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原因,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总结160例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10例出现断钉的可能原因。结果:①脊柱骨折节段未做植骨融合或融合后失败;②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不熟练、置入位置不正确;③椎弓根螺钉本身的设计缺陷;④起撑开复位作用的螺钉负荷过大;⑤内置物取出时间过迟;⑥术后未佩戴支具或佩戴时间过短。结论:椎弓根螺钉断裂是综合因素,某单一因素加剧断钉发生;准确定位置钉,必要植骨融合,应用设计合理的椎弓根螺钉,术后常规佩戴合适的支具是防止断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手术治疗组与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各60例。开放手术治疗组选择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选择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机体疼痛感受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机体疼痛感受评分(1.21±0.25)分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3.14±0.21)分,生活质量评分(96.26±2.11)分、椎体前缘高度(92.67±5.21)%显著高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84.21±2.17)分、(84.21±5.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手术时间(82.21±10.55)min、住院时间(17.12±0.11)d、下地时间(7.13±1.24)d、术后负重时间(15.14±0.32)d、骨折愈合时间(14.21±0.56)周均短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98.16±12.26)min、(18.24±0.51)d、(12.21±0.51)d、(17.11±0.75)d、(17.12±0.45)周,术中失血量(242.15±10.55)ml少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368.12±10.1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并发症发生率5.00%(3/60)低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16.67%(1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促使并发症减少,减少失血,加速康复和愈合,有利于早期下地和负重,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寻求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随访观察108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发现108例术后患者中有1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结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折断原因为局部应力集中及异常活动,多为技术因素。结论导致术后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的相关因素有:①胸腰段是断钉的好发部位;②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③术中是否行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置入是否准确、是否有过度撑开、骨折节段是否植骨融合;④内置物留置体内时间过长;⑤术后是否严格佩带支具;⑥椎弓根螺钉本身的设计缺陷。  相似文献   

5.
郑登权  黄光龙 《淮海医药》2001,19(4):314-315
目的 观察 AF椎弓根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 6 7例应用 AF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 CT。结果  6 7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 5 2 %恢复至术后 98% ,椎体后缘由术前 72 %恢复至术后 98.8% ,cobb’s角由术前 19.5°恢复至术后 1.7°。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 92 %以上。平均随访 19个月 ,瘫痪恢复按 ASIA分级 ,除 A级 5例无变化外 ,余均有 1~ 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固定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达到精确的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的效果 ,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评定轴形内固定(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3例经AF钉内固定,并行关节突或横突间植骨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X线、CT等检查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复位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9个月、X线、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7%以上,椎管有效矢状径达到正常范围。有脊髓神经损伤者除2例Frankel A级的无恢复外,其余的均有1~2级的恢复。远期纠正丢失率15.2%.伤椎固定节段上、下椎间隙部分变窄、上间隙较重。结论后路AF钉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固定节段少等优点,尤适用于胸腰段骨折需后路减压和复位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对神经功能、伤椎高度恢复疗效肯定,但存在矫形丢失、内固定断裂、松动等问题,术中未充分植骨、术后下床过早及内固定未及时取出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志增  舒勇  韩智敏 《江西医药》2002,37(3):166-167
目的 评价Dick、R-F、C-D的骨折复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胸腰段骨折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X线资料,其中男89例,平均年龄32.4岁;女46例,平均年龄35.1岁。采用椎弓根钉棒技术固定包括:Dick59例,R-F67例,C-D9例。结果 有完整X线资料的95例,其中Dick41例,R-F47例,C-D7例,骨折复位率分别为83.4%、87.3%、85.5%。结论 Dick、R-F、C-D均为有效的胸腰段骨折复位固定器械。要求体位复位与器械复位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袁伟  刘锋  王凡  王聪聪  李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87-187
目的:探讨短节段AF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56例,观察疗效.结果:共随访患者56例,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其中53例复位良好,固定稳定,脊椎融合成功.3例出现椎弓根钉断裂.结论:短节段AF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显著,可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方法在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以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脊柱后凸Cobb's角度及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2.69±1.05)分,治疗前为(7.9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状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Cobb’s角度为(5.1±0.1)°,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7.3±0.5)°,同时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法可有效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A型胸腰段骨折并接受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治疗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1型20例,A2型7例,A3型6例,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加强脊柱稳定性,观察患者术后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术后随访2~18个月,观察患者内固定系统稳定性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良好,术前伤椎前缘平均高度(17.77±4.35) mm,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29.55±4.3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1.52±0.55)分比(7.85±1.08),P<0.05],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情况,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10.66±2.35)。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A型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15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使用RF治疗,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提示,术后Cobb’S用复位率达89%,CT检查椎管面积平均增加43.2%,椎体前缘复位率达77.7%,后缘达100%。认为螺钉深度达椎体矢径的75%~80%为安全有效长度。术中X线监测及术前至少包括病椎相邻一个椎体的CT检查可正确了解椎弓根横断面角及矢状角,是防止神经损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RF系统在胸腰段下稳定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南伟  顾华庆 《江苏医药》1997,23(7):480-481
对15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使用RF治疗,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提示,术后Cobb′s角复位率达89%,CT检查椎管面积平均增加43.2%,椎体前缘复位率达77.7%,后缘达100%。认为螺钉深度达椎体矢径为75%~display status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应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为一期愈合,2例患者椎弓根螺钉断钉,3例患者螺钉松动。Frankel分级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运动功能获得明显改善,2例患者轻度疼痛,4例患者中度疼痛,其他44例患者疼痛感不明显。术后37个月4例患者出现脓肿以及螺钉周围感染等不良反应,对全部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最终全部康复。随访期间没有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施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拍片可见骨片复位、脊柱生理曲度、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及感染等并发症,未见钉棒弯曲、断裂及松动现象,伤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有l~2级恢复.结论 后路切开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建华  孟晋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90-3091
目的 评价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不同时期X线片及CT检查伤椎高度、取出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压缩椎体复位后所形成的骨缺损空腔,恢复并维持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内固定物失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治疗,并且进行3年的术后跟踪记录,通过观察骨骼恢复情况、症状是否减轻来分析评价固定术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术后跟踪观察,发现所有的患者症状都得到缓解,椎体高度、生理屈度基本正常,损伤的脊髓神经也得到提高。结论对多数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能够有效治疗并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即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胸腰椎前缘高度比、后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脊椎Cobb角则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对比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疼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近些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我科自1991年8月-1998年5月,先后应用Dick,改良Dick内固定器〔1〕,脊柱骨折简易固定器,RF以及AF等椎弓根内固定装置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共88例,其中50例得到随访,效果满意。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4例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34例患者总计156枚椎弓根螺钉,总体置钉的准确性为91.0%。患者神经功能及Cobb角恢复良好,并发症总发生率2.9%。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适应证广,并发症可控,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