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疾病 ,为总结该疾病的诊治经验 ,我们将 1例病人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 ,6 2岁 ,1983年和 1985年先后因子宫肌瘤和急性阑尾炎行子宫切除和阑尾切除术 ,术后多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近年来发作较频繁 ,均经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尚云彪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6):11-11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93~2003年共收治结肠癌性肠梗阻55例,均剖腹探查,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姚立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2):1382-1383
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 ,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也不同 ,术后炎症性肠梗阻发生于腹部手术早期 ,诊断及治疗有其固有的特点。本院自 1998~ 2 0 0 1年共治疗术后炎症性肠梗阻患者 2 1例 ,现就诊治与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1例患者 ,男 15例 ,女 6例。年龄 16~ 76岁 ,平均 48.2岁。以往有腹部手术史 11人 ,占 5 2 .4%。 2 1例患者均有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症状。腹痛程度轻 ,3例无明显腹痛 ,体检腹部固定轻压痛 18例 ,无明显压痛 3例 ,腹肌呈柔韧感 8例 ,均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 1例患者腹部X平片示肠腔… 相似文献
5.
腹腔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用对症、营养支持为主的方法治疗小肠排列术后早期急性肠梗阻,效果良好。现就小肠排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2年以来因粘连性肠梗阻施行小肠排列手术22例,男20...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EPII)是由于腹部术后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发生率占肠梗阻的1%~ 2 %。我院自 1980~ 2 0 0 0年 ,发现EPII 2 6例 ,早期由于认识不足 ,经手术后才能证实。近几年 ,在严密的观察下行保守治疗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 18~ 60(平均 3 1.3 )岁 ;出血后手术 9例 ,穿孔化脓性手术 12例 ,结肠手术 5例。1.2 临床症状及诊断 EPII具有普通肠梗阻的三大症状 :呕吐、腹痛腹胀和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 6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5例病人经胃肠减压、抗生素、理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药等治愈 ,无 1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点 :( 1 )多在手术后 7d±出现梗阻症状 ,多由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 ;( 2 )症状以腹胀为主 ,腹痛相对较轻 ,较少发生绞窄 ;( 3)治疗应首选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8.
化脓性阑尾炎并肠梗阻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男性,56岁,主因腹痛4天,不排气不排便伴恶心呕吐1天于2003年11月5日入院。于4天前患者出现上腹痛,后转移至右下腹,在家给予抗生素治疗无好转,于1天前出现腹胀、呕吐、不排气、不排大便,今来我院。查:体温39℃,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叩鼓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腹透示:腹内有多个液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15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内)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行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症状全部缓解,时间为1周至2个月,平均14.3d;32例中转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22例,8例术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2-4周治愈,平均18.6d,术后并发肠瘘2例, 术后死亡2例。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极少发生绞窄,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尽量少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a间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应用,全组无1例中转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对患本病者,在诊治中,应及时症处理,控制合并症,严密观察腹部情况,积极采用中西药物综合治疗,使术后炎症性肠梗阻得以解除,从而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①目的 探讨无腹部手术史的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和处理.②方法 将102例无腹部手术史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剖腹探查组53例,保守治疗组49例.③结果 手术组除1例因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一期术后并发肠瘘,住院35天好转出院外,其余均治愈出院.保守治疗组2例因钡剂灌肠发现肠套叠复位成功,另一例直肠指检疑为直肠癌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症状缓解出院,但肠梗阻病因不明.④结论 无腹部手术史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48~72小时无效者,积极的手术探查对明确病因和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均在腹部手术后5~10d发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治愈,无肠瘘、腹膜炎或肠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多是腹腔内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动力性和机械性并存的肠梗阻,宜保守治疗,禁忌手术。 相似文献
15.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肠梗阻,临床较少见,一般发生率约为8%,对此类病人若不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普外科收治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9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小儿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4年6月-2001年7月收治的21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儿均经胃肠减压、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理序及中药等治疗,20例保守治疗成功,平均治疗时间约10天,中转手术1例,无肠坏死,也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的特点有:(1)多数于术后7天左右出现肠梗阻症状,多由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肠粘连引起;(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较少发生肠绞窄;(3)治疗应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5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病人均通过胃肠减压、肠道外营养,应用善宁、糖皮质激素,保守治疗获愈。无1例中转手术,笔者认为该类肠梗阻病人处理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严密观察,力免手术。 相似文献
20.
粘连性肠梗阻剖腹探查的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2~1998年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44例,其中24例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4例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6~76岁,平均71岁。有手术史8例,占18%,腹部之手术史36例占82%。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24例,死亡1例。行手术治疗的24例中经手术证实为粘连带压迫者15例,为绞窄性肠梗阻9例。2 讨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应为:①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腹痛由阵发转为持续,腹胀加剧出现腹膜刺激征,脉率加快血压下降趋势者。②来院时即腹痛持续,腹部有肌卫、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等腹膜炎体征或伴有休克者。③胃切除术后肠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