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炎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骤,合并症较多,以心力衰竭、呼吸竭最为常见,死亡率高。为了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及缩短治疗时间,近三年来,我科在探索新生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炎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聚,合并症较多,以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最为常见,死亡率高。为了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及缩短治疗时间,近3年来,我科在探索新生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时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治疗组60例和常规对照组38例,对所有病例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治疗组的患儿症状的恢复、化验指标、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家属及患儿满意度等均优于常规对照组。结论通过完善有效的护理工作,提高了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治愈率,并且降低了患儿的医疗费用,得到了家长的满意,对减少了医疗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英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339-340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是小儿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40例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了基本的治疗方法及常见的护理措施。4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婴幼儿时期易发生肺炎。小儿肺炎病情重,变化快,尤其是重症肺炎,常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且在抢救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再度出现,直接危及患儿生命[1]。现将我科收治的52例小儿重度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是小儿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通过对40例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总结出了一些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炎合并心衰是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感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急性感染中占重要地位。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小儿肺部组织弹性差,血管丰富易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目少,含氧量少,易被粘液所阻塞,所以易患肺炎,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合并心衰,尤其是重症肺炎,合并顽固性心衰,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情变化快,短时间内即可死亡。我院儿科在1987年—1989年,应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对84例病例中进行了临床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病床尾号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瑞新 《河北医药》2002,24(6):514-515
肺炎是世界范围内 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我国现阶段 ,婴幼儿肺炎仍是小儿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要降低肺炎病死率 ,对小儿重症肺炎的并发症 ,如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必须早期诊断 ,正确处理[1 ] 。现就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发病机制1 1 肺动脉压力增高或容量超负荷 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发生机制中 ,缺氧、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等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而引起心力衰竭早已得到肯定。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证明 ,内皮素合成释放增加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一个主要原因[2 ] 。一…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体会翟润玲,申英直,赵建尊(河南省伊川县妇幼保健所伊川县471300)我科于1989~1993年共收治小儿肺炎354例,其中重症肺炎合并心衰123例,占肺炎发病率的35.6%,是小儿肺炎死亡的首要因素。几年来,我们在治疗肺...  相似文献   

11.
肺炎合并心衰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重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细致的观察病情进行有效的监护,对治疗和挽救患儿生命是十分重要的。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衰患我137例,现将临床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重症肺炎尤其有先心病的小儿患肺炎时易合并心衰而影响预后,我们用强心甙治疗的同时并用了血管扩张药酚妥拉明,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①诊断标准:执行1984年南宁会议制定小儿肺炎并发心衰的诊断标准修订草案。②一般情况:对象及方法:观察组 n=70,男41例,女29例,对照组 n=75,男43例,女  相似文献   

13.
麻疹合并肺炎,喉炎,心衰,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病死率高。现将麻疹合并肺炎、喉炎,心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71例,男46列,女25例,年龄8个多月~7岁48例,8~15岁的16例,16~20岁2例,21~29岁的5例,年龄特点是7岁以下儿童居绝大多数,占总数的68%,麻疹合并肺炎55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肺炎支原体( NP)是小儿肺部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且有局部流行趋势。NP感染常引起肺外并发症,N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肺炎患儿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易合并心力衰竭,其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但若治疗护理及时,则患儿多可转危为安,预后好。为了做好小儿支原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诊断为肺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肝肋下增大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慢性心衰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肺炎。本病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亦较高,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而心力衰竭是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小儿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认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1980年初~1985年底六年期间收治的本市及三县的2965例支气管肺炎中,占同期支气管肺炎17.03%的,合并心力衰竭者505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为了降低破伤风患儿吸人性肺炎、窒息等合并症的发生,近年来,我们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在新生儿破伤风对症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新生儿的胃食管反流、呕吐、吸人性肺炎、窒息等,保证了营养物质的及时供给和吸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重症枝气管性肺炎,往往易于合并心力衰竭,且多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早期控制肺炎伴发心力衰竭,或者及时合理的给以处理,实为解决本病死亡的主要关键。作者本人根据临床工作的体会和经验,将小儿肺炎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性質、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等方面,作一小结,提出个人意见,供同道们参考,并提出指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和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衰组)、同期肺炎急性期患儿(肺炎组)和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各30例.心衰组分别在急性期(心衰发作后6~24 h)和恢复期(心衰控制后5~7d)检测cTnI和BNP,并与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心衰组急性期cTnI和BNP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F=5.303、4.632,均P<0.05),肺炎组与对照组cTn1和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恢复期cTnI和BNP较急性期明显降低(t=4.291、5.393,均P<0.05),但与肺炎组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cTnI和BNP是判断小儿肺炎是否合并心衰较为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临床上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纠正、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和住院的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心力衰竭纠正、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的满意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干预性护理措施有效缩短了心力衰竭纠正、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及住院的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缺陷引起的医患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