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会公众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新模式,研究比较运用智能反馈报告系统培训模式与传统急救培训模式在公众CPR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022年在韶关市应急救护指挥中心申请要求开展CPR﹠AED急救技能培训的5 272名受训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1 286)运用智能反馈报告系统培训模式,对照组(n=1 286)采用传统急救培训模式教学,培训结束前统一采用挪度无线技能报告系统(PC)对受训学员CPR技能主要指标进行客观考核,比较两组培训效果;两组各选择300名学员于培训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培训合格率的比较,分析不同时间段CPR技能保留水平,探讨最佳复训时间。结果 运用智能反馈报告系统培训与传统急救培训模式培训效果(包括培训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培训后的6个月和12个月,智能反馈报告系统培训合格率更高(P<0.001)。结论 运用智能反馈报告系统培训较传统急救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更好,是确保CPR技能培训质量和深受市民喜爱的培训新模式,有广泛的社会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的培训效果,加强护理人员对CPR中基础生命支持部分的知识与技能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复苏成功率。方法使用复苏模型、多媒体示教、CPR规范流程相结合的演示模式进行培训,最终理论与实际演示操作皆考核合格者视为通过。结果经过培训后医护人员的CPR急救知识得到提高,CPR操作步骤掌握熟练,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明显增强。结论通过此次CPR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明显提高, CPR的操作步骤愈加熟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2000与2005不同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险情况之一,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骤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术是最为重要的、基本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作为一项看似成熟却含有许多未知的、争论的领域,随着不断的研究,对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拟人联合动物疾病模型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6月在急诊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随机分为联合组(n=38)由和对照组(n=38)。联合组使用模拟人培训联合动物疾病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对照组单独使用模拟人培训。动物疾病模型为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学员利用动物疾病模型观察大鼠在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整个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病理指标的典型演变,让学员动手给心脏骤停的大鼠行心脏按压、机械通气以及使用抢救药物,使其能充分了解心肺复苏启动时间、实施质量以及抢救药物应用等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培训后两组同时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联合组的琛论考核分数和技能考核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模拟人联合动物疾病模型的培训能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徒手心肺复苏与隆德大学心肺辅助系统LUCAS(Physio-Control Inc./Jolife AB,瑞典隆德)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更好的方法与选择依据。方法 分别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将搜索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 X9数据库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 5.3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3次筛选共选出14篇文献,经统计推断得出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后30 d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P=0.17),但LUCAS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导致更多患者肋骨骨折(P=0.03)。结论 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中,心肺复苏机并没有显示出优于人工心肺复苏术良好的效果,而且心肺复苏机对人体的损伤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无锡市院外急救心肺复苏效果急救人员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无锡市急救中心接诊心搏骤停患者并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医生进行分析,对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资、急救技能、现场组织抢救能力医生的心肺复苏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本科以上(含本科)组与本科以下学历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级职称以上组与中级职称以下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资急救医生组与低年资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组与一般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场组织抢救能力较强急救医生组与现场组织抢救能力一般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医生的学历、职称对心肺复苏效果无影响;高年资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低年资急救医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一般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现场组织抢救能力较强的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现场组织抢救能力一般急救医生。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骤停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心跳骤停发生后,大部分将在4~6min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1].虽然70%~80%心跳骤停发生于家庭、公共场所、马路等医院以外的场所[2],但医院是患者高密集区,发生心跳骤停时,如不及时抢救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由于心跳骤停常不可预见,所以应尽可能的提高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的能力.为提高院内非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能力,广福医院2011年5月对该群体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培训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救技术规范化操作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仿真模拟人教学的方法,对60名医学救援专业应届毕业学生,28名急诊科低年资医师,30名不同专业护士长,实施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训练。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并与培训前做对照。结果培训后受训人员急救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与培训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理论知识水平同样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5)。仿真模拟人规范化技术操作培训后,对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表明:学生、医生和护士长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均P〉0.05)。结论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仿真模拟教学方式,对不同专业人员的培训具有同等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受训人员实施急救技术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探讨提高急诊抢救效率的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2006年间142例心肺复苏病例。2004年、2005年病例按2000AHA心肺复苏指南抢救;2006年病例按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抢救。病例被分为成功组(42例)和失败组(100例)。用t检验、Х^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复苏过程中35项因素对复苏结果的影响。结果失败组外伤病例比例高,2种或以上疾病史少,有先兆病例比例低,冬春季节发病比例低,非递增法用肾上腺素比例低,用肾上腺素总量大,胺碘酮及纳络酮的使用率低。这些因素在两组组间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上腺素总量是复苏失败的独立危险因子;用纳络酮是复苏失败的独立保护因子。结论掌握先兆、小剂量应用肾上腺素、胺碘酮、纳络酮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循证医学证据推动着心肺脑复苏理念和方式的科学发展.国内外对心脏骤停(CA)实施的心肺脑复苏术(CPCR)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CPR和ECC指南),提出了CA首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尽早电击除颤是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将之前的清理气道、人工呼吸放在次要位置.临床实践证明,在基础生命支持早期的10 min,人工呼吸环节可省略.当患者CA发生时:①即刻启动急救系统;②尽早CPR;③快速电击除颤;④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⑤综合心肺脑监护、治疗(急救五环生存链).心搏骤停10min内采取的主要是CPR技术,10min后应该实施综合的CPCR技术.本文对CPCR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时应用价值。方法将192例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原发病、性别、年龄和就诊时间等相配的两组,Thumper组(n=91)运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进行机械心肺复苏,对照组(n=101)采用徒手标准心肺复苏。2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基本相同。结果Thumper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为25.27%,与徒手组(26.73%)无差异(P〉0.05)。Thumper组的30min内ROSC成功率为15.38%,与徒手组(24.75%)亦无显著差异义(P〉0.05);但Thumper组超过30rain的ROSC成功率为9.89%,显著高于徒手组(1.98%,P〈0.05);Thumper组复苏所需时间为(53.23±40.75)min,显著长于徒手组[(33.05±28.77)min,P〈0.0110结论Thumper心肺复苏机的效果优于人工胸外按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对部分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部分社会公众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前后相关知识的普及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个单位的407人进行3h CPR技能的培训,用问卷调查培训前后有关知识的水平。被调查者男286人、女121人,年龄(31.0±5.0)(20~52)岁,高中学历占4%,大专占40%,本科以上占56%,职业构成:公安干警占13%,小学教师占43%,非医学科研人员占45%。结果培训前被调查人群中15.6%缺乏CPR知识;40.7%主要从电视、报刊获取信息,仅7.2%直接从科普书籍或专业人士处获取信息。许多人甚至自身没有学习的必要。被调查人员在培训前后对急救知识的六个关键问题知晓率均显著提高至80%以上(均P〈0.01)。结论社会公众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培训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心肺复技术、自动体外除颤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基本概念和主要理念,提出建立和发展我国心肺复苏医学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2005年开始长期对矿山救护队员进行CPR的培训及训练。根据《美国心脏学会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煤炭总医院)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负责讲课,并指导用模拟人实际操作。5年来分批次直接培训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60余支矿山救护队中核心成员500余名,再通过这些救护队核心成员进行基层的培训及演练。2006年起在全国矿山救援竞赛中进行CPR竞赛,本文作者参与第6~8届CPR竞赛的裁判工作。竞赛结果表明,第七和第八届竞赛中CPR操作扣分均显著低于第六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第七、第八届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表明,因大部分矿山救援队队员来自矿工,缺乏医学知识,系统培训非常必要,以点带面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总结天津市急救中心2004年1月~2006年3月接诊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173例中复苏成功的36例病例,分析其恢复情况及复苏成功相关因素。结果36例复苏成功患者,平均白1主循环恢复时间16.9min、自丰呼吸恢复时间35min。CPR开展得早日质量高,医务人员技术较高,均与心肺复苏成功有关。结论早期高质量的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CPR实施者的个人技术与院外急救单位的整体配合与复苏成功密切相关;缩短反应时间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小儿心肺复苏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急诊科和ICU收治的心跳停搏患者201例,其中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111例,垂体后叶激素(含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治疗组)90例。根据心跳停搏时间分为三组:心跳停搏1〉30min组、心跳停搏时间不详组和心跳停搏时间≤30min组。心跳停搏≤30min者又分成两组:单独重复使用(≥3次)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0.01mg/kg/次)组(标准对照组)32例,先单独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0.01mg/kg/次),无效后加用垂体后叶激素为观察治疗组18例。治疗组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垂体后叶激素0.4U/kg/次,静脉注射;若无效每隔5min重复一次,肾上腺素剂量不变;垂体后叶激素剂量依次为0.6U/kg/次、0.8U/kg/次;乙组:垂体后叶激素0.6U/kg/次,若无效每隔5min重复一次,剂量依次为0.8U/kg/次、1U/kg/次;丙组:垂体后叶激素0.8U/kg/次,若无效每隔5min重复一次,剂量依次为1U/kg/次、1.2U/kg/次。各剂量组在注射3次复苏药后进行判断。结果各组病例多在2~3剂后见效并且复苏成功。少数注射3次复苏药后心跳不稳定或者无效,复苏时间〈30min,而不愿放弃者,继续使用复苏药。用第4剂复苏药的19例,其中初步复苏成功2例;用第5剂的仅1例,且无效。治疗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43.13%)和自主循环恢复率(37.25%)与对照组(45.9%、47.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Х^2=0.217、0.85,P〉0.05。虽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构成比略有差异,但治疗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26.67%)和自主循环恢复率(35.56%)与对照组(28.83%、30.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16、0.547,P〉0.05;心跳停搏≤30min对照组初步复苏成功率(45.9%)和自主循环恢复率(47.54%)与治疗组(37.25%、4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217、0.85,P〉0.05。但观察治疗组初步复苏成功率(61.11%)高于标准对照组(25.00%),Х^2=6.38,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对部分单独重复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无效的心搏骤停患儿有一定的近期复苏效果,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0.4~1.2U/kg的垂体后叶素与肾上腺素合用是有效且安全的,0.8u/kg的垂体后叶素静脉给药后的治疗效果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保安人员心肺复苏(CPR)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保安人员CPR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采样法,对上海市2家三甲医院、1个机场、16个商务楼,10个大卖场和14个社区的保安人员共600例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编制保安人员心肺复苏调查问卷,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保安人员CPR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