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sonography,MPS)在食管黏膜下肿物诊断和治疗中作用。方法对经常规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物64例行超声内镜检查,了解其来源,并根据检查结果指导进一步治疗。结果本组64例中,MPS提示57例为食管间质瘤,其中17例来源于黏膜肌层,40例来源于固有肌层;4例MPS提示为黏膜层增厚(病理证实食管鳞状上皮慢性炎症,轻度不典型增生)。3例为腔外大血管压迫。19例食管间质瘤行胃镜或胃镜胸腔镜联合切除,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MPS是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物最好的检查手段,对食管黏膜下肿物的进一步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经内镜超声小探头评价经胃镜高频电圈套切除治疗食管微小平滑肌瘤的安全性。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拟行经胃镜高频电切除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经胃镜超声小探头检查,观察其超声声像特点,术后检查病变的组织病理及确切起源。结果12例病变位于超声第2层或第2~3层,9例位于第3~4层或第4层浅层,行高频电切除治疗;3例病变位于超声第4层深层,行外科手术治疗。24例病理检查平滑肌瘤23例,其中,粘膜肌层者12例,固有肌层者11例。结论食管微小平滑肌瘤以起源于粘膜肌层及浅层固有肌层者居多,经胃镜高频电切除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经胃镜超声小探头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起源及范围,术前行超声检查可为经内镜治疗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EUS)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为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镜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117例,并对其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诊断的准确性及合格率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病变部位:食管13例,胃86例,十二指肠部4例,结肠14例;EUS检查发现息肉41例,间质瘤19例,脂肪瘤6例,平滑肌瘤35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11例;病变起源于黏膜肌层22例,黏膜下层35例,固有肌层60例。结论EUS可对SMT的类型和起源做出较为标准的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镜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PS)在胃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隆起性病变82例行MPS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部分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82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细胞瘤38例,其中12例来源于黏膜肌层,26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恶性间质细胞瘤4例,脂肪瘤6例,血管瘤3例,囊肿3例,胃息肉11例,异位胰腺8例,腔外压迫9例。其中29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MPS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并且在其指导下进行内镜治疗是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应用微探头超声内镜(EUS)下圈套结扎联合剥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EUS检查确认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患者12例,应用微探头超声内镜下圈套结扎病变,预切开病变表面黏膜;剥离黏膜下层组织以显露病变,再完整将病变切除。结果本组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的SMT患者12例,病变直径0.7—1.dcm,平均(1.1±0.2)cm。术后病理诊断:胃间质瘤6例、胃平滑肌瘤3例、胃血管球瘤1例、食管平滑肌瘤2例。12例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其中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夹闭。结论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的SMT(直径〈1.5cm)应用微探头EUS指导下圈套结扎联合剥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病变可被完整切除,且能提供完整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食管、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探讨Tis和T1期食管、贲门癌的规范治疗。方法对1970-12~2003-12的74例进行分析。食管拉网发现33例,胃镜刷、活检诊断29例,卢-戈碘染色后内镜活检确诊12例。原位癌(Tis)12例,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T1)21例,黏膜下层(T1)41例。3例经胃镜行黏膜病变切除(其中1例转剖胸手术),71例剖胸行肿瘤根治术。结果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T1)、黏膜下层(T1)的转移率各为4.7%和19.5%,术后5、10、15、20、25年生存率为89.2%(66/74),74.2%(49/66),62.7%(37/59),54.0%(27/50),44.2%(19/43)。结论食管拉网最适用于食管癌高发区普查,胃镜活检是诊断早期癌的主要手段,胃镜检查-黏膜染色-指示活检为最佳技术组合。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黏膜下癌选择根治术为宜,经内镜食管贲门黏膜病变切除术仅适用于原位癌或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并行内镜切除或外科切除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不同检查结果选择具体术式,术后行病理检验,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根据病理总结超声内镜误诊经验。结果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5.19%,常规胃镜诊断符合率为62.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38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其中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52例,≤2.0cm者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局部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楚。≤1.0cm者回声信号低,部分与平滑肌瘤鉴别困难。>2.0cm者,瘤体内点片状高回声稍多,具有恶性倾向者内部回声不均匀更为明显,边缘不规则,侵犯浆膜层。其中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35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例侵及浆膜层。脂肪瘤5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均起源于黏膜下层。囊肿5例,表现为均匀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楚,起源于粘膜下层。异位胰腺8例,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大部分白光下可见脐样凹陷,内部可见管状结构,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包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结论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分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起源层次,术前可判断隆起病变性质,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内镜切除术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内镜中心行上消化道SMT内镜切除术的49例患者,比较术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影像、切除方式、治疗效果、术后病理等。结果超声内镜示SMT起源于黏膜肌层34例、黏膜下层9例、固有肌层6例。采用黏膜切除术39例,尼龙绳套扎5例,APC烧灼5例。病理示间质瘤26例,平滑肌瘤4例,囊肿3例,炎性息肉5例,异位胰腺1例。尼龙绳套扎和APC治疗病例无法送病理检查。其中出血2例,未见穿孔。结论内镜下切除S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获得组织学诊断;EUS在术前诊断SMT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可预测内镜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泛指一类来自黏膜层以下(非黏膜组织)的消化道病变,包括平滑肌瘤、脂肪瘤、类癌、早癌等.目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SMT的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为25例SMT患者实施了ESD治疗黏膜切除术不能一次性切除的SMT,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超声内镜诊断的SMT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0~68岁.其中,食管6例,胃17例,乙状结肠2例;超声内镜提示18例病变位于黏膜肌层,6例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on,EMRL)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价值。方法对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SMT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对来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及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且直径在5mm-15mm的SMT行EMRL治疗,切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内镜及超声随访。结果所有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创面愈合良好,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在超声内镜的指导下,采用EMRL治疗消化道SMT是一种简单、有效、方便、快速、经济、安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病变超声胃镜(EUS)与病理检查结果,旨在评价EUS在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病变诊治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对常规胃镜发现的食管病变首先进行EUS检查,对EUS发现的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病变通过活检、套切、黏膜切除等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EUS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 EUS发现378例患者食管黏膜及黏膜下病变394处并均予以内镜下切除或活检,病理结果:平滑肌瘤177例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2例次,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32例次,黏膜慢性炎症31例次,鳞癌28例次,息肉17例次,低分化癌5例次,非肌源性间质瘤5例次,淋巴组织增生3例次,血管瘤3例次,小细胞癌2例次,囊肿2例次,淋巴瘤、脂肪瘤、腺癌、结核各1例次.其中EUS对平滑肌瘤诊断敏感性100.0%(177/177),特异性为95.7%(177/185);对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94.6%(35/37),特异性77.8%(35/45);而对黏膜增生性病变不能提供病理诊断信息.结论 EUS对食管平滑肌瘤和食管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判断病变所处的管壁层次指导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EUS)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切除胃黏膜下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胃镜检查中发现135例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均行EUS检查,排除外压性改变、血管性病变或进展期癌变(癌变累及固有肌层、浆膜层及临近或远处转移)患者34例,对101例黏膜下肿瘤患者行ESD治疗,并将E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01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57例,胃异位胰腺23例,胃脂肪瘤15例,胃神经纤维瘤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1例.结论 EUS指导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探头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8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发现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灶)应用三维超声探头检查,以判断病灶起源及性质.结果 238例患者中,96例为食管隆起病变,超声检查发现其中42例为平滑肌瘤(43.8%),35例为食管囊肿(36.5%),7例为间质瘤(7.3%),6例为食管壁外压迫(6.3%)(主动脉弓4例、食管旁淋巴结肿大2例),3例为曲张静脉(3.1%),3例为静脉瘤(3.1%);其中21例为黏膜层病变(21.9%),45例为黏膜肌层病变(46.9%),9例为黏膜下层病变(9.4%),15例为肌层病变(15.6%),6例为器官外压切迹.108例为胃隆起病变,其中54例为间质瘤(50.0%),14例为平滑肌瘤(13.0%)、13例为异位胰腺(12.0%),10例为脂肪瘤(9.3%),8例为胃囊肿(7.4%),胃壁外压迫6例(5.6%)(壁外血管3例、增大肝左叶2例,增大胆囊1例),3例为胃增生腺体(2.8%);其中病变起源于黏膜层15例(13.9%),黏膜肌层23例(21.3%)、黏膜下层29例(26.9%)、肌层35例(32.4%).34例为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16例十二指肠囊肿(47.1%),7例为脂肪瘤(20.6%),5例为肠外组织压迫(14.7%),4例为十二指肠异位腺体增生(11.8%),2例为静脉瘤(5.9%).结论 三维超声探头诊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较为准确,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为内镜下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引导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消失后的黏膜层加固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富士能450型电子胃镜及SP-701型超声小探头引导下对215例经EVL治疗EV消失的患者行加固治疗。215例随机分成:小探头超声引导下加固组(简称超声加固组)126例;普通电子胃镜下直接加固治疗(简称非超声加固)对照组89例,并随访6~72个月,最后1次随访两组均行超声胃镜检查、并详细记录。观察两组消失EV再出现、再出血及食管旁侧枝静脉增粗变化。结果超声加固组经1~3次超声下加固治疗,随访期间有3例(2.6%)EV未完全闭塞,6例(5.2%)食管旁静脉存在,但无1例EV再出现。而非超声加固组有16例(17.1%)消失的EV再出现,5例发生再出血;有18例(20.2%)消失的EV未完全闭塞,有19例(21.2%)食管旁侧枝静脉增粗。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结论单纯EVL治疗消失的EV复发率高,而小探头超声内镜引导下行黏膜层加固治疗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能提高加固治疗效果、降低消失的EV复发率,优于非超声内镜下加固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超声内镜的发展,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尤其来源于固有肌层)在国内逐渐开展。周平红等[1]将应用ESD器械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和黏膜下挖除肿瘤的方法命名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2011 ̄02—11笔者所在科应用ESE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ESE)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STER)在食管间叶源性肿瘤( SM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STER或ESE治疗病例,其中STER组26例及ESE组14例,对其病变来源层次、术后病理类型、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病灶大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显示病变位于黏膜肌层4例,黏膜下层4例,固有肌层32例。所有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40例,其中平滑肌瘤36例,神经鞘瘤2例,脂肪瘤1例,间质瘤1例。 STER组及ESE组切除肿瘤大小分别为(1.76±0.80)、(1.36±0.64)cm,两组肿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 STER组手术时间(50.19±22.11)min明显比ESE组手术时间(75.00±30.88)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TER组术中出血量(14.23±15.36)mL明显少于ESE组(28.50±17.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R及ESE是内镜下切除食管SMT的两种不同方式。与ESE手术方式相比,STER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查正伟  郑吉顺  彭琼 《安徽医药》2017,21(7):1258-1261
目的 探讨微型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检查提示存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54例病人行MPS检查,了解隆起性病变来源的组织层次及性质.结果 54例病人中发现60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其中食管隆起性病变17处,胃部隆起性病变34处,十二指肠病变4处,贲门1处,直肠3处,降结肠1处.起源于黏膜层病变25处,起源于黏膜肌层病变3处,起源于黏膜下层的病变15处,起源于固有肌层病变13处,腔外压迫性病变3处,全壁性病灶1处.初步诊断为息肉15处,平滑肌瘤5处,间质瘤13处,隆起糜烂2处,囊肿4处,静脉瘤3处,异位胰腺3处,脂肪瘤7处,类癌2处,血管球瘤1处,腔外压迫3处,淋巴瘤1处,Brunner′s腺增生1处.结论 MPS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定位准确,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对易于混淆的病变,MPS不能代替病理而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胡萍 《江苏医药》2016,(5):597-598
我院自2012年1—5月共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13例,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早期胃癌并行ESD治疗的患者共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7~67岁。病灶分布:贲门部7处,胃角部2处,胃窦部4处。所有病灶经超声胃镜证实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达肌层。病灶直径15~45mm。早期胃癌:(1)无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内镜超声检查(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的SMT,作EUS检查确认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病灶,以高频电切除治疗。结果包括食管肿瘤21例,胃窦肿瘤8例,胃角肿瘤1例,胃体肿瘤3例,胃底肿瘤3例,十二指肠球部肿瘤2例在内,共有38例SMT均在内镜下完全切除,过程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切除S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治疗,而且还可获得组织学诊断。内镜超声检查对于SMT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芳裕  朱人敏  张晓华  刘炯 《江苏医药》2006,32(7):620-621,i0002
目的 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食管和胃粘膜下肿瘤,观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诊断食管粘膜下肿瘤25例和胃粘膜下肿瘤8例,直径0.8~5.5cm。分别直接套切10例,粘膜切除15例,针状刀剥离切除5例,2例仅予以热活检,另1例转外科手术。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 33例中30例(93.9%)内镜治疗均获得完全切除。术后3例发生创面出血,经钛夹成功止血,6例有轻度胸骨后疼痛,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病理报告食管平滑肌瘤18例,食管间质肿瘤7例,胃间质肿瘤8例。所有病例术后4周复查胃镜,并随访1~28个月不等,未见复发或远期并发症。结论 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小于2cm的食管或胃粘膜下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