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IL-6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04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63±3.93)岁,应用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结果: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明显高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内中膜正常患者(P<0.05,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参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以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测定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则相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组患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更好地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的水平,能够更有效的抵抗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粥样斑块形成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氟伐他汀治疗组46例,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板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颈动脉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缩小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陈静  占焕平  王琼  颜芬 《中国药业》2013,22(11):19-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颈动脉硬化患者128例,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4例。治疗12周后,通过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治疗前比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MT、斑块面积和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s-CRP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有改善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在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AD)的治疗效果,及对CA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CAD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2组均进行CAD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2组治疗周期均为2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hs-CRP及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χ2=5.252,P<0.05).治疗24周后,2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治疗24周后,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IMT及斑块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CAD患者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减轻斑块炎性反应;并能稳定、控制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剂量为40 mg/d的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优于20 mg/d.  相似文献   

6.
郏淑珍 《江西医药》2008,43(5):434-43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10mgq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炎和抗血栓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以及斑块数量,根据斑块超声特点分为不稳定斑块组24例,稳定斑块组35例和无斑块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组血清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均P<0.05),稳定斑块组血清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5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 对照组常规使用降压药物、阿司匹林, 伴糖尿病者加用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物.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服用血脂康, 每次0.6 g, bid, 疗程16周.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IMT), 并测定血浆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明显减小(P<0.05), 血浆hs-CRP显著下降(P<0.01), TC、TG下降明显(P<0.05), LDL-C降低显著(P<0.01), hs-CRP下降程度与IMT下降成正相关(r=0.82, P<0.01). 结论血脂康不仅有调脂作用, 并且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轻炎症反应, 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梅华  蔡克银 《河北医药》2012,(22):3401-34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43例、早期肾病组(EDN组)39例、临床肾病组(CDN组)52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3组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发现IL-6、TNF-α、hs-CRP等均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6、TNF-α、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其血浆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过8周治疗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及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TC、TG、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TG、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对血浆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连续治疗12个月。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ELISA法检测内脂素、L-PGDS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CRP、TNF-α、内脂素、L-PGDS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TC、TG、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血压、TC、TG、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MT、斑块Crous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MT、斑块Crouse积分低于对照组(t=2.673、3.544,P<0.05);治疗后两组内脂素均显著降低(P<0.05),L-PGDS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脂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685,P<0.05),L-PGD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86,P<0.05);治疗后CRP、Hcy、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Hcy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983、2.633、2.144,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可能与下调内脂素及上调L-PGD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并从血脂及炎症介质方面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数量、斑块体积;并测血清TC、TG、LDL-C、HDL-c、APOA1、APOB、hs-CRP、TNF-a、IL-6水平。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组血清TC、TG、LDL-C、APOB、hs-CRP、TNF-a、IL-6均有降低(P<0.01);血清HDL-c、APOA1水平升高(P<0.01);IMT、Tmax较前变薄,Smax较前缩小,斑块体积较前较小(P<0.01),斑块数量较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减轻、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辅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12周.12周后观察2组颈动脉斑块的变化、血脂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MT、Tmax、Smax及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治疗组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至2倍以内1例,停用瑞舒伐他汀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振华 《海峡药学》2015,(2):109-110
目的分析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采用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5.30±1.49)mg·L-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25±0.32)mm及斑块面积(19.12±0.50)m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程度,延缓斑块进展,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辅治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非瑞舒伐他汀治疗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最大厚度(Tmax)、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脂(LDL、TC、TG)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Smax、Tmax、IMT、LDL、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瑞舒伐他汀辅治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尿酸(UA)、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患者测定血脂、尿酸,超声心动图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酸与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的血尿酸明显的增高(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血尿酸水平较IMT增厚组也明显的增高(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的LDL-C较IMT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在无颈动脉斑块组中,多元线性回归显示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IMT独立相关.结论 UA、TG、LDL-C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脂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和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P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s-CRP与IMT呈正相关性。结论 hs-CR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内科收治的6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及56例健康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尿酸(SUA)、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清SUA、IL-8、ICAM-1、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IMT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颈动脉正常、颈动脉增厚、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比例高于对照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SUA、IL-8、ICAM-1、hs-CRP水平随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IMT)的加重而上升。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SUA、IL-8、ICAM-1、hs-CRP水平及颈动脉IMT明显升高,SUA、IL-8、ICAM-1、hs-CRP可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月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颈动脉斑块厚度、斑块面积及斑块数量均小于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