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霍素婷 《河北中医》2008,30(9):944-94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oml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特征为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短,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及自身抗体出现的一种出血性疾病.2001-2007年,笔者应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HD-IVIG)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名PT患者的病因,比较分别用HD-IVIG、地塞米松治疗后PT患者的血小板变化.结果:HD-IVIG较地塞米松可显著升高血小板数量,输注血小板例数减少.结论:HD-IVIG治疗PT可使患者血小板快速升高,可减少血小板次数,是值得推广的治疗PT患者血小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花生衣和三七加味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学的“紫癜”.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花生红衣和三七加味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脾切除、一般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由于用药无效,患者常面临死亡的威胁.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清化湿热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选择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新加归脾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选择相应方法观察ITP外周血象、血小板抗体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新加归脾合剂能降低血小板抗体、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或停止出血,和强的松临床疗效相同,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中能起到替代作用.结论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有效、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常见的病因是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50×109/L而无临床出血表现的病人无须特殊处理,经阴道分娩是安全的.血小板≤50×109/L时应给予综合治疗并在血源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与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我院 2001年 5~ 12月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21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2年4月因患有"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的1例患者采用肝素抗凝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同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结果:此病人PCI术前血小板正常,术中使用大量肝素,术后血小板急剧下降,随着肝素逐渐代谢,血小板渐升至正常.结论:在采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时,若诱发血小板减少,可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使患者恢复健康体征.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为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以全身皮肤黏膜甚至内脏器官出血为表现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科从2009年3月~2012年10月,共收治此类病人31例,年龄31岁~66岁;女22例,男9例.血小板计数均<50×109/L,除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外,还结合临床常见分型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与自体免疫有关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疾病,用蒙药道吉套乎巴和古日工朱苏木治疗临床具有明显疗效.我科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94例均运用蒙医方法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对4例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抗凝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并以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的20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凝血指标,以确定是否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对其中4例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停用肝素,给以阿加曲班治疗,20 mg/d,治疗3~7 d.结果 4例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换用阿加曲班后,血小板水平恢复至入院时水平,没有发生血栓综合征,同时患者下肢肿痛症状缓解速度快、疗效好.结论 阿加曲班可替代肝素,有效预防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继发的血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5年8月间6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64例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27例;发生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4%;无死胎或死产,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剖宫产非手术绝对适应证或禁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蒙药瘀紫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蒙药瘀紫丸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ALB、TP、Hb、RB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等.本病属中医"血证"、"发斑"、"肌衄"、"葡萄疫"等范畴.笔者工作多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妮  樊丹  王平平 《光明中医》2012,27(5):928-929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探讨中药对CITP患者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抗体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自制药消斑颗粒及息斯敏和维生素C分别进行治疗,观察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抗体及毒副作用.结果 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均明显提高,血小板抗体均有所下降.结论 中药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有明显疗效,可提升血小板数量、降低血小板抗体,且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经典治疗组比较,观察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结合经典疗法对HP阳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2年HP阳性ITP患者53例,分组进行抗HP+经典ITP治疗及仅予经典ITP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具显著差异性,治疗后4周起抗HP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经典治疗组,且维持时间较长.结论:抗HP治疗可使HP阳性ITP患者的血小板升高并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值,抗HP治疗可能成为TTP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率为7.6%.主要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子痫前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中少见的原因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中妊娠期血小板的发生率最高,为80%左右.本文通过探讨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干预研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并加以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的变化,及其对早期判断ITP 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初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21 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访6 个月,区分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并就其第一次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ITP 初次治疗后PLT、PCT 上升,MPV 下降,PDW 治疗早期上升,后下降;cITP 初次治疗后部分患儿PLT、PCT 上升,MPV、PDW 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DW 在aITP 组中的变化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ITP 组中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 天,PLT、PCT、MPV、PDW 在aITP 和cITP 组中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第7 天,PDW 在aITP 和cITP 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 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判断ITP 预后,并及早给予适当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围生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威胁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的降低,可引起严重的出血、贫血,甚至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从而增加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本院2006-2008年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7例,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