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R1是NMDA受体的基本亚基,构成Ca2+通道的主要成分。NR1在兴奋性神经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对近期有关NR1亚单位参与兴奋性神经毒的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 (glutamate ,Glu)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Glu也可能作为内耳传入性神经递质 ,在内耳毛细胞和传入神经突触间介导快速的信号传导。关于Glu及其相关分子在内耳的分布 ,Glu合成代谢途径 ,Glu兴奋性耳毒性的机理及防治等的研究 ,是目前内耳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在这些领域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述。1 谷氨酸的合成与代谢特点Glu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 ,Glu除了可作为一般氨基酸参与代谢以外 ,还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存在 ,二者有时难以区分。神经元内作为递质存在的Glu可能和乙酰胆碱以及单氨类物质相似 ,存…  相似文献   

3.
噪声性聋耳蜗螺旋神经节磷酸化c-Jun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神经损伤性噪声引起4周昆明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TS)和永久性阈移(PTS),探讨听觉通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活性调节耳蜗螺旋神经节(CG)磷酸化c-Jun变化.方法:采用30只昆明小鼠制作噪声性聋动物模型,进行听觉脑干诱发反应听力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耳蜗听觉通路中NMDAR关键成分(磷酸化c-Ju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噪声性聋诱导PTS后8 h、48 h、7 d、14 d CG磷酸化c-Jun的相对吸收度值明显增加,而阳性细胞数依次减少.噪声性聋诱导PTS前后立即腹膜腔注射MK-801引起相似改变.而诱导TTS后48 h则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磷酸化c-Jun在噪声性聋后表达的增加具有时间相关性;MK-801通过阻断噪声暴露后传入神经递质谷氨酸,减少突触后钙内流所致的兴奋性毒性,从而保护听觉神经.因此,NMDAR可能参与了内耳损伤.  相似文献   

4.
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与听觉通路信号改变所引起的神经元可塑性变化有关,其中可能涉及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传导失衡。A型γ-氨基丁酸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AR)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重要的神经元抑制性和兴奋性受体,NMDAR功能亢进和GABAAR功能抑制可能是耳鸣发生中的关键性事件。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2+/CaMKⅡ)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介导NMDAR和GABAAR的磷酸化及其相互作用,在神经突触受体活性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耳鸣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Ca^2+/CaMKⅡ介导NMDAR与GABAAR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耳鸣的关系展开综述,并结合临床试验介绍相关耳鸣治疗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耳鸣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干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 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1和NMDAR2A/B在小鼠前庭神经核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谷氨酸受体在小鼠前庭神经核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结果NMDAR1和NMDAR2A/B免疫反应产物丰富的分布在前庭神经上核、外侧核及部分下核、内侧核,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上。生后早期的NMDAR1和NMDAR2A/B表达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生后7天(P7)的表达微弱,随后逐渐上调,至P21达高峰,然后维持此水平。结论NMDAR1和NMDAR2A/B是构成前庭神经元功能性NMDA受体的重要亚基,NMDA受体可能参与小鼠出生后神经元成熟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6.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兴奋性受体.NMDA受体在听觉神经系统不同层面广泛分布,研究听觉神经系统NMDA受体的分布及生理学特性,对于进一步了解听觉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家族中的主要成员,除了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在听觉神经系统的听觉传导通路中亦有大量表达。NMDAR可因众多病理因素激发多个分子途径而导致过度激活产生兴奋毒性,从而参与了水杨酸钠致耳鸣、噪声性听觉损伤、老年性聋、药物性耳聋等多种听觉神经疾病的晚期病理过程,是难治性耳聋的交汇点,也是治疗耳聋的靶点。本文综述了NMDAR在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分布及相关听觉神经疾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对耳蜗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皮素(endothelin,ET)作为一种强大的缩血管肽类物质,可对全身许多组织器官的微循环产生影响.国外已有研究发现内耳有ET及其受体的广泛分布,并认为ET系统与耳蜗微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蜗内电位的产生密切相关.本文就ET在内耳的分布及其对耳蜗微循环与内淋巴离子平衡的作用进行综述,讨论其在突发性聋、噪声性听力损失、眩晕等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鼠基因和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小鼠内耳发育的研究为了解人类聋病基因及作用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介绍小鼠内耳发育形态变化和近年来研究的与内耳发育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如IGF-1信号通路、FGF信号通路、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Trk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信号通路和Wnt/B-catenin信号通路等.重点对Notch信号通路在小鼠内耳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侧向抑制"和"侧向诱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内耳是听觉、位置觉感受器官,含有内外淋巴系统,其液体容量、离子分布、局部血流调节及声音传导的机制尚未阐释清楚,推测内耳中存在的多种激素与上述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利尿钠肽(natriureticpeptides,NPs)即是其中一种激素。NPs是与液体稳态、血压等的调节有关的内源性多肽,是分子结构相似、基因来源不同的激素家族。它们与其特异的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物学作用。目前已发现三种利尿钠肽受体(NPRs)。NPs和NPRs在内耳分布广泛.它们对内耳环境的生理病理影响一直在探求中。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NMDA受体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神经网络的发育、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神经退行性变等起着关键作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发育神经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早期经验的影响表现出高度的可塑性。以长时程增强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酸是耳蜗内主要的传入神经递质,其对听觉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过量释放的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与许多内耳疾病的发生有关.耳蜗中可能存在谷氨酸摄取系统,即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本文对耳蜗中可能存在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学说的来源、作用机理、及相关分子的分布特点、临床意义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辣椒素及其受体的研究一直是耳鼻咽喉科领域的热点。本文就辣椒素的基本特点和受体的基本作用进行综述,并分析其在内耳的表达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引起的耳鸣和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光学成像蜗核谷氨酸受体的兴奋性传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二维动态观测蜗核(CN)神经元兴奋性谷氨酸递质受体的传导机制.方法自新生小鼠制备脑干切片,用吸光性电压敏感染料RH 155染色,并成像于16×16 elements Photodiode Arrays光学记录系统,电刺激位听神经(第8颅神经,nⅧth)断端.为了观察谷氨酸是否为耳蜗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用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APV,non-NMDA受体拮抗剂CNQX)灌流脑片.结果①电刺激nⅧth断端后光学记录显示兴奋传导至CN区域;②CN神经兴奋有激发延迟和高峰延迟,DCN和VCN之间激发和高峰延迟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光学记录可以同步观察氨基酸拮抗剂对多个神经元核团兴奋性传递的作用,NMDA受体拮抗剂APV和non-NMDA受体拮抗剂CNQX对EPSP的抑制作用及其在VCN和DCN的作用方式不同.APV灌流后神经元的EPSP被抑制,计算其减低比率,在VCN为99.10±0.02%(n=18 elements),DCN为76.00±19.20%(n=46 elements).同时,CNQX灌流后神经元的EPSP被抑制,用相同方法计算其减低比率,在VCN为0.90±0.02%(n=18elements),DCN为24.00±19.20%(n=46 elements).结论光学记录膜电位方法可以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直观观察CN神经电活动的时空二维方式及其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药理实验证实,谷氨酸是CN的神经元突触后电位传导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两种受体NMDA和non-NMDA均参与介导CN神经元EPSP;NMDA受体和non-NMDA受体的作用在VCN和DCN的不同神经元核团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酸是耳蜗内主要的传入神经递质,其对听觉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过量释放的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与许多内耳疾病的发生有关.耳蜗中可能存在谷氨酸摄取系统,即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本文对耳蜗中可能存在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学说的来源、作用机理、及相关分子的分布特点、临床意义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酸在中枢神经组织和内耳神经组织都是重要的兴奋性递质,其过量的释放可致兴奋毒性损伤.凋亡是谷氨酸致组织损伤的途径之一.其引起凋亡的机制包括线粒体途径和非线粒体途径.在内耳组织,过量的谷氨酸造成的兴奋毒性也可引起内毛细胞突触复合体的损伤,其具体的信号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α-氨基羟甲基噁唑丙酸(AMPA)受体是脊柱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一类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神经发育以及突触的可塑性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AMPA受体在听觉神经系统中的分布、生物学特征及和它在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突触传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α-氨基羟甲基噁唑丙酸(AMPA)受体是脊柱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一类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神经发育以及突触的可塑性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AMPA受体在听觉神经系统中的分布、生物学特征及和它在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突触传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和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在大鼠内耳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为临床治疗梅尼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断头后行内耳组织切片,用兔抗大鼠AQP1和AQP2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QP1和AQP2在内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QP1在内耳组织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主要分布于血管纹的中间细胞,螺旋韧带Ⅲ型纤维细胞,基底膜以及圆窗膜,染色强度为中重度,前庭阶及鼓阶的外淋巴表面的细胞呈现较弱的阳性反应,其余部位为阴性反应.AQP2主要表达于螺旋韧带Ⅱ、Ⅳ及Ⅴ型纤维细胞,呈中重度染色反应,圆窗膜也有轻度表达,其余部位为阴性反应.结论 AQP1和AQP2分布于内耳中水及离子代谢的重要部位,提示两种蛋白可能参与内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endothelin,ET)作为一种强大的缩血管肽类物质,可对全身许多组织器官的微循环产生影响。国外已有研究发现内耳有ET及其受体的广泛分布,并认为ET系统与耳蜗微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蜗内电位的产生密切相关。本就ET在内耳的分布及其对耳蜗微循环与内淋巴离子平衡的作用进行综述,讨论其在突发性聋、噪声性听力损失、眩晕等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