHFR的C667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概率分别是33.3%(20/60)、61.7%(37/60)和5%(3/60);A1298G位点A/A、A/C、C/C基因型分布概率分别是63.3 0A(38/60)、36.7%(22/60),C/C基因型0.1%.结论 重庆地区肿瘤患者DPYD IVSI4+1位点以G/G基因型为主,提示5-Fu对该地区肿瘤患者的毒性较弱;TS3'UTR、MTHFR的C667T和A1298G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相似,结果提示5-Fu对重庆地区患者有效性中等.肿瘤患者最好采用联合化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探明并指 (趾 )缺指 (趾 )的致病基因。方法 选择一些侯选基因 ,采用PCR和SSCP技术对一个并指 (趾 )缺指 (趾 )家系进行研究。首先检测了IHH基因外显子 1。结果 IHH基因外显子 1没有发现异常。结论 排除IHH基因外显子 1是该并指 (趾 )缺指 (趾 )家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并分析3例疑难ABO血型红细胞抗原及血清抗体的特异性。方法:运用PCR-SSP方法对3例患者ABO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分型;运用血型血清学技术对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ABO血型基因分型分别为A/O、O/O、O/O。结合血型血清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血液制品。结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弥补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一些不足,运用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解决血清学方法难以鉴定的血型抗原。  相似文献   

17.
将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与dl-15-甲基-前列腺素F_(2a)(15-m-PGF2_(2a))联合使用抗早孕34例,其中8例用Tam前、后用放射免疫法作血清激素测定。在另一组18例早孕人工流产手术(人流术)妇女中,观察了Tam对绒毛及蜕膜组织的影响。结果:本组34例中31例(91.18%)完全流产,1例(2.94%)不完全流产,2例(5.88%)失败。用Tam后血清绒毛膜促进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倍增时间明显延长,为7.854-1.52d(X±SE)。提示Tam可抑制早孕时hCG的分泌。用Tam后蜕膜组织胞浆和胞核的雌二醇(E_2)受体含量以及胞浆孕酮(P_0)受体含量下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去肾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和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模型心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探究RD与抗HF药物的疗效差异、最佳治疗时机以及疗效机制。方法 1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I组(心肌梗死组)、RD组(去肾神经组)、MI-1d+RD组(AMI后1天行RD)、MI-1d+Drugs组(AMI后1天予以药物治疗)、MI-4w+RD组(AMI后4周行RD)、MI-4w+Drugs组(AMI后4周予以药物治疗),每组各20只。AMI后1天及4周后分别行RD、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药物联合治疗。检测并记录AMI后8周各组大鼠模型的心功能、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梗死心肌NE含量,心率和5 min内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结果 AMI后8周,对照组、AMI组、RD组、MI-1d+RD组、MI-1d+Drugs组、MI-4w+RD组、MI-4w+Drugs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85%、36%、82%、77%、65%、53%、45%。AMI组大鼠较对照组LVEF显著下降(P<0.05),血浆BNP、肾素、Ang Ⅱ、ALD、NE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梗死心肌NE水平、HR显下降(P<0.05),SDNN显著增加(P<0.05)。MI-1d+RD组大鼠较AMI及MI-1d+Drugs组LVEF显著增加(P<0.05),血浆BNP、肾素、Ang Ⅱ、ALD、N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MI-1d+RD组、MI-1d+Drugs组大鼠较AMI组梗死心肌NE含量、心率显著均增加(P<0.05),SDNN显著下降(P<0.05);MI-4w+RD组、MI-4w+Drugs组大鼠较AMI组梗死心肌NE、心率及SDN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早期行RD改善心功能的疗效强于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其疗效机制包括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以及调节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  相似文献   

19.
20.
肿瘤多药耐药(MDR)和抗凋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MDR的产生主要与肿瘤细胞高表达ABC超家族外排泵与肿瘤细胞本身所表现的凋亡抑制有关。本文针对肿瘤细胞的MDR与抗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因子和酶的关系以及它们与ABC超家族转运体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