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以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为其主要表现,对孕产妇有着极大的威胁。本文对1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预防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的最佳方法。术前做好动脉栓塞术的准备,术后及时配合应用动脉栓塞术,可积极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3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与145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胎盘的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出血量、子宫切除、输血量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妇的危害主要是合并胎盘植入引起致命的产后大出血.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植入胎盘应在产前明确诊断,术前充分评估手术的危险及难度,术中用最有效的方法止血以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和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并尽量减少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3.
陈瑜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5):346-34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3例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例资料。结果:B超对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确诊率为100%,均经手术证实。14例有孕前阴道出血史。并发症包括胎盘植入11例,术中大出血(≥500 mL)12例,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4例术中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9例给予输血,5例术后转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危及母婴安全,掌握好剖宫产指证是减少剖宫产、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注意孕期保健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准备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置胎盘孕妇产前采用超声评估预测其产时大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患者共计71例进行分组,其中26例(36.62%)出现产前大出血称为出血组,另45例(63.38%)安全生产称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声检查异常之处,并分析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产时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子宫手术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血组超声检查胎盘为中央型、附着于前壁、距宫颈内口2cm、胎盘植入、缺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龄产妇、多次流产、子宫手术史均为发生前置胎盘高危基本因素,行超声检查时应详细查看是否存在胎盘为主要附着前壁、缺损、植入、中央前置型、距宫颈口距离2cm超声学特征的高危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将既往有过剖宫产史,此次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30%~50%者,称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前置胎盘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1],而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一般既往有剖宫产史,更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和出血量,特别是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有胎盘植入者.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率有所增加.剖宫产术是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结束妊娠的最佳方法,但术中常发生不可预见的大出血,又因其病例较少,目前临床认识尚不足,一旦发生则严重威胁生命,如处理不当,不仅大大增加子宫切除的概率,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手术时出血多且止血较为困难,短时间内产妇即可因大量失血而陷入休克,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果断控制术中出血,做好急救麻醉,手术护理配合是关键.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近两年来年分娩总数达到了12000例左右,其中剖宫产手术占49%(剖宫产史前置胎盘手术占30 %,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就占到了前置胎盘手术的 30 %).结合临床多次参与抢救的经历,现以一台凶险型前置胎盘择期手术为例将护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进一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施行手术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组)患者20例和普通型前置胎盘(普通组)的患者1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输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凶险型前置胎盘一旦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减少术中和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普通型前置胎盘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输血率及新生儿评分等。结果两组孕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站两组新生几lminApgar评分比较,lmin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高,术中出血量大,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应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以此加强临床防治。方法 30例行前置胎盘剖宫产并出现术中出血的孕产妇,将其中出血量≥1000 ml者归为观察组(16例),出血量<1000 ml者归为对照组(14例),对两组包括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胎盘粘连以及胎盘植入等多项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人工流产(人流)史、剖宫产史、孕次、经产妇、胎盘粘连以及胎盘植入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经产妇、存在多次人流史与剖宫产史以及胎盘植入与粘连等原因均是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此类孕产妇应当强化大出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3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的诊断和处理加以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30例。患者年龄29~41岁,平均年龄34岁;妊娠次数2~6次,平均3.5次。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的0.8‰。结果术前均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和(或)磁共振检查及结合病史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经术后检查证实。3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发现胎盘植入13例(43.3%)。全部患者均采用腹部纵切口,12例伴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体剖宫产,取出胎儿后快速结扎髂内动脉,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双侧子宫动脉卵巢血管交通支,胎盘剥离后行创面行局部排式缝合或背带式缝合。18例患者术中未见子宫下段有明显血管怒张,因此术中采用血浆管套扎子宫下段胎先露下方,行胎盘打洞娩出胎儿,快速剥离胎盘后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围生期易发生大出血,若伴有胎盘植入时出血风险更高、出血量更大,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围生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准确的处理。对这类患者术前要进行充分评估及讨论,结合磁共振检查,评估有无胎盘植入,从而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前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选择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师及麻醉医师,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艾梅  朱桐梅  潘青  马荣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7-3598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资料,将其分为胎盘植入组9例与非植入组3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盘植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与非植入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给产妇的生理、精神造成巨大伤害.注意孕期保健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与剖宫产次数的相关性联系。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经阴道分娩18093例、首次剖宫产3215例及再次剖宫产6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剖宫产时出血平均(243.45±56.39)ml,在二次剖宫产时平均出血量达到了(549.77±64.26)ml,出血量显著上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随着剖宫产次数增加,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的概率明显上升,再次剖宫产发生率与自然分娩、首次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发生的概率随着患者剖宫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多次剖宫产对产妇以及胎儿有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不同附着位置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胎盘附着于前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附着于后壁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新生儿情况、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胎盘植入、胎盘粘连、急诊剖宫产、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出血量〉1000 ml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合并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前壁时妊娠结局较后壁差,应提前确认附着位置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40例前置胎盘产妇和同期我院未患有前置胎盘的240例产妇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文化水平、吸烟状况、分娩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史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吸烟、分娩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史是前置胎盘发病的高危因素(P<0.01).前置胎盘在胎盘粘连、植入、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等妊娠结局指标上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龄、吸烟、分娩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史的孕妇前置胎盘发病率高;前置胎盘易导致产妇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合并前置胎盘伴植入二胎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55例合并前置胎盘伴植入二胎剖宫产单胎产妇,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18例)与硬膜外麻醉组(37例).全身麻醉组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结局指标、新生儿结局指标.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31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暂时行腹主动脉阻断;对照组55例,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对象术中、术后情况,相关并发症差异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25.81±513.79) mL,输血量为(412.90±557.82) 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 345.45±841.31) mL,输血量为(786.36±1061.0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手术时间、胎盘植入率、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两组对象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81.57±20.07) min、14.3%和(112.25±25.80) min、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对象,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960例孕产妇中确诊为胎盘前置的60例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同期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置胎盘60例,发病率为1.5%,其中,中央型18例(30.0%),部分型5例(8.3%),边缘型37例(61.7%)。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有流产史、有分娩史、有剖宫产史及盆腔炎症史是导致前置胎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妊娠结局比较发现观察组低体重儿数量、早产儿的例数及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产妇流产史、分娩史、剖宫产史、盆腔炎症史是导致胎盘前置的重要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增加孕产妇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加子宫动脉结扎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加子宫动脉结扎15例获得成功10例24 h出血小于500 ml,5例出血小于1000 ml,无一例感染或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例行子宫切除,无产妇死亡.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加子宫动脉结扎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中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病率、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胎盘植入29例。结果本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为44.62%(29/65),其产后出血量>2000mL发生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产褥感染率及子宫切除率高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早产率及新生儿预后情况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产后出血量大,易致失血性休克、DIC、产褥感染,增加子宫切除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探讨前置胎盘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出治疗方案、提高预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前置胎盘患者110例,列入研究组;同期健康妊娠妇女120例,列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妊娠史、分娩相关因素、胎儿预后进行统计比较;并比较中央型、部分型和边缘型前置胎盘患者发生率及临床平均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前出血率、产后出血率、胎位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早产儿、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尤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边缘型前置胎盘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中央型前置胎盘临床出血量较高。结论前置胎盘的发生与产妇孕产次、流产次数等有关,患者产前产后出血量大、胎儿预后差,临床应详细了解患者孕产史,并密切观察临床出血情况,建议试行阴道分娩,并提前作好转行剖宫产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施行手术治疗的192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疾病情况,将3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设为凶险组.将160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设为普通组。比较两组患者胎盘植入的差异,评价患者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手术方面的情况。结果 凶险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53.1%,显著高于普通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3.8%,显著高于普通组的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组输血发生率为71.9%,明显高于普通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组手术时间长于普通组,产后2、24h出血量多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胎盘植入发生率,患者产后出血率、输血率、产后出血量较高。临床应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产前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