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刺"与"巨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与“巨刺”是古代针灸中的两种刺法,最早见于《至少问》、《灵枢》,而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两种刺法同是“左刺右,右刺左”的交叉刺法,都是为治疗经络病而设。二者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但误用和应用不当者颇多。下面就两者的涵义、区别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的探讨和辨析。  相似文献   

2.
"合谷刺"刺法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谷刺是《内经》五节刺中的刺法。《灵枢·官针》曰 :“凡刺有五 ,以应五脏……四曰合谷刺 ,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间 ,以取肌痹 ,此脾之应也”。全国中医药大学五版、六版统编教材《针法灸法学》就合谷刺的刺法释曰 :这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 ,当进针后 ,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 ,形如鸡爪的分叉 ,“肉之大会为谷” ,故称合谷刺。反观历代医家的论述 ,不难发现 ,合谷刺针法之谓 ,或曰一针多向刺法 ,或曰多针刺法 ,孰是孰非 ,无一定说。笔者今椐《内经》以来有关合谷刺的文献考证辨析 ,不揣简陋 ,以求正于同道。一针多向刺说…  相似文献   

3.
魏连海  王卫 《中国针灸》2007,27(4):315-315
五刺法是《内经》刺法中的一类,包括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和输刺等5种刺法。《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对此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官针》有:“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这种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  相似文献   

4.
略论"缪刺"与"巨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与“巨刺”是古代针灸中的两种刺法,最早见于《素问》、《灵枢》,而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笔者试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灶头部投影区扬刺法是现代医家基于古代对扬刺法的认识,不断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有效方法,目前已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于现代失语认知神经心理学模型,探讨中医"神"与之的关联,以此作为失语病因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扬刺法的研究,探讨扬刺法在临床治疗中风后失语时的疗效机制,为扬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刺与"吊针"刺法并用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针刺与“吊针”刺法并用治疗面肌痉挛,并与单用“吊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作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华  施土生 《中国针灸》2000,20(6):359-361
“输刺”有下列含义:取五脏阴经的荥穴法本脏之实热证,取五脏阴经的输、原穴治本脏之虚证,取阳经可“以输代荥”,能增强疗效,荥输配脏腑背俞,能提高疗效、深刺、快刺可泻里、表之热;更深刺,则能治骨痹等证。  相似文献   

8.
中风之症有多种治疗方法,本人在临床治疗中,以传统的针灸疗法"巨刺"法,治疗中风疑难症,取得较好疗效,方法有头针"对刺",体针穴位对刺法等,采用"补左泻右"、"泻南补北"、"补虚泻实"等手法,试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病体康复,并举疑难病症一例,加以分析研究,以冀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根据针灸学“巨刺法”理论,运用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半身不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巨刺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以患侧为主的常规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巨刺法”灵活运用于推拿治疗中,可提高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灵枢·官针》论"输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桃 《中国针灸》2004,24(Z1):38-39
众所周知,在<灵枢·官针>有"九刺""十二刺""五刺"之言,三者均有"输刺"一法,其字相同,但其意各异.它们在针刺手法和配伍治病上不同,在临床上各自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迟氏临证,善用透刺之法.透刺之法,使一针贯二经通数穴,力专而宏.不仅选穴少,见效快,而且可减少病员多刺之苦.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系列透刺针法:  相似文献   

12.
《灵枢经·官针》篇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的论述,其中均有“输刺”,但其意各异,在针刺手法和配伍治病上不同。下面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对其异同略作辨析。1 “九刺”法11 含义:《灵枢经·官针》篇谓:“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输也。”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之荥穴、输穴,五脏六腑之背输(《类经》注:“脏输,背间之脏腑输也。”)属于一种配穴法。12 临床应用121 荥输常法:《难经》有“以输代原”之言,指五脏阴经的输穴,又是它本经之原穴,亦即输穴、原穴是同一穴。《难经·六十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采用客观公认的腰椎病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了“排针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设常规针刺的对照组,对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疗效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排针透刺法”治疗腰椎病,治愈率为48.08%,总有效率为92.31%;治疗后,患者疼痛的症状评分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针透刺法”治疗腰椎病具有显著而肯定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传统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宛陈则除之”即刺络放血疗法,是针灸临床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本文从《灵枢.官针》针法的临床应用、十二经气血常数对刺络放血的指导作用、先贤刺络放血理论经验对临床的指导进行讨论,并指出“宛陈则除之,无宛陈则不除之”作为“除之”法使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内经》"多针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针刺选穴一般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组方,一穴一针。但是某些顽疾,一穴一针的治疗却难起沉疴,因而,多针刺的治疗方法旋而示之。《内经》中载有多针刺的论述,笔者通过对《内经》刺法及古典刺法的研读,旁阅近现代有关多针刺法的文献,结合个人数年来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整理归纳,管陈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老龄大鼠针刺治疗前后皮肤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进行比较,同时设立青年对照组,旨在研究局部围刺法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大鼠皮肤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围刺组、老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围刺组采用毫针进行局部透刺,经2个疗程后测定实验组及2个对照组皮肤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SOD活性的变化。结果:经围刺治疗后大鼠皮肤的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与老年空白组有显著差异,SOD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围刺法可能是通过增加皮肤中可溶性胶原含量来改变皮肤的老化外观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并进行面部穴位微循环血流量观察。结果治疗愈显率94%,治疗后面部穴位微循环血流量明显提高。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该法能够明显改善面部微循环血流量。  相似文献   

18.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经筋刺法"治疗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筋组愈显率为92%,对照组则为60%,"经筋刺法"疗效明显(P<0.01);两组病程、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较提示"经筋刺法"对于病程在30天以内或轻、中度面神经病损患者,愈显率达95%以上,而对照组仅对病程在l5天以内或轻度面神经病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左病治右”法是“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法的简称,它是《内经》中重要的针灸治疗原则,也是外治法中的重要方法。《内经》中“左病治右”针刺法具体体现于“巨刺”及“缪刺”二法之中。《针灸甲乙经》中有近十种疾病采用了“左病治右”法,而施治的手段比《内经》又增加了灸法。《针灸甲乙经》下溯至今,“左病治右”法的运用更是手段纷呈,有针法、灸法、刺血法、敷贴法、发泡法、塞鼻法、熏法、扎法、挑刺法、割治法、指压法、穴位注射、激光穴位照射等十余种:概言之,“左病治右”法就是患病部位有明显的左右界定而在健侧体表穴位、皮肤以及九窍等处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现就手头资料对其在皮肤、穴位上的临床运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透刺经筋法"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治疗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透刺经筋法"[1]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并配合治疗护理.结论:该病发现急,病程缓慢,因治疗不当或未掌握好治疗时机,常导致病情缠绵难愈."透刺经筋法"有待进一步推广,对于病程达2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面瘫病例以综合疗法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