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电针刺激双侧率谷穴(GB8)即刻脑效应。方法:招募15例健康受试者,采用针刺专用头颅线圈,针刺双侧率谷穴及非经非穴并进行fMRI扫描,采用SPM12软件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学分析。采用REST软件提取激活脑区时间序列信号值,与各针感强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较非经非穴组,针刺双侧率谷穴后正激活脑区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及右侧海马旁回,未见负激活脑区出现(P<0.05,FWEc校正)。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时间序列信号值与酸疼、胀满及麻木针感强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采用针刺专用头颅线圈观察针刺双侧率谷穴后即刻脑激活情况,可以为探讨头穴的针刺即刻脑效应机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健康成年男性在视觉性相关刺激下诱发的性渴求和性觉醒反应与大脑激活模式间的关系.方法 12名健康成年男性分别在GE 3.0T扫描仪中进行任务设计的功能扫描,试验刺激采用组块设计,观看与性线索相关的图片和中性图片,数据用SPM5和SPSS13.0处理,获得渴求程度变化及大脑激活图.结果 (1)视觉性相关图片可以成功诱发被试性渴求感(t=11.94,P<0.001);(2)当暴露于性相关线索时,大脑有多个区域被激活(P<0.001,>10连续显示体素),主要包括4部分,视觉区、运动调节区和躯体感觉区(枕、顶、颞叶、小脑、中央后回);边缘结构(下丘脑,海马,杏仁核、尾状核、壳核);旁边缘区(扣带回,屏状核);相关皮层(颞下回,枕叶皮质).结论 人类性渴求以及性觉醒的神经机制复杂,涉及到大脑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自主神经功能,了解相关的脑区将有助于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3.
应用1.5T MR扫描仪优化适合大鼠动物模型的functional MRI(fMRI)参数,测定其各自条件下大鼠前爪刺激体感皮质功能区的变化.材料和方法:应用1.5T MRI扫描仪对16只Sprague-Dawley雄性鼠进行fMRI检查.前爪刺激大鼠模型采取Block design方式,刺激序列被分成6个30s段落,休息和电刺激状态交替.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测量时改变有效的回波时间(TE),从40~60ms,每10ms为一时间段.根据激活像素的数目和BOLD的最大反应激活像素的幅度来分析.结果:fMRI显示的大鼠前爪刺激的体感皮质激活中心高度集中位于受刺激的前爪对侧半球中线外侧1.5~4.5mm,额极后4~6mm,各TE组信噪比为100%,最佳回波时间为50ms,其产生最多的激活体素和最大的BOLD反应强度,激活的容积为11.5mm3±3.8.结论:fMRI是一种无创伤的定位大鼠前爪刺激体感皮质功能区的检测手段,这项技术的实验研究对发展和检测fMRI技术,深入研究体感皮质区脑功能的变化(如学习、可塑性、病变与修复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生物学特征可能的基线脑功能基础.方法 昏迷患者及正常人各12例,使用飞利浦3.0T磁共振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全脑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用SPM5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行研制开发的REST及DPARSF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比较昏迷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局部一致性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昏迷患者组小脑、颞叶、额叶、顶下小叶、后扣带回及楔前叶的自发活动局部一致性减低 (P<0.01).结论 运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可能为研究昏迷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提供新的方向;昏迷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多个脑区ReHo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提示昏迷神经生理机制并非单一脑区功能的异常改变,而是整个大脑功能网络的异常,是一种大脑功能失连接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fMRI针刺研究采用组块或事件相关任务设计,静息态扫描越来越普及,数据处理新方法应用广泛,多个研究组提出了自己的假说。已发现穴位刺激激活的脑区或者脑网络具有相对特异性,真针刺较假针刺产生了更多的脑激活区或更强更广的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脑区负激活;可见针刺镇痛穴位作用于痛觉的识别、情感及认知脑区;fMRI已初步应用于针刺中风后遗症等病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在不同针刺方法、手法,得气及针刺安慰剂效应方面已有初步研究结果。但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结果诠释有待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综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电针右侧阴陵泉和口面部非穴位点时诱发的脑活动区,比较其异同,推测阴陵泉特异性激活区,探讨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组块刺激模式,电针右利手健康志愿者的右侧阴陵泉(5名)和面部非穴位点(5名),对全脑行平面回波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高分辨率三维T1解剖像,用SPM2软件进行统计学预处理,然后将统计参数图叠加到三维解剖图像。结果阴陵泉组5名受试者统计学分析后实验显示不同脑区信号升高和/或降低;信号增高见于右枕叶、右海马、双侧第二躯体感觉区、左顶上小叶;信号降低见于双侧颞下回和右楔前叶;信号呈双向变化见于双侧前额叶。面部非穴位组5名显示的脑激活区与之较相似,其中信号增高区域见于双侧中央后回、双侧前额叶、双侧颞上回、双侧岛叶和右枕叶;信号降低区域见于双侧前额叶、双侧枕叶、楔前叶和左顶上小叶。结论电针阴陵泉未见明显特异性脑活动,大脑在针灸阴陵泉促进排尿的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较局限。  相似文献   

7.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近10年的时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以其空间和时间分辨力较高的优势,已逐渐成为人们对活体脑功能生理、病理活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了感觉刺激相关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技术、刺激模式、数据后处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宋修峰  张云亭  宋同勋  张权   《放射学实践》2010,25(9):986-989
目的:探讨健康人单眼及双眼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时双侧视觉皮层激活的特点及单、双眼刺激脑激活区的异同。方法:正常受试者25例,行单眼及双眼刺激fMRI检查。选择符合条件者16例。fMRI内容为全屏幕黑白翻转棋盘格刺激的Block设计。fMRI采用SPM2软件进行功能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和结果显示,对单眼及双眼刺激行组间分析,并对三种刺激的激活两两配对进行SPM2基本模型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受试者左、右眼及双眼刺激纹状区、纹旁及纹周区(BA17,18,19)均见激活;单眼及双眼刺激组分析中引起视觉皮层反应的优势大脑半球均为右侧,同一个体的左眼、右眼及双眼刺激的优势半球一致;左、右眼刺激,双眼与左眼刺激枕区视觉皮层激活区未见显著性差异;双眼较右眼刺激仅有较小范围的视觉皮层激活明显增加。结论:健康人左、右眼刺激及双眼刺激引起的双侧视觉皮层激活不对称,存在右侧优势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BOLD-MfRI研究正常人及脑肿瘤患者听觉性中英文语言皮层定位并探讨其对脑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arconiEclipse1.5T超导型磁共振机,30例受试者,行听觉性中、英文语言刺激的BOLD-MfRI,以定位正常人和脑肿瘤患者的语言皮层。结果正常人听觉性中英文语言任务激活区域均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主,主要有双侧颞横回、Wernicke区、Broca区和SMA区。中文语言任务刺激时脑区激活面积和程度比英文语言任务大,但英文语言任务时可见更明显的Broca区和角回激活。累及功能皮层的脑肿瘤患者患侧半球可见残留部分功能激活区,但激活区移位,分布弥散,激活程度及范围较正常人略增高。未累及功能皮层者功能区定位与正常人大致相同。结论BOLD-MfRI是一种有效而无创的功能皮层定位方法,有利于脑肿瘤的精确定位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静息态MRI技术探讨头针刺激两侧头维穴的即刻脑激活效应。方法 :招募40例健康受试者,利用团队研发的3.0 T MRI兼容头颅柔性线圈,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即刻行BOLD-f MRI扫描。所有数据采用RESTplus预处理,分析针刺前、针刺即刻的激活脑区。将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视觉模拟评分(VAS)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针刺两侧头维穴即刻与针刺前相比,右侧颞下回ALFF值降低;右侧颞下回ALFF值与针感VAS呈正相关(r=0.557,P<0.05)。结论:基于3.0 T MRI兼容的针灸可视化平台,为进一步研究针刺头维穴治疗头部疾病的中枢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行、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脑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MRI(BOLD-f MRI)研究健康成年人及脑肿瘤患者运动功能皮层定位并探讨其对脑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和32例脑肿瘤患者(术前25例,术后7例)共42例受试者,行利手、非利手的单手握拳(简单运动)或单手对指(复杂运动)运动的脑BOLD-f MRI检查,分析脑肿瘤对运动皮层位置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健康成人运动皮层主要位于对侧躯体感觉运动皮层(SMC),单或双侧辅助运动区(SMA)、运动前区(PMA)和双侧小脑半球。复杂运动或非利手运动时脑功能激活区范围和程度较简单运动或利手运动时增多。累及功能皮层的脑肿瘤患者,可见患侧部分脑功能区激活,但激活区移位、分布弥散。术后脑肿瘤患者功能皮层的位置基本恢复正常。结论:BOLD-f MRI是一种有效而无创的脑功能皮层定位方法,有利于脑肿瘤的精确定位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肝豆状核变性脑部MRI表现(附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HLD脑部MRI征象及其与临床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9例临床及化验证实的HLD患者进行头部MRI检查。结果,(1)发病部位依次为苍白球(77.8%)红核(66.7%)黑质(66.7%),导水管周围灰质(66.7%),壳核(55.6%),丘脑(55.6%),脑桥(33.3%),(2)MRI主要表现为继发于铜沉积所致的长T1长T2信号,短T2信号出现机率减少,(3)病程愈长,累及部位愈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例非典型脑脓肿临近脑膜异常强化的MR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16例不典型脑脓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人术前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术前行CT平扫. 结果 单房性脑脓肿12例,多房性脑脓肿4例.其中脓肿腔>3 cm者13例,有12例MR平扫可见脓肿壁呈中等信号"暗带",另4例中等信号脓肿壁显示不连续或模糊不清.16例增强后均呈环形强化,其中7例脓肿壁厚薄不均,5例脓腔形态不规则,4例在脓肿壁上可见结节状强化.16例增强后在脓肿邻近脑膜均见强化. 结论 认识不典型脑脓肿的MR表现特别是邻近脑膜强化对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讨论MRI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9~45岁,平均28.7岁;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1例位于延髓,2例位于延髓与脑桥交界处,4例位于脑桥。6例为单发囊性,呈大囊小结节,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瘤结节呈不规则形,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强度,T2WI呈较高信号强度。瘤旁无水肿或水肿较轻。增强扫描瘤结节明显强化,部分囊壁呈环形强化。1例为实质性,T1WI呈中等偏低信号,T2WI呈中等偏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增强。肿瘤实质内及肿瘤旁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影。结论:MRI对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5例脑肿瘤患者中,星形细胞瘤16例,脑转移瘤12例,脑膜瘤7例(良性)。常规行MRI平扫、增强及DWI扫描。在DWI图像上测量肿瘤强化区、近侧和远侧瘤周区及正常脑组织(参照区)的信号值,计算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膜瘤肿瘤强化区的ADC值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比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强化区的ADC值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近侧瘤周区的ADC值与脑膜瘤及转移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远侧瘤周区的ADC值在3种肿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变区ADC值与正常参照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C值对脑肿瘤特别是近侧瘤周区的评价有临床价值,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及病灶浸润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腺瘤性息肉癌变(APC)的MRI增强表现特点.方法 观察8例直肠腺瘤性息肉(AP)和APC共10枚病灶的MRI冠、矢、轴多方位增强扫描图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10枚直肠AP中,带蒂9枚,宽基底1枚;管状腺瘤1枚,绒毛-管状腺瘤4枚,绒毛-管状腺瘤伴局部癌变5枚.5枚AP增强扫描均呈“三环”状强化;5枚APC中4枚呈“煎蛋”样强化,1枚呈“铺路石”样强化.结论 直肠APC MRI增强扫描呈现“煎蛋”样强化,是否为APC的特征表现,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为脑原发性淋巴瘤的数目、部位、信号、强化方式、水肿、占位效应、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MRS)表现。结果单发3例(27%),多发8例(73%)。21个(63%)病灶位于幕上脑深部白质近脑室旁,7个(21%)病灶位于脑表面,5个(16%)位于幕下。24个(73%)病灶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18个(55%)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5个(36%)病灶周围轻度水肿及占位效应,9个(64%)病灶周围有中重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15个(46%),不均匀环状强化8个(24%);3例肿瘤在DWI上呈高信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肌酸(Cr)峰降低,胆碱(Cho)峰显著升高,见乳酸(Lac)峰和高大脂质(Lip)峰。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有较为特征的MRI表现,结合DWI、MRS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块和事件相关两种fMRI实验设计在方法学上的差异及其适用范围。方法:对1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组块和事件相关两种不同任务模式下右手简单对指运动脑fMRI实验。采用GE 1.5T磁共振全身扫描仪,所获数据应用SPM 9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取两种实验设计下的脑激活图及各激活区的范围和最大激活强度,对比两种实验设计方法之间的异同。结果:组块设计实验中可见对侧初级运动区(M1)、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及同侧小脑半球 (CER)明显激活。事件相关设计实验可见对侧M1区及双侧SMA明显激活,小脑未见激活;SMA激活区包括前后两部分,即位于前方的辅助运动前区(Pre-SMA)和后方固有区(SMA Proper);M1区和SMA激活强度较弱、范围较小;事件相关设计可反映各激活区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过程。结论:两种实验设计均可激活对侧M1区及双侧SMA,以组块设计激活作用更强、范围更大,因此有利于功能区的检出和定位;事件相关设计激活作用较弱,但可以反映功能区的活动细节,有利于研究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9.
幕上脑内肿瘤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幕上脑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6例幕上脑内肿瘤,行双倍剂量PWI后,计算病灶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结果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瘤为高灌注,而Ⅱ级星形细胞瘤和淋巴瘤为低灌注,低、高灌注肿瘤的rrCBV间差异显著,而高灌注肿瘤之间和低灌注肿瘤之间无差异。肺癌和乳腺癌脑转移瘤的rrCBV高于消化道癌肿脑转移瘤。结论 PWI在幕上脑内肿瘤的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和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