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姚某案 姚某,男,72岁。就诊日期:2001年11月。主诉:咳痰气促,胸闷心悸,下肢浮肿2年余,加重1月余。现病史: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0多年,经常咳嗽咯痰、吐泡沫样的白色黏痰,偶尔痰中带小血块,反复缠绵未愈,常在季节变化时诱发。有吸烟史40多年。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吾师张崇泉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擅长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等老年疑难病,临床多见卓效。余有幸跟师侍诊1年,对老师临证经验略有体会,现将老师临床辨治外感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陆某,女,53岁,2003年5月初诊.咽喉干涩难忍1年余,曾经用西药抗炎,服金嗓子喉宝,养阴清热解毒之剂均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4.
经方治验2则     
1支气管肺炎任某,男,3岁。因咳嗽、咯痰7日就诊。7日前患儿突发高热(39.5℃),经服安乃近热退。后出现咳嗽、喉间痰鸣,以支气管肺炎住我院儿科治疗效果不明显。刻下:咳嗽,喉中痰鸣,口干,纳差,舌尖红宫薄黄,脉浮数。辨为痰热望肺,投麻杏石甘汤加减1剂后反见咳嗽加重,彻夜未眠,余药未取即来就诊。其毋代诉夜间咳嗽频剧,吐出泡沫样痰液。询知患儿夏季冷饮不断。此乃寒饮停肺,内有郁热无疑。即予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459,杏仁6g,桂枝3g,白芍3g,干姜3g,细辛Zg,五味子6g,制半夏6g,地龙6g,前胡6g,甘草3g。5剂。1剂尽,…  相似文献   

5.
吴某某,男,49岁,2007年11月15日初诊。喘咳1年余,加重2周。患者1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气喘,渐至活动性呼吸困难,遂往北京某医院诊治。经肺部CT及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间质性肺炎(I期)。经西医常规以激素治疗及服用某医中药60余剂,收效甚微。近2周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来诊。现症:喘促,吸气困难,上楼时呼吸困难加重,咳嗽较重,咯黄痰不利,疲乏无力。舌质黯红、白苔;脉沉细而弦。查体:血压正常,双侧扁  相似文献   

6.
时方作用不可低估,值得研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现举验案三则如下. 1 喘咳案 患者,男,5岁,新加坡人,2005年6月23日初诊:气喘、咳嗽1年余.痰多,先咳白稀痰,后为黄稠痰,纳差,二便可.  相似文献   

7.
半夏厚朴汤治疗儿科病证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厚朴汤为《金匮要略》之方剂,原方主治梅核气。笔者根据其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用于气郁痰凝之小儿疾病,每获佳效。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1久咳陈某某,女,3岁,2006年2月6日初诊。咳嗽1月余。咳嗽以晨起明显,喉中痰鸣,咳甚则喘憋,吐白色稀痰,予抗生素静点、口服中成药糖浆治疗,  相似文献   

8.
咳嗽一症为临床多见,然诊治时疗效欠佳者亦不鲜见,兹在平时诊疗中选验案三则,介绍如下。感冒后遗咳嗽患者,男,52岁,2009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自述1个月前因受凉后发热、咳嗽、流涕,村医予以输液治疗7d(药物不详),热退,精神好转,唯咳嗽不止,少痰。转至乡卫生院治疗,予以罗红霉素分散片、甘草合剂、扑尔敏口服5d,症状无好转。转而求一老中医,予以小青龙汤加味,3剂无效,遂来余处求治。  相似文献   

9.
<正>1住院病史孙某某,男,78岁。因"反复咳、痰、喘20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反复咳嗽、咯痰、胸闷、喘息20年余,近3年来,除了咳嗽,咯痰反复发作较前频繁,并伴有喘息胸闷,气促乏力,活动后尤甚,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2012年初,胸部CT提示"慢支、肺气肿",肺功能提示"FEV1/FVC 58.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45%",外院诊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组",予以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近1周由于天气转凉,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10.
<正>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而较为难治的一种疾病。关于本病的中医病机及辨治规律,笔者曾在本刊1990年第1期作过探讨,本文仅联系实际,谈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症的点滴体会。 1 病因单一对因调治根据本病的成因多与寒、湿、痰、热、瘀、虚诸病理因素有关,当临证所见其病因较单一者,应针对病因进行重点用药调治。例1 谢某,女,58岁,1987年6月9日初诊。反复咳嗽痰中带血2年余。患者有慢性咳嗽、咯痰病史30余年,近2年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而经常咳嗽咯痰带血,每次咯血痰,少则十几口,多则几十口;近日痰血量多,血色鲜红,痰粘带泡沫,伴有头胀沉重,胸闷不舒,胃脘胀满灼  相似文献   

11.
1 病案举例 男,56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余,急性发作治疗后,咳嗽咳痰迁延1月余。症见咳嗽、咳痰色白量多,胸闷,气短懒言,多汗,纳差,夜寐差,二便尚可,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肺气亏虚,痰浊阻肺,治以敛肺、祛痰为法。方药:五味子6g,乌梅10g,干姜6g,杏仁10g,桔梗6g,紫菀10g,紫苏子10g,半夏1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服5剂后,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气短懒言、多汗、纳差等症状均有好转,再予原方加减5剂,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付伟  杨道文 《北京中医药》2018,37(6):579-580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2016年3月17日因"反复咳嗽3月余,加重2天"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住院治疗。患者就诊前3月余受凉后出现干咳,无痰,无发热,无胸闷、喘息,咳嗽症状多于夜间、受寒或闻异味以及平躺后加重,当地医院先后给予阿斯美、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复方甘草片口服,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雾化等治疗后咳嗽稍缓解。此后患者咳嗽反复发作,经西药抗感染、抗炎、止  相似文献   

13.
廖娟 《中医药研究》2012,(1):124-125
1资料患者,女,23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咳喘1月余,心悸、胸闷、乏力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大量白色黏痰,痰中偶带血丝,伴喘促、不能平卧、间歇性发热、咽痛。到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自觉咳嗽曾一度减轻,但仍咯中等量白色黏痰。入院前4d突然出现心悸、胸闷、咳嗽及  相似文献   

14.
失音治验2则     
例1、陆某,女,35岁,工人。1987年3月2日初诊。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曾服维生素 C,肌注青霉素无效。症见;恶寒发热,咳声重浊,痰粘难咯,咽燥喉痛,头痛身疼,鼻塞胸闷,舌尖红苔薄,脉浮数。综观脉症,证属外感风热挟痰交阻壅塞气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0天余”入院。入院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1℃,平均波动在38.5℃左右,伴有咳嗽、咳少量白痰,及乏力、纳差。既往无疾病史。患者曾于当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6.
白芥子散方出自《张氏医通》,由白芥子、延胡索各30g,细辛、甘遂各15g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笔者发现,白芥子散治疗其他疾病也有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咳嗽林某,女,30岁。诉咳嗽1月余,咯少许白痰,喉痒,咳嗽以夜间为甚。经静滴青霉素等药,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时逢三伏天,笔者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为患者敷贴背部百劳、肺俞、膏盲穴,次日诉咳嗽大减,10天后敷第2次,咳嗽治愈。按:白芥子散具有温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所以,凡咳嗽时间超过1周,以夜间咳甚,咯白痰或白色泡沫样痰,伴有喉痒、气紧、背部畏寒等属风寒型咳嗽、痰湿型咳嗽者,…  相似文献   

17.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痰热壅肺证咳嗽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河南中医》2009,29(4):409-40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痰热壅肺证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及咳嗽计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热壅肺证咳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付海燕 《国医论坛》2004,19(6):52-52
咳嗽(痰饮伏肺型) 陈某,男,47岁,2001年1月26日就诊。患“慢性支气管炎”6年余。近1个月咳嗽加剧,日轻夜重,咳吐白粘痰,胃脘痞满,时吐清水,纳差,大便溏结不调,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缓。证属中阳不振,寒湿内盛,积为痰饮。处方:白术20g,桂枝10g,茯苓10g,半夏10g,陈皮10g,泽泻8g,干姜8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4剂后诸症大减,唯咳痰仍多,上方减泽泻加桔梗15g,又服6剂痰消嗽止。  相似文献   

19.
张孟仁 《中医杂志》1998,39(6):359-361
1 病例摘要陈某某,女,45岁,已婚,病案号C460560。因咳嗽、咳痰、逐渐出现呼吸困难1年余,加重伴发热10天,于1997年1月8日入院。患者于1995年10月8日受风寒后出现发热,体温38℃,伴咳嗽、咳痰,初为白粘痰,逐渐转为黄脓痰,且有右下胸痛。胸片示:右下肺野密度增高,诊为“右下肺炎”。予静滴西力欣等  相似文献   

20.
痰饮病治验     
男,5岁,2006年2月27日就诊。主诉:喉中有痰1年余。患儿近1年内无明显诱因出现喉中有痰,无咳嗽,无发热,无明显上感症状。平素惠儿小腹发凉,手足发凉,当平卧时,腹中水声漉漉,平时不贪凉食,进食凉性食物后症状加重,纳眠可,二便调。近一年,患儿及家长多方求医,曾服用祛湿化痰药物,效不佳,症不减。遂来我处求治。症见:喉中有痰,无上感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腻。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