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地氟醚和异氟醚低流量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观察 ,对两药在药代动力学、苏醒方面作一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 2 6例 ,ASAⅠ~Ⅱ级 ,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31~ 6 5岁 ,体重 5 7~ 85kg ,随机分成地氟醚组 (D组 )和异氟醚组 (I组 ) ,每组 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高血压病史 ,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给予咪唑安定 7 5mg、芬太尼 0 1mg、异丙酚1 5mg/kg、阿曲库铵 0 5mg/kg快速诱导插管。随后D组吸入…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压力反射敏感性比较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观察发现七氟醚对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 ,但七氟醚麻醉组病人的心率慢于异氟醚麻醉组。我们试验用升高和降低血压来干涉压力感受器 ,比较七氟醚 氧化亚氮和异氟醚 氧化亚氮全麻中手术患者压力感受器的功能 ,推测自主神经在两者心率变化差异中的作用。资料和方法选择 32例全麻手术病人 ,年龄 30~ 46岁 ,体重 45~ 6 7kg ,ASAⅠ~Ⅱ级 ,无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征得病人同意随机分为七氟醚组 (S组 16例 )和异氟醚组 (Ⅰ组 16例 )。全麻诱导用芬太尼 0 1mg、硫喷妥钠 5mg/kg、琥珀酰胆碱 1 5mg/kg …  相似文献   

3.
地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在胸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 ,其血液和组织溶解度低 ,诱导、苏醒迅速 ,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本文观察地氟醚在胸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38例择期手术的胸科肿瘤患者 ,包括贲门癌 11例、食管癌 19例、肺癌 6例、纵隔和胸壁肿瘤各 1例。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18~ 78岁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2 0例 )单纯吸入地氟醚 ,Ⅱ组 (18例 )为吸入地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 ,静注咪唑安定 0 1mg/kg、异丙酚 1 0~ 1 5mg/kg、…  相似文献   

4.
罗库溴铵是一种起效时间短的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本研究以异丙酚为对照观测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 4例ASAⅠ~Ⅱ级 ,年龄 2 0~ 6 5岁拟行全麻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2 4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量 效关系的影响 ,再随机分为三个亚组 :异丙酚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 ,每个亚组 8例 ,分别用异丙酚、异氟醚和地氟醚维持麻醉 ;乙组 30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时 效关系的影响 ,也随机分为上述三个亚组 ,每个亚组 10例。所有病人均不用术前用药。以芬太尼 2 μg·kg-1、…  相似文献   

5.
地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 ,本文观察芬太尼对其麻醉效应的影响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于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 45例(ASAⅠ~Ⅱ级 ) ,男 2 2例 ,女 2 3例 ,年龄(4 7± 5 4)岁 ,体重 (5 4 6± 6 8)kg。根据麻醉期间芬太尼的不同用量随机分为 3组 ,F0 、F1及F2 组 ,每组病例各为 15例。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东莨菪碱 0 3mg。吸入 0 5~ 1 0MAC地氟醚10min ,静注异丙酚 2mg/kg及维库溴铵0 1mg/kg后气管插管 ,以静吸复合方式维持麻醉 ,除芬太尼外各组用药相同 ,即为 :异丙酚 2mg·kg 1·h 1、维库…  相似文献   

6.
地氟醚是一种新的卤族氟醚类吸入麻醉药 ,由于麻醉诱导迅速和苏醒快 ,我们观察腹腔镜胆囊手术用低氧流量( 0 8L/min)下吸入 1MAC地氟醚和复合小剂量静脉丙泊酚对循环的影响 ,并与低流量异氟醚吸入麻醉作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3 2~ 62岁。随机分为地氟醚(D)组和异氟醚 (I)组 ,每组 2 0例。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东莨菪碱 0 3mg、苯巴比妥钠0 1g术前 3 0分钟肌注。静注芬太尼 2 μg/kg、咪唑安定0 1mg/kg、1%丙泊酚 1mg/kg、维库溴铵 0 …  相似文献   

7.
诱导复合吸入异氟醚对减轻插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插管反射所引起血压、心率骤升是全麻诱导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为减少这种危险性 ,我们采用复合吸入异氟醚有效减轻了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诱导用药先静注咪唑安定 0 15~ 0 2 5mg/kg ,同时面罩紧闭吸氧 ,继而静注氟芬合剂、维库溴铵 0 1mg/kg ,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 ,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异氟醚组 :诱导静脉用药与对照组相同 ,开始诱导同时开启异氟醚挥发罐 ,插管时异氟醚浓度为 (1 0 1± 0 11) % ,插管指征 :意识消失 ,各…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使用的麻醉机吸入全麻药均经呼吸回路外的挥发罐挥发,由于功能残气量和呼吸回路具有很大的容积,因此常需较大的新鲜气流量进行调控吸入麻醉药浓度,其结果必然造成药物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我们选择安氟醚采用最低流量麻醉法进行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2例ASAⅠ~Ⅱ级脊柱和脑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男14例,女8例,年龄22~64岁(492±63岁),体重621±57kg,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麻醉方法 术前1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3~04mg。硫喷妥钠6mg/kg、芬太尼4~5μg/kg及琥珀胆碱100mg静注后气管内…  相似文献   

9.
目前 ,芬太尼麻醉仍是心肺转流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单独使用时需要量较大 (5 0~ 10 0 μg/kg)。为了能减少芬太尼用量 ,缩短术后拔管、ICU及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成本 ,近年来小剂量芬太尼 (30 μg/kg)复合其他全麻药如丙泊酚、异氟醚、七氟醚等 ,逐渐成为趋势。但复合法是否对术中病人血液动力学会有不利影响 ,尚未肯定。本研究拟对常规芬太尼麻醉与小剂量芬太尼 异氟醚复合麻醉对成人心脏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4例 ,均为拟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年病人 ,心功…  相似文献   

10.
地氟醚自 1990年初Jones首先在临床试用后 ,世界各地学者都相继报道了其应用研究。地氟醚具有组织溶解度低、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及苏醒早等特点[1] 。本文报告其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普胸手术病人 40例。 2 5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 ,9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6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男 2 9例 ,女 11例 ,年龄 2 5~ 6 5岁 ,体重 5 0~ 82kg。全组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麻醉方法 将 40例患者随机分成地氟醚组与丙泊酚组。两组病人术前均给予地西泮 10mg、东莨菪碱 0 3mg肌注。地氟醚组 :依托…  相似文献   

11.
地氟醚麻醉对手术病人苏醒和周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加速病人康复、缩短住院周期、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是当今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比观察探讨新吸入麻醉药地氟醚能否进一步加快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病人苏醒、提高手术室、恢复室周转和缩短住院时间。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门诊或住院LC病人 ,ASAⅠ~Ⅱ级 ,18~ 6 5岁。随机分为地氟醚组 (D组 )和异氟醚组 (I组 ) ,每组2 0 0例。麻醉与监测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术中用Cardiocap和ULTMASV 2 2 0 8监护仪监测HR、BP、SpO2 、PETCO2 、呼气末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异氟醚、地氟醚和七氟醚预处理缺血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 ,观察其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材料和方法一、模型制备 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 (3 0~ 3 5kg) 80只 ,雌雄不限 ,肌注氯胺酮 70mg/kg。颈部正中分离气管并切开插管 ,用DH 140动物呼吸机 (浙江医科大学 )进行 10 0 %纯氧机械通气 ,控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 4~ 4 5kPa(1kPa=7 5mmHg)。分离颈外静脉置 2 0号管 ,持续滴注乳酸林格氏液 2 0ml·kg-1·h-1,必要时加少量碳酸氢钠以维持血液pH值在 7 35~ 7 45。麻醉维持用微量泵泵注咪唑安定 0 0 …  相似文献   

13.
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率 ,观察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平均血流速率 (Vm)的影响。方法  42例 18~ 6 0岁、ASAⅠ~Ⅱ级、择期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接受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麻醉。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在 40± 1mmHg。当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分别为 :1 0MAC平衡 15分钟后 ,快速 (2分钟内 )从 1 0MAC升高至 1 5MAC即时 ,1 5MAC平衡 15分钟后 ,以及稳定于 1 5MAC并且维持和 1 0MAC平衡下相似的MAP时 ,记录Vm、MAP和心率。结果  (1)吸入浓度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 ,且MAP维持相同水平的情况下 ,地氟醚和异氟醚使Vm增加非常显著 (分别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从47cm/s上升至 5 2cm/s,P <0 0 1) ,而七氟醚无显著变化 (从 6 0cm/s至 6 0cm/s,P >0 0 5 )。 (2 )当吸入浓度快速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时 ,地氟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同时 ,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P <0 0 1)。而异氟醚和七氟醚在MAP显著下降的同时使Vm无显著变化 (从 47cm/s升至 49cm/s,P >0 0 5 ) ,或显著下降 (从 6 0cm/s降至 5 6cm/s,P <0 0 1)。结论  (1)吸入浓度从 1 0MAC增加到 1 5MCA时 ,地氟醚、异氟醚使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而七氟醚作  相似文献   

14.
乌拉地尔对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效应和血浆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观察乌拉地尔对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效应和血浆激素的影响 ,为临床合理选用降压药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脑动脉瘤夹闭手术病人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ASAⅠ~Ⅱ级 ,年龄 2 4~ 6 0岁 ,所有病人无明显心、肺、肝、肾、高血压和内分泌疾患。病例随机分为异氟醚 (Ⅰ组 ,10例 )和乌拉地尔复合异氟醚 (Ⅱ组 ,10例 )两组。麻醉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术前常规用药。麻醉诱导用芬太尼 3~ 5 μg·kg-1、异丙酚 1 5~ 2mg·kg-1、潘库溴铵 0 1mg·kg-1,气管插管后接OhmedaExcel 110麻醉机…  相似文献   

15.
地氟醚是一种麻醉性能良好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 ,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使地氟醚非常适合循环紧闭麻醉。目前 ,常规循环紧闭麻醉开始的洗入期需要使用高流量氧气 ,尚无法做到真正的循环紧闭麻醉。本文拟在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采用地氟醚回路内注药法 ,以了解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 0例ASAⅠ~Ⅱ级需要择期手术的病人 ,男 31例 ,女 2 9例 ,年龄 35~ 6 8岁。随机分为洗入期 (S组 )和注入组 (I组 ) ,每组 30例。麻醉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麻醉前检查Dr¨ager Ci…  相似文献   

16.
地氟醚紧闭麻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地氟醚紧闭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65例 ASA ~ 级胸、上腹部手术病人行紧闭地氟醚麻醉。洗入期 ,氧气 1  L· min- 1 ,Tec 6蒸发器刻度 18% ;维持期 ,氧气 ( 0 .18~ 0 .3 ) L· min- 1 ,依据血压和脑电指标调节地氟醚投入量。手术结束前约 3 0分关闭地氟醚 ,缝皮时氧气 1~ 5L· m in- 1洗出地氟醚。结果 平均洗入时间 ( 4 .0 4± 1.3 4)分 ,术中地氟醚吸入和呼气末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 ( 6.9± 1.4 8) %、( 6.4 0± 1.19) %。紧闭期地氟醚的投入量方程为 y=3 9.4 7t- 0 .1 61 4 。 2 4 0分地氟醚蒸气累计摄取量为 4 613 .5 7ml( 2 3 .86ml地氟醚液体 )。 3 0和 60分地氟醚利用率分别为 0 .89和0 .88。停药低流量维持期呼气末体积分数下降 5 0 %的时间为 ( 2 6.5 9± 6.18)分 ,完全清醒的平均时间为 ( 8.3 5± 3 .4 0 )分。结论 地氟醚紧闭麻醉是一种经济、安全、易控制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异氟醚对上肢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在保持病人肌松程度和镇痛一致的条件下 ,比较丙泊酚和不同呼末浓度的异氟醚对上肢前臂肌群运动诱发电位 (motorevokedpotential,MEP)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 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先后给予三组麻醉状态。A组用丙泊酚 +芬太尼 +维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 ;B组用异氟醚 +芬太尼 +维库溴铵静吸复合麻醉 ,调节呼末异氟醚浓度为 0 5MAC ;C组同样静吸复合麻醉 ,调节呼末异氟醚浓度为 1 0MAC。每例病人术中均给予芬太尼以 2 μg·kg 1·h 1持续静脉输注至术毕前 30min。术中以维库溴铵维持T4/T1为 0 2 5。在保持病人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于A ,B ,C三组状态下监测MEP ,记录并比较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 随着异氟醚呼末浓度的升高 ,M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 (P <0 0 5 ) ,波幅逐渐减小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能得到MEP的高检出率 ,而吸入性麻醉药异氟醚可明显抑制MEP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地氟醚(Desflurane)是一种新型卤族氟类吸入麻醉药,与异氟醚的化学结构相似,但是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更稳定,血/气分配系数0.42,本文就其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异氟谜相比较。资料与方法(1)选择40例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食管癌和贲门癌)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男12例,女8例)B组20例(男13例,女7例),患者均无其它系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方法:两组病人均于术前半小时深部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入室后以10…  相似文献   

19.
低流量异氟醚吸入麻醉蒸发器刻度的保持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流量麻醉可减少麻醉气体的消耗 ,降低费用 ,减少大气污染 ,改善气道温度和湿度[1 ] 。 0 5L min是目前常用的低流量。低流量麻醉期间 ,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 ,麻醉药体内逐渐蓄积 ,机体吸收麻醉药的速度也逐渐下降 ,应逐步降低蒸发器刻度 (Cv)以保持体内浓度的动态稳定。本研究拟观察 0 5L min流量时 ,维持异氟醚麻醉于 1 0MAC和1 3MAC的Cv调整 ,以指导在无麻醉药浓度实时监测时 ,合理地维持异氟醚麻醉深度。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40例无心肺疾患的择期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1 0MAC组和 1 3MAC组。 1 0MAC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35kg/m^2。随机分为2组(n=20):地氟醚组(D组)和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调节纯氧流量3L/min,术中调整挥发罐刻度,维持肺泡浓度(FA)0.8 MAC,稳定5min后纯氧流量改为1L/min。调节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维持HR和B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同时吸入纯氧3L/min。记录设定的吸入麻醉药浓度(FD)、吸入麻醉药浓度(FI)、FA/FI=1/2时间、FA/FAO=1/2时间(FAO为关闭挥发罐即时的肺泡浓度),并计算各时点FA/FI、FA/FD。结果D组FA/FI=1/2时间及FA/FAO=1/2时间均较Ⅰ组缩短(P<0.05)。低流量麻醉下,D组FD稳定,Ⅰ组FD波动较大。D组FA/FI、FA/FD上升速率较Ⅰ组快,且同一时点各比值D组均高于Ⅰ组。结论与异氟醚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时达到预定的肺泡浓度更迅速,可控性好,停止吸入时排泄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