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62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点滴,连续5--7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内及72h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3.3%和93.3%,均高于常规组15.6%和50.1%,(P<0.01)。尿激酶治疗后血浆器度和纤维蛋白原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尿激酶治疗频发TIA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且能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探讨分析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的风险.方法 选择2003-06~2007-06我院门(急)诊和住院的TIA连续病例362例,于随访1个月末将TIA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分别分析TIA的类型、年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相关病史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TIA的发病类型、年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血压、糖尿病、发作次数和脑卒中史均与脑梗死有关.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两个系统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大于年龄<60岁者(P<0.05);单侧肢体无力患者与言语不清但无肢体无力和其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A持续时间>10 min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与<10 min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A发作次数1次、2~3次、>3次三组之间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有脑卒中史的TIA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或P<0.05).按照ABCD2模型,分别在TIA后第2、7、30天评分6分以上的患者(高危组)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与6分以下的患者(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急)诊工作中可以根据ABCD2评分系统对TIA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 用彩超对120例确诊为TIA患者的颈部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量,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与120例正常人对比观察.结果 TIA组颈部动脉内-中膜增厚与斑块形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结论 TIA与颈动脉硬化存在着线性关系,早期检测颈动脉硬化,可提高TIA的诊治率,进一步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动物实验表明,短暂性的非致命的脑缺血又可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此,临床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预先的TIA对后继脑梗死是否有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病例来源于1998—06/2001—09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从1006例中选择病程超过1个月者673例。按照预先是否发生同侧的TIA及其持续时间分为TIA短于20min组,TIA20—60min组和无TIA组。并于病程1个月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评分,评定预后。分析预后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首次TIA与脑梗死间隔时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脑梗死患者恢复情况。②TIA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预后关系。③首次TIA发作距脑梗死出现间期与脑梗死临床预后关系。结果:脑梗死前有同侧TIA发作,且TIA&;lt;20min时、Ⅰ级预后所占比例(72%。36/50)明显多于TIA20—60min者(54%。12/22)和无TIA者(53%,313/591),但仅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r=6.75,P&;lt;0.01);脑梗死前同侧的TIA发作2或3次者,Ⅰ级预后比例(72%,26/36)较高,与无TIA者有显著性差异(r=5.07,P&;lt;0.05);同侧的TIA发作与脑梗死间隔在1周内者,Ⅰ级预后比例明显高于无TIA组(χ^2=5.48,P&;lt;0.05)。结论:脑梗死前发生的同侧TIA可能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后继发生的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对防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老年患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对30例TIA出院老年患者实施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及规律生活等方面的随访指导。结果 TIA复发6例,占20%;首次发生完全性脑卒中1例,占3.33%。结论 对出院后的TIA老年患者继续行护理干预,TIA复发率及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以往报告。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22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70例.2组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位置、斑块类型等,同时进行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分析.结果 TIA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TIA组粥样斑块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TIA组的粥样斑块软块的比率较对照组高;TIA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TG、Tch、FIB的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2组颈动脉斑块位置无明显差异.结论 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TIA相关,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BCD2评分法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ABCD2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根据CTA的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对患者出现TIA后7天之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进行观察。结果11例(18.3%)患者TIA后7天内出现脑梗死。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50%组出现脑梗死的概率明显高于血管狭窄<50%组(P<0.05)。并且低危组患者中血管狭窄≥50%组出现脑梗死的概率同样明显高于血管狭窄<50%组(P<0.05)。结论ABCD2评分能够有效地预测患者出现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再结合头颈部CTA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预防作用及副作用,并与阿司匹林对比。方法:将120例TIA患者,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其每例患者在服药期内TIA的发作次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包括心、脑卒中)、死亡及副作用等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TIA的再发生人数、心及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人数分别为6例和9例,复方丹参滴丸组较阿司匹林两组低,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较复方丹参滴丸大,丹参滴丸组仅有1例,阿司匹林组为8例,前者的副作用仅表现为口、舌麻木,未影响治疗,而阿司匹林的8例中,有5例为胃肠道反应,3例为牙龈及鼻出血,8例中有5例中途退出,两组副作用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TIA的预防治疗中与阿司匹林有同样的作用,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口服依从性好,较阿司匹林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次使用尿激酶对早期频发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13例早期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于30min内滴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3d和10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3.68%、89.47%和96.49%,均高于对照组的28.57%、60.71%和82.14%(P〈0.01);治疗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单次使用尿激酶治疗能迅速控制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能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TIA患者,对住院期间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08例TIA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 d,24例(7.79%)住院期间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其中复发性TIA 18例,脑梗死5例,复发性TIA伴脑梗死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原发性高血压、轻偏瘫对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TIA患者住院期间再发脑梗死和(或)复发性TIA与轻偏瘫和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7天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其中男138例,女77例,年龄17~88岁,平均(59.2±13.1)岁,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天和7天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TIA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TIA后114例(53.0%)患者于7天内发生脑梗死,其中81例(37.9%)发生于2天内;ABClY评分与TIA后2天和7天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r=0.977,0.980,均P<0.01);在年龄≥60岁、症状持续时间≥10分钟、高血压史、发作次数≥3次、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 ABCD2评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ABCD3-V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TIA患者212例,观察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BCD3-V评分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根据ABCD3-V评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2例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27例(12.7%)。ABCD2、ABCD3与ABCD3-V评分法预测TIA后7 d内脑梗死风险的AUC分别为0.671、0.729、0.808。高危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大于低危组与中危组(P0.01,P0.05),中危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大于低危组(P0.01)。ABCD 3-V评分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945,P0.01)。结论:ABCD3-V评分法能有效地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发病率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是脑梗死的危险预警信号。本文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量表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15例TIA患者,依据发病7 d内是否发生CI,分为CI组33例和非CI组82例。记录所有纳入对象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2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的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BCD2评分预测TIA后7 d内发生为CI的预测价值。结果:CI组年龄、ABCD2评分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I组中年龄≥60岁、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单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60 min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组中症状持续10~59 min的患者比例低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I组中年龄≥60岁、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症状持续≥60 min的患者比例亦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表明,以ABCD2评分=4.5分作为预测TIA短期发生为CI的界点,其灵敏度为57.6%,特异度为78.0%,曲线下面积为0.73。结论:ABCD2是一种预测TIA短期发生CI的简单、有效的工具,ABCD2评分≥5分对预测TIA短期发生CI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121例TIA患者,观察患者住院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百分率。查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判断患者有无新鲜脑梗死,采用头颈CT血管造影(CTA)方法,检查所有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分析颅内血管狭窄程度、部位、数量与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21例TIA患者中,35例在发病1周内发生脑梗死(28.9%进展为脑梗死)。79例患者存在颅内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36例、中度狭窄29例、重度狭窄14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颅内动脉责任血管狭窄、近端血管狭窄显著相关(P〈0.01),多发脑血管狭窄导致TIA早期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颅内血管狭窄是TIA早期转化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血管检查有助于TIA患者早期转化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椎动脉发育不良的磁共振血管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型,分析不同分型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椎动脉发育不良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表现分为Ⅳ型,其中Ⅰ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81.8%、脑梗死发生率为9.1%,Ⅱ型分别为75.0%、17.9%,Ⅲ型分别为62.5%、29.2%,Ⅳ型分别为35.3%、58.8%;不同分型患者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χ2=33.57、11.21,P<0.05或0.01)。结论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影像学表现,可将椎动脉发育不良分为Ⅳ型;椎动脉发育不良分型越高,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其产生的毒力因子与脑梗死(cerebral infarefion,CI)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对245例脑梗死患者和22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HP-IgG,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血清抗CagA抗体以及抗VacA抗体,比较合并HP感染的脑梗死患者与非HP感染者之间的差异。结果①脑梗死组抗.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59.2%和41.6%,P〈0.05),去除常见的危险因素后,HP感染仍增加患脑梗死的危险性(OR=2.08,95%CI1.46—3.01)。②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类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P〈0.05;③HP CagA^+VacA^+毒力亚型感染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性(OR=2.96,95%CI1.84—4.74),而CagA^+/VacA^+毒力亚型和CagA^-VacA^-毒力亚型感染并未明显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性。结论HP感染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尤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相关,CagA^+VacA^+毒力亚型感染可能更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脑梗死与单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危险因素,以利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为MCI和SCI组,对可能影响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的24项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可能的危险因素在MCI与SCI组间有无差异,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瓣膜病、吸烟、脑梗死史、入院首次收缩压等危险因素在MCI与SCI组间有显著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14,95%CI(1.003,1.026)]、高血压[OR=1.566,95%CI(1.185,2.068)]、吸烟[OR=1.473,95%CI(1.052,2.061)]、脑梗死史[OR=1.948,95%CI(1.326,2.864)]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SCI相比,年龄、高血压、吸烟、脑梗死史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动康复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研究运动康复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运动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学习记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er大脑中动脉缺血梗死雄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模型组和自由活动组。康复组于术后第4d给予平衡、抓握、行走及水迷宫训练;模型组于普通笼内饲养;自由组可在康复训练器材上自由爬行但不给予强制训练。检测4周后3组大鼠在Y-迷宫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康复组在Y-迷宫分辨学习能力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记忆能力的检测均优于模型组和自由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