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各40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GGT、UA、AST/ALT、TG、TC明显升高,并且多见胆石症、胆囊炎、胰腺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主要以支持治疗和戒酒为主,总体预后效果略好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两组患者晚期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区别以及防止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间内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防治方法。结果:研究组肝硬化患者出现肝大、肝掌、蜘蛛痣的几率低于观察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等指标低于观察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虽然都为肝硬化患者,但是临床特征明显不同,应该根据患者特征给予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诊断鉴别中采取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6例,根据肝硬化不同类型分为酒精性肝硬化组(38例)、肝炎肝硬化组(38例),均进行超声诊断,并对比两组超声表现结果。结果:通过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硬化的整体形态表现为小结节,其肝脏体积较大,形态显示基本无异常,伴有增强的弥漫性回声;肝炎肝硬化的整体形态则变现为粗大结节,且具有不规则形,形态异常,主要显示为鳞片状、苔藓状或网格状样高回声。酒精性肝硬化组中弥漫回声增强共计30例(78.95%),与肝炎肝硬化组的20例(52.63%)相比呈更高显示。酒精性肝硬化组的其他相关检查指标,形态失常0例(0.00%),不规则回声增高12例(31.58%),肝被膜锯齿状10例(26.32%),所占比例均低于肝炎肝硬化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存在门静脉高压表现,但在腹水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酒精性肝硬化组与肝炎肝硬化组的肝脏右叶肋下斜径、左叶厚径具有显著差异(P <0.05);而门静脉内... 相似文献
4.
5.
老年人肝炎后肝硬化比较常见,并发症也较多。现将我院1984~1998年收治的79例老年人肝炎后肝硬化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9例均为经住院确诊的60岁以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从同期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出70例已确诊的60岁以下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对照。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老年组79例,男67例,女12例,男:女=5.58:1;平均年龄66.5岁。非老年组70例,男60例,女10例;男。女=6:1;平均年龄39.8岁。老年组有5例、非老年组有14例为肝硬化代偿期,其余均为失代偿期。1.2病史和病程由… 相似文献
6.
55例老年肝炎肝硬化临床分析刘期蓉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内二科(618300)近几年,从我院收治的肝炎病员中,老年肝炎(包括甲肝HA、乙肝HB、丙肝HC、慢活肝CAH),肝硬化(指乙型肝炎后性肝硬化),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相对存在临床症状重,黄疸深,病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而抵抗力降低,以及门体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病原微生物进人人体的机会,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病人72例,其中有发热52例,占肝硬化腹水人院人数的72.2%,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52例乙肝或丙肝病毒标志阳性,而全部排除了酒精性肝硬化及心源性肝硬化,其中男34例,女18例,男女比例为1.88:豆,年龄最大67岁,最小30岁,平均51.4岁,其中:30~40岁12例占23%,41~50岁6例占11.5%,sl~60岁22例占42.3%,61~67岁12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不断增多,为研究老年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现将我科2000~2003年共收治的60例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作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酒精性肝硬化(ALC)与肝炎后肝硬化(LC)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确诊144例ALC和170例肝炎后LC超声影像学资料,比较二者肝脏形态、左肝厚径(含尾状叶)、右肝斜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以及回声等超声征象的差异。两组间差别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和t检验。结果:ALC超声主要表现:肝体积增大,形态正常,回声弥漫增强,明显高于肝炎后LC组(P〈0.01)。肝炎后LC超声主要表现:肝体积缩小,形态失常,肝被膜锯齿状,肝内不规则回声增高,表现为网格状高回声或苔藓状或鳞片状高回声等,其发生率明显高于ALC组(P〈0.01)。结论:超声对ALC和肝炎后LC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超声征象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医院内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降低感染的发生,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对老年肝炎后肝硬化213例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肝炎发病率较高,而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是肝炎患者病理发展的趋势。肝硬化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本次研究通过对55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涂片,常规处理后进行镜下观察各种血细胞的形态,行骨髓细胞学分析,同时采用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象及骨髓象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诊断、分期价值。方法观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2例,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下降。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肝功能分期、出血严重程度、疗效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杨前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11):234-235
目的: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超声诊断的对比分析.方法:将于2019年12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3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记为原发组,33例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记为病毒组.观察比较两组肝硬化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后的情况差异.结果:原发组患者超声诊断特点中,胆... 相似文献
15.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临床较少见 ,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了 1997年 7月~ 1999年 11月在外院误诊 ,后经我院确诊的 9例 PBC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例 ,女 8例 ;年龄 32~ 6 3岁 ,平均 50岁。1.2 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前两项 ,并有 3、4项中一项 ,即可确诊为 PBC:1排除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性肝炎 ;2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及门静脉高压体征 ;3自身抗体 AMA、AMA- M2 阳性 ;4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 PBC表现。1.3 临床表现 黄疸 8例 ,皮肤瘙痒 6例 ;纳差 7例 ,腹胀 3例 ,腹泻 1例 ;贫血 5例 ,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近 2 a来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 30例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0例及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30例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探讨上述 3类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找出其各自的特点指导临床。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均来自北京地坛医院 1996 - 0 1~1998- 12 3a间住院患者 ,共 90例 ,全部为男性 ,其中临床诊断酒精性肝硬化 30例 (A组 ) ,年龄 2 6岁~ 6 5岁 ,平均 5 0 .5岁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并存者 30例 (B组 ) ,年龄 2 5岁~ 6 4岁 ,平均 44 .8岁。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者 30例(C组 )… 相似文献
18.
曾贤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9):42-4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1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COULTER三分类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了120例肝炎后肝硬化、126例重型肝炎、9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8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和50例健康成人的血小板功能的四项检测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显示:肝炎后肝硬化组和重型肝炎组患者的肿和PCT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提示血小板的四项指标除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外,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有重要的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60-4262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A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4例;B组所选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6例。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两组入院后均实施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超声检查中,A组肝脏形态缩小发生率、结节增生表现发生率均低于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细颗粒表现发生率、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肝内胆管壁增强发生率均高于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检查表现存在差异,其超声影像变化各有自身特异性,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鉴别两种疾病的有效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