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鼓膜切开置管手术,无1例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术后随访7~12个月,治愈4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4.0%。且患者治疗后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创伤小、疗效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听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中耳炎治疗中内镜下骨膜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内镜下骨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气骨导差、气导听阈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前,研究组患者的气骨导差为(27.6±10.3)dB,对照组为(27.4±11.1)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4,P=0.934>0.05);研究组患者的气导听阈为(45.6±10.6)dB,对照组为(46.1±11.1)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6, P=0.837>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气骨导差为(7.5±1.6)dB,对照组为(15.3±2.1)dB;研究组患者的气导听阈为(20.4±5.6)dB,对照组为(31.2±6.1)dB;研究组患者的气骨导差以及气导听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86、8.249, P=0.000、0.000<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耳炎患者治疗中内镜下骨膜置管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药物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气骨导差以及气导听阈的改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后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华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21-202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盾板重建修复、自体骨制作臼柱或枪柱状听骨、鼓索神经弹压置入听骨、可吸收网片作隔离物预防再粘连等多种技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100例(110耳),并连续观察随访。结果110耳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39.60±11.70)dB,术后为(16.28±11.89)dB(P<0.01)。术后气骨导差小于20 dB的成功者为77耳(70%),小于10 dB接近闭合的最佳效果为44耳(40%),其中胆脂瘤组21耳(48%),根治后组11耳(25%),其他组12耳(27%)。110耳术后气导听阈小于40 dB实用水平者83耳(75%),术后气骨导差缩小达30 dB以上的显效者33耳(30%)。术后气骨导差缩小大于15 dB或气导听阈小于40 dB的有效者为95耳(86.3%)。气骨导差减小少于10 dB,气导听阈大于40 dB的无效者为7耳(6%)。结论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探究.方法21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听力相关指标(气导听阈、骨导听阈)以及积液持续存在、听力恢复正常、鼓膜愈合、鸣耳闷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导、骨导听阈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气导听阈(26.17±2.23)dB、骨导听阈(35.17±2.23)dB均低于对照组的(43.02±4.21)、(42.02±3.18)d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积液持续存在、听力恢复正常、鼓膜愈合、鸣耳闷消失时间分别为(6.84±1.84)、(24.62±1.21)、(12.02±1.35)、(9.13±2.64)d,均短于对照组的(15.65±2.54)、(35.41±2.84)、(20.87±2.19)、(18.05±3.4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腺样体切除术合并耳内镜下鼓膜置管一起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听力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3年11月本院共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8例(48耳)患者进行术前音力测试,显微镜下对患者的听骨链病变进行观察。结果慢性中耳炎类型最常见为单纯型、骨疡型以及胆脂瘤型。其中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鼓膜松弛部穿孔者听骨链多有破坏,松弛部穿孔先破坏锤砧关节,紧张部穿孔先破坏砧镫关节。其中听骨链中断或固定34耳,听骨链完整或活动好14耳。结论中耳炎听骨链破坏多见于骨疡型、胆脂瘤型;其中听力测试语频段气导听阈〈40 dB以内,气骨导〈30 dB的听骨链一般完整,气导听阈〉50 dB,气骨导差〉40 dB的,听骨链多中断。  相似文献   

6.
    
黄丹远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455-1456
目的:探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和耳内镜下穿刺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2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内镜下穿刺术,试验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观察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中耳积液时间(8.06±1.24)d、完全愈合时间(10.11±2.45)d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慢性中耳炎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3413±1.9)岁,慢性中耳炎程度为1~10(1.5±0.5)年,从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通过对患者的手术前后效果观察对比。结果患者显效25例,显效率为50%,有效为17例,有效率为34%,无效为8例,无效率16%;患者术前气导听阈为(50.2±6.9)dB,术后气导听闻为(40.5±5.5)dB,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0.2±5.9)dB,术后气骨导差为(21.2±6.5)dB。结论说明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不仅能够起到中耳病灶根除的效果,更能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为其治疗方案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确诊的2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治疗,先予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患儿再选择手术治疗64例。不伴腺样体肥大行鼓膜置管术12例;伴腺样体肥大且单纯声导抗测试异常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22例:伴腺样体肥大且声导抗测试异常、听力损失者,行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30例。记录每组手术前后的纯音听阈值,随诊观察6个月以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1、3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各频率气导听阈明显下降(P〈0.001)。而第2组手术后1周、1个月的平均听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半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有3/4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1/4患儿需要手术干预。不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行鼓膜置管术;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行腺样体切除术:对疗程长,听力下降明显的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行腺样体切除同时行鼓膜置管术为宜。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术式选择应该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听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常规随访2年中,未见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者,术后干耳率93.4%。术前术后气导平均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听力500~2000 Hz,听力提高15~25 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干耳率高,术后听力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2例,将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其余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耳功能、2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骨导差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100%)优于对照组(4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耳功能(94%)优于对照组(55%)(P<0.05),干预后观察组骨导听阈(18.2±12.1)dB、气导听阈(31.3±12.2)d B以及气骨导差(13.1±2.1)dB低于对照组(22.6±10.6)dB、(37.3±8.3)dB、(14.7±2.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甲泼尼龙片可以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恢复患者中耳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明婧 《安徽医药》2014,18(2):311-313
目的探讨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鼓膜置管治疗,治疗组使用鼓膜置管联合乳突轮廓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56%),两组间差异显著(χ2=4.731 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气导言语频率和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气导言语频率和气骨导差降低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极显著(t=15.109 7,P〈0.01;t=19.333 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情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梁鸣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23-12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鼓膜切开置入硅胶管方法治疗.结果 88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随访3-6个月,治愈85耳(85%),好转l4耳(14%),无效1耳(1%),有效率99%.结论 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听力恢复良好,予以取管。结果手术后121耳中治愈85耳,占70.2%;好转15耳,占12.4%;无效21耳,占17.4;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2耳放射治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采用序贯治疗,首先采用药物对症和对因治疗1~2周,保守治疗无效者先行鼓膜穿刺抽液术,多次穿刺抽液无效者可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结果102耳保守治疗1~2周后有效者仅6耳;无效的96耳经鼓膜穿刺抽液术治愈的有59耳,治愈率为61.4%(59/96),穿孔5耳,穿孔率5.2%(5/96),未愈32耳;对未愈的32耳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治愈率为25.0%(8/32),未愈24耳中单纯穿孔13耳,合并感染11耳,术后感染率为45.8%(11/24),穿孔率54.2%(13/24)。结论单纯保守治疗放射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差,虽然鼓膜穿刺抽液术和鼓膜切开置管术均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方法,但对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建议多采用鼓膜穿刺抽液术,慎重选择鼓膜切开置管术。  相似文献   

15.
李卓  王海婷 《贵州医药》2022,(5):752-753
目的 探究鼓膜置管与鼓膜穿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听力水平影响,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中耳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鼓膜置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频率听阈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气骨导差,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频率听阈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儿气骨导差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鼓膜置管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相比于鼓膜穿刺治疗,鼓膜置管能够更显著的改善患儿各频率听阈水平,同时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耳内镜下鼓耳道后径路行鼓膜修补术的可行性和预后效果,为鼓膜穿孔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70例鼓膜穿孔患者,行耳内镜下鼓耳道后径路鼓膜修补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并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气导听阈、骨气导差、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术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70/70);治疗满意度为97.14%(68/70);患者术后均无味觉损伤、耳鸣加重、听力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后发现,69例(98.57%)鼓膜愈合佳,无鼓膜塌陷、膨隆,局部鼓膜稍显增厚,鼓膜表面血管纹清晰,1例(1.43%)患者感冒后出现耳内疼痛,检查见鼓膜再次穿孔。术后,患者的气导听阈(24.0±4.5)dB HL、骨气导差(12.5±5.3)dB HL、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8.20±2.2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5.03±3.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9.5±7.2)dB HL、(32.0±3.5)dB HL、(55.60±4.50)分、(55.05±4.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耳道后径路行鼓膜修补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患者鼓膜愈合情况良好、满意度高,能改善患者的患耳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6耳)显微镜下行颞肌筋膜鼓膜修补术(显微镜组)及20例(23耳)耳内窥镜下行脂肪鼓膜修补术(耳内窥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微镜组和耳内窥镜组鼓膜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2.31%和91.30%,无统计学意义(P〉0.05);言语频率气导听阈分别为(12.6±4.8)和(14.1±7.1)dB,分别较术前听力提高(8.7±4.5)和(8.9±5.0)dB,2组术后平均听力提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无手术切口、并发症少、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的6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鼓膜置管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7.4%。治疗无效的2耳分别因鼓膜菲薄、过度内陷引起脱管和带管期间感冒未得到有效控制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安全、操作方便、视野清晰、实用性强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耳内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耳内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骨导听阈、气导听阈等听力指标。结果手术后3个月试验组骨导听阈、气导听阈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鼓室成形术相比,耳内镜下简单鼓室成形术可改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院对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方法对本院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采用鼓膜切开置^硅胶管的方式治疗。结果经过本院对所有置管工作都将一次完成,由于患者的外耳道、鼓膜的反应相对较轻,鼓膜置管手术一般确保在患者的耳中保留大约6—12个月。本院治愈的患者有89例,8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占总人数的9,7%。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种简便、安全并且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