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配对盒基因2(PA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雌激素受体(ER)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行分段诊刮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明确的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9例,局灶癌变(2 mm)1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7例及其中37例肿瘤旁具有增生期子宫内膜的组织,行PAX-2、PTEN、ER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AX-2、PTEN、ER和Ki-67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局灶癌变、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AX-2、PTEN、ER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局灶癌变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减弱或失表达,与肿瘤旁增生期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7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绝大部分组织Ki-67增殖指数5%(97.3%),而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局灶癌变组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大部分病例组织Ki-67增殖指数5%,大于5%的阳性率分别为79.0%、80.0%、94.6%),与肿瘤旁增生期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X-2、PTEN、ER及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简单、方便地判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协助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变病变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以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Ki-67的表达,分析HIF-1α和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IF-1α和Ki-67表达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与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无关.HIF-1α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s=0.426,P<0.01).结论:HIF-1α和Ki-67过度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生长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R、PR、Ki-67和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在20例正常子宫内膜(A组)、2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B组)及102例子宫内膜癌(C组)的ER、PR、Ki-67 及p53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2F-1和Ki-67的表达并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 (35/60)和85.00%(51/60),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12.5%(4/32)(P<0.05);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2F-1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72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取...  相似文献   

6.
pS2蛋白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诱导蛋白pS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0例非典型增生、7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S2、Ki-67的表达。结果:pS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分别为60·00%和76·00%,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仅有少量表达,在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分别为33·33%和77·33%,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S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有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Ki-67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均有关(P<0·05)。在内膜癌组织中pS2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3(P<0·05)。结论:pS2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与其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妇瘤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4例,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另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同期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妇瘤科收治的因其他妇科疾病手术刮宫或切除的子宫内膜标本120例作为子宫内膜标本组,统计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53. 2%、44. 2%、51. 9%、59. 7%;子宫内膜标本组不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80. 0%、76. 7%、50. 0%、33. 3%,正常子宫内膜人员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90. 0%、93. 3%、0%、6. 7%。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标本组中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人员(P 0. 05),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标本组中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人员(P 0. 05)。子宫内膜癌组Ⅲ~Ⅳ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 0. 05),Ⅰ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Ⅱ期患者(P 0. 05);Ⅱ、Ⅲ~Ⅳ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 0. 05),Ⅱ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 0. 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P 0. 05)。分化程度G1、G2、G3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逐渐降低(P 0. 05),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P 0. 05)。浸润程度≤1/2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 1/2患者(P 0. 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 1/2患者(P 0. 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结论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降低,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率提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和Ki-67与临床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癌(EC)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明显地改善作用~([1])。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EC组织内的抑癌基因p53(p53)、肿瘤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p53、Ki-67与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期为EC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变组)以及子宫内膜典型增生组(典型增生组)60与非典型增生组60例(非典型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ER、PR、Ki-67表达情况,并观察各指标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变组患者ER、PR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Ki-67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分期为Ⅰ期的ER、PR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Ⅱ、Ⅲ期(P0.05)。高分化ER、P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织(P0.05),高分化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期(P0.05)。无肌层浸润癌变组织的PR表达明显高于浅肌层浸润以及深肌层浸润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织的Ki-67表达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ER、PR、Ki-67均与子宫内膜癌的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癌变的程度以及临床预后,检测ER、PR、Ki-67表达可以为子宫内膜癌靶向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rbB-2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标本80例,其中子宫内膜癌4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C-erbB-2及Ki-67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①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13%和68.89%,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②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1.11%)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33.33%)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9.13%),P〈0.01;③C-erbB-2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病理分期增加、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肌层浸润深度加深而增加(P〈0.05);④子宫内膜癌中C-erbB-2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erbB-2及Ki-67的表达可能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C-erbB-2及Ki-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和判断子宫内膜癌顸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α(FR-α)、Ki-67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在宫颈癌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9例宫颈组织异常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慢性宫颈炎组(1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40例)、宫颈癌组(135例),并选择同期140例宫颈组织无异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宫颈组织、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中FR-α和Ki-67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FR-α和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宫颈组织中FR-α、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逐渐增加趋势,四组宫颈组织FR-α、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程度加重和宫颈癌临床分期增加,FR-α、Ki-67蛋白表达强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组织中FR-α、Ki-67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692,P<0.05)。结论宫颈组织中FR-α与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疾病有关,可能是宫颈癌发生、进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81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PCR检测COX-2和Ki-67水平及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2组前列腺组织标本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灰度值差异。结果观察组COX-2阳性率为71.64%,Ki-67阳性率为67.16%,对照组分别为16.05%、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4,P<0.05;χ^2=49.716,P<0.05)。观察组COX-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68±0.51,Ki-67 mRNA相对表达量为0.83±0.15,对照组依次为0.32±0.10、0.1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6,P<0.05;t=41.633,P<0.05)。观察组COX-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76±0.15,Ki-67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58±0.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7±0.05、0.1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20,P<0.05;t=25.145,P<0.05)。COX-2、Ki-67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关系密切(P<0.05)。结论COX-2和Ki-67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成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Ki-67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预测作用。方法 100例肺癌患者,均行血清CEA和Ki-67水平检测,根据中位CEA水平分为CEA高表达(CEA>4.215μg/L)者51例和CEA低表达(CEA≤4.215μg/L)者49例,根据Ki-67表达情况分为Ki-67阳性表达(Ki-67≥75%)者37例和Ki-67阴性表达(Ki-67<75%)者63例,分析CEA高表达、Ki-67阳性患者临床和病理指标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CEA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及Ki-67阳性与阴性者PFS。结果 CEA高表达和Ki-67阳性患者在病理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患者CEA高表达发生率最高,小细胞肺癌Ki-67阳性发生率最高,CEA高表达及Ki-67阳性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有吸烟史比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比率、TNM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高表达患者PFS(22.5个月)与CEA低表达患者(20.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患者PFS(20.1个月)低于Ki-67阴性患者(22.8个月)(P<0.05)。结论 CEA对肺癌患者的PFS无预测作用,Ki-67对肺癌患者PFS有预测作用,Ki-67阳性患者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手术标本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2/HRP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p53、ki-67和EGFR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各分子标记物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p53蛋白53.03%(35/66),ki-67抗原62.12%(41/66),EGFR 42.42%(28/66)。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灶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抗原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P<0.05),EGFR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与胃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与胃癌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i67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接受NACT、化疗后可手术的5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ACT前后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Miler and Payne(MP)治疗反应评价方法评价术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治疗反应水平,统计学分析二者间关系。结果Ki67高表达组NACT后病理有效率(67.74%)高于低表达组(23.81%),Ki67表达明显下降组(65.52%)病理有效率高于轻度下降组(2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i67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NACT的敏感性预测指标,NACT前后Ki67表达下降水平可作为评价化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16、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CI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宿迁市钟吾医院160例行宫颈组织活检或宫颈LEEP术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组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20例出现CIN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检测P16、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患者中,P16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5,P<0.05),高度上皮内瘤变患者P16、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观察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5),且HPV阳性率随CIN的发展而升高。结论联合检测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的有效指标,HPV的感染与CIN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对临床上诊断CIN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40例NSCLC手术标本中HIF-2α及Ki-67、PCNA的表达。结果:140例NSCLC标本中HIF-2α蛋白在64例(46%)中有高表达,其中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在HIF-2α蛋白高表达组,相应Ki-67、PCNA高表达比例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IF-2α高表达为NSCL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但在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IF-2α不是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IF-2α在NSCLC的生长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CNST)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 SOX-2)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乳腺癌分子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及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治的179 例ICNST患者的病理标本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CNST组织中SOX-2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Ki-67蛋白表达情况, 分析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复发、死亡情况及ER、PR、Her-2、Ki-67表达结果与SOX-2表达间的关系。结果:SOX-2在乳腺ICNST癌组织中的表达率(34.6%, 62/179)比正常乳腺中明显升高(P<0.05), 且SOX-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是否复发、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 而与组织学分级、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Her-2、Ki-67、ER、PR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 SOX-2阳性组较阴性组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 SOX-2表达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SOX-2的表达与ICNST的发生、进展、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并为乳腺癌的研究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Ki-67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期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病理标本中卵巢癌组织Ki-67表达情况及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判断患者预后情况的Ki-67最佳临界值为20%。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后Ki-67≥20%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短于Ki-67<2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除外分期、肿瘤分级、原发部位、手术方式及手术结局等因素的作用后,Ki-67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4,HR=1.927,95%CI:1.240~2.99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Ki-67水平是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Ki-67≥20%的患者可能倾向于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PLC)CT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08例P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CT征象,并检测PLC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水平,分析PLC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CT征象与Ki-67和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PLC组织中,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75/108)、51.85%(56/108);CT主要表现为瘤体直径≥3.0 cm、分叶征、棘状突起征、毛刺征、磨玻璃征、增强值≥20 Hu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洞征、空泡征、钙化征相对较少;腺癌的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鳞癌(P<0.05),腺癌和鳞癌的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C的分化程度越低,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瘤体直径≥3.0 cm、有分叶征、棘状突起征、毛刺征、增强值≥20 Hu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PLC,Ki-67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有磨玻璃征和空泡征的PLC,Ki-67阳性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