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脉化疗药物配制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群  王海莲 《中国药师》2007,10(1):83-84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化疗药物配制与输注方法不同对其性能、疗效、毒副反应起着重要的影响。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可引起外渗或对血管有毒性刺激引起静脉炎。因此预防和治疗化疗药伤外渗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非常重要。充分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化疗药物的配制方法,对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兰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14-115
目的:总结236例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体会。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236例肿瘤患者应用留置针化疗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留置针保留时间1~7d,平均2.7d。穿刺失败5例,脱管4例,导管堵塞9例,发生静脉炎28例,肝素钠软膏外敷后症状消失。药液外渗1例,按化疗药物外渗原则处理后无不良效果。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肿瘤患者化疗最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科为肿瘤化疗专科,也将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化疗中,其套管针导管柔软,与传统金属针头相比减少了机械摩擦和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不易损伤血管,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科68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对化疗药物认识不足及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化疗药物外渗的就会越多。结论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很多,患者和护理人员必须共同认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再加上治疗周期长,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组织坏死,导致肢体功能丧失,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0%.国外报道为5.0%。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保护患者的血管,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就显得相当重要。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有320例患者进行了化疗,其中25例患者出现了化疗药物外渗现象,约占8%,均进行了及时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书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52-2953
5-Fu静脉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一般临床上常采用6~120小时持续静脉滴注化疗,由于静脉滴注时间长,患者限制在床上,不能自由活动,有的患者自行调节等各种因素,导致输注时间过短,影响疗效,并常出现静脉炎,或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破坏外周血管,增加了患者对化疗的思想压力。  相似文献   

7.
肿瘤化疗患者PICC操作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案,其方法为通过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液给药,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化疗周期长,血管变细、变硬、弹性下降而致穿刺困难;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  相似文献   

8.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预防与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北方药学》2011,8(5):68-69
化疗药物外渗,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甚至导致患者残疾.为减少和解决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后果,对临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增加护士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经验、减轻患者损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当今,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药物化疗仍是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化疗药物均对血管有损伤作用,联合用药损伤更重。抗癌药外渗是临床静脉滴注抗癌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这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恐惧,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及工作时间。随着新型静脉导管的出现,头皮针穿刺不再是周围浅表静脉穿刺唯一的方法。我科对30例骨肿瘤患者采用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法(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於小燕  顾慧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36-1537
目的:探讨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和路径。方法:成立课题小组,确立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理念,专项理论培训,建立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流程。结果:课题小组自2005年9月对防治化疗药物外渗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以来,积累病例资料1000余份,图片资料10余张,举办全院防治化疗药物外渗专题讲座。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由15%降低到的6%,渗出皮肤坏死率由0.5%降至0.1%。结论:课题小组能为临床护士提供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系统化规范化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有效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从而提升了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肿瘤化疗患者静脉化疗药物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组织开展化疗护理人员参与专科培训,制定并实施化疗药物外渗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实施预防性安全管理措施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仅为1.43%,未发生严重组织损伤,未影响化疗疗程。结论完善化疗护理管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行为的规范性、预见性,有利于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化疗药物治疗疾病的多样性、广泛性,使得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加之患者治疗周期长,会出现令人担忧的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有资料显示:肿瘤化疗药物静脉渗出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0%,国外报道为5.0%。化学药物外渗对机体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因化疗药物外渗轻者引起红斑、肿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13例癌症化疗患者使用PICC155例次,应用6种(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刺激性化疗药物,统计其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155例次PICC发生静脉炎14例,发生率9.03%;药物外渗3例,发生率1.94%。结论PICC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静脉滴注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为了更好的预测外渗发生,本研究针对化疗药物外渗的易发因素进行观察研究,为临床高危患者提供筛选和预防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化疗药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再加上患者治疗周期长,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化疗药易发生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渗可引起局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坏死,给患者增加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肿瘤化疗药物静脉渗出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0%[2],国外报道为5.0%[3]。因此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找出预防和处理方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余筱珍 《北方药学》2011,8(9):89-90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由于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给药,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同时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甚至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为解决临床护理难点,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使药物外渗得到有效控制。为使化疗护士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对此并发症的病因、病理、外渗分类、预防及渗漏处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戴艳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62-363
目的探讨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45例来我院进行化疗的患者,在化疗前均给予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及时给于停药、局部外敷等常规护理。结果 30例患者未发生药物外渗,15例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通过停止输液,使用细胞毒性解毒药物及局部外敷等方法,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结论化疗药物毒性大,刺激性强,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有效的护理和及时预防,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分为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而腹腔化疗是局部化疗的一种,临床上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局部并发症.外渗药物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以静脉化疗者多见,然而腹腔化疗渗漏却非常少见,其处理的方法有待探讨.现将我科1例腹腔化疗渗漏患者使用水晶丹外敷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外渗原因,以提出护理对策,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轻临床护士压力。方法对61例肿瘤患者化疗药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化疗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是护士专业培训不到位,不了解化疗药物性质等造成。结论应加强护士专业培训,加强主动静脉治疗理念等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吴星球 《海峡药学》2012,24(5):246-247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血管外渗原因分析,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化疗药物血管外渗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 化疗药物的刺激,患者频繁活动和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是导致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主要原因.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化疗前宣教,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