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我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DMSES)评分及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观察组依从率(96.15%)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DMSES评分、F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DMSES评分高于对照组,F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我行为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自我管理健康的模式,验证远程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从目标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中筛选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级筛查。实验组应用智能手机程序,在研究小组指导下进行药物、饮食、心理、运动、并发症的自我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智能手机程序的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糖尿病足、重度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T2DM患者通过应用智能手机程序,治疗依从性、心理健康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有明显改善,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杨嘉慧  王琦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411-414,418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效果及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为期5个月的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我照顾行为调查。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总自我照顾行为、血糖监测、足部护理以及高、低血糖的处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变化的因素有:干预、年龄、人均收入水平、干预前自我照顾行为。结论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长期的自我照顾行为有正性影响,是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年龄、人均收入水平、干预前自我照顾行为对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该卫生院门诊部接受指导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前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以及患者自我运动管理、自我用药管理、自我饮食管理、自主测量血糖的情况.结果:本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自我管理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得到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良好,值得患者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应用行为分阶段改变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应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ype 2 Diabets Self-Care Scale,2-DSC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d和90d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同时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30d和90d试验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相比,以分阶段改变模式为依据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背景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更甚。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糖尿病防治已经慢慢走向线上医疗,近年来新提出的目视管理法就是借助通信技术实现的极佳线上医疗模式,能有效促进慢性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目的 评价目视健康管理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于广东省2家三级甲等医院及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糖尿病健康管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目视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短版(CDES-SF)评分、糖尿病自我照顾量表(DSC)评分,及干预12周后自我血糖监测(SMBG)依从性。结果 最终对照组脱落5例、试验组脱落4例。干预前,两组HbA1c、TG、CDES-SF评分、D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患者SMBG依从性高于对照组,CDES-SF评分及D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HbA1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视健康管理法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进行SMBG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自我照顾,值得在糖尿病慢性病管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中介检验探究自我效能在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病程患者间的差异。方法:以2022年7—9月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中文版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Sobel检验、Bootstrap检验,在软件Stata 15.0中进行中介检验,并根据病程是否>5年,划分不同病程组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16±1.41,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3.99±0.74,自我效能得分为7.05±1.90。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r=0.33)以及自我管理行为(r=0.47)呈正相关(P均<0.01)。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在自我管理能力对自我管理行为的总效应中占38.28%,且在血糖监测(43.45%)和饮食控制(52.63%)行为中占比很高。病程≤5年的患者,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0.99%,而对于病程> 5年的患者,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20%。结论:自我效能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对2型...  相似文献   

8.
季淑 《黑龙江医学》2021,45(6):602-604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管理法的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取以目标管理法为基础的健康宣教,两...  相似文献   

9.
10.
谢波  鞠昌萍  孙子林  韩晶  刘莉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610-3612,3616
目的评价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72例。试验组采用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模式,即给予初期为期5个半天的糖尿病集中培训加后续的强化随访(包括活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糖尿病教育,即给予分次糖尿病教育指导和后续的定期随访。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使用编制的调查问卷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等资料,进行不同教育模式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入组时、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的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7.5±1.3)分、(8.3±1.1)分、(8.2±1.2)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2±1.1)分、(7.9±0.9)分、(7.5±0.8)分,入组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入组时、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8.7±2.1)%、(6.7±1.0)%、(7.1±1.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2±2.2)%、(7.5±1.4)%、(7.6±1.1)%,入组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得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14,P<0.05)。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模式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叶榭社区内确诊的6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35例,实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的综合干预;对照组326例,仅常规药物治疗,历时2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控制率。结果经过2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其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为5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率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防治的理想手段,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随着2型糖尿病(T2DM)年轻化趋势,微小病变肾病(MCD)合并T2DM在临床上已不罕见,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仍不清楚。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MCD合并T2DM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且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合并T2DM患者20例(MCD合并T2DM组),MCD患者306例,利用SPSS 22.0软件从306例MCD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00例(单纯MCD组),收集所有患者当次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从患者首次肾穿刺活检开始随访,到出现复发或到2019年6月随访结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单纯MCD及MCD合并T2DM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和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MCD合并T2DM组患者年龄、收缩压(SBP)、合并高血压所占比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清蛋白(ALB)、IgG水平高于单纯MCD组,男性所占比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红细胞沉降率(ESR)、24 h尿蛋白量低于单纯MCD组(P<0.05)。MCD合并T2DM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程度、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球性硬化小球所占比例高于单纯MC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5.108,95%CI(1.717,15.200)〕、年龄〔OR=1.068,95%CI(1.006,1.133)〕、高血压〔OR=6.000,95%CI(1.982,18.165)〕、HbA1c〔OR=84.019,95%CI(12.465,566.317)〕、ALB〔OR=1.173,95%CI(1.100,1.250)〕、TC〔OR=0.730,95%CI(0.619,0.861)〕、ESR〔OR=0.978,95%CI(0.960,0.996)〕、24 h尿蛋白量〔OR=0.818,95%CI(0.705,0.948)〕、IgG〔OR=1.568,95%CI(1.288,1.908)〕、球形硬化小球占比〔OR=13.286,95%CI(4.142,42.614)〕、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OR=17.000,95%CI(4.833,59.794)〕、肾间质炎症〔OR=10.111,95%CI(2.684,38.087)〕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水平〔OR=1.476,95%CI(1.190,1.831)〕、血管损伤程度、肾间质纤维化〔OR=12.433,95%CI(2.032,76.065)〕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MCD合并T2DM组的累积CR率低于单纯MCD组(P=0.027),但两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8)。结论 与单纯MCD患者相比,MCD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微,但病理表现却相对较重,提示临床医师肾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肾间质纤维化、血管损伤程度重、高IgG水平是MC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且MCD合并T2DM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社区管理-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对出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顺序入选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采取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干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的门诊或上门随访,提供药物治疗调整、患者和家庭成员咨询等服务;出院前患者接受当面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1次上门随访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培训。对照组患者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于12个月后进行1次临床随访,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临床指标,使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评估糖尿病知识,使用《改良的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能力,使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3例(3.0%)患者因出院后失去联系失访,3例(3.0%)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干预组1例(1.0%)患者由于搬离原住址而中途放弃,1例(1.0%)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随访结束时,干预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使用率、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DKT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具体饮食、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每日吸烟量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治疗方面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管理-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对国内2008-2010年公开发表的、较高质量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为今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利用关键词检索技术和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项研究(25篇文献)在一般情况、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在20项研究中,包括单纯随机对照研究、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平行随机对照研究、整群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累计干预人群7 241例,对照人群6 696例,涉及9个国家或地区;主要在社区开展实施,由专业人员或社会网络人员提供自我管理支持,利用多种行为改变理论和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健康状况、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和成本分析四个方面.结论 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以社区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医学营养治疗是除了药物之外又一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6种营养策略包括选择适量和合适的碳水化合物、食用特定的蛋白质、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按时用餐及加强餐后运动。这一系列的营养策略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选择,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的最佳水平。本综述对这些策略进行介绍,并对其机制及研究中矛盾的地方进行分析和讨论,为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迅速增加。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将有助于降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药物上的(多重)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2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回顾性选取2020-04-01至2022-03-31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40例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住院期间药品使用情况、出院用药方案,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患者出院后的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 结果 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出院诊断个数为(13.93±3.12)个,住院期间平均用药种数为(16.48±5.41)种,出院后平均长期用药种数为(8.21±2.46)种,出院后多重用药率达89.2%(214/240)。出院后,90.0%(216/240)的患者接受了降糖药物治疗,其中44.9%(97/216)的患者采用单一用药方案,58.3%(126/216)的患者使用了胰岛素;76.2%(183/240)的患者接受了降压药物治疗,其中44.3%(81/183)的患者采用单一用药方案,79.2%(145/183)的患者使用了钙通道阻滞剂;77.9%(187/240)的患者接受了调脂药物治疗,其中83.4%(156/187)的患者使用了阿托伐他汀;48.7%(117/240)的患者使用了抗血小板药物,其中使用阿司匹林者占77.8%(91/117)。35.0%(84/240)的患者同时接受了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结论 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常同时使用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药物,这从侧面反映出医务人员对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评估、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率较高,但部分药物的不合理选择与联用可能会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申丽君  黄成凤  孔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3):1608-1612
背景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并给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社区居民的个性化糖尿病服务包有利于优化管理。目的 比较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包与广州市红山街社区签约糖尿病服务包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探索社区对糖尿病防治综合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个居委中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16例。对照组患者入组后采用我国2型糖尿病公共卫生服务包进行管理,干预组患者入组后按红山街社区2型糖尿病服务包进行管理,干预随访时间均持续9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糖相关指标、生化指标等)及其达标率。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失访23、20例,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分别为93、96例。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FPG、2 hPG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腰臀比、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压、HbA1c、TC、TG、HDL、LDL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山街社区2型糖尿病服务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明显,对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及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大多数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好地管理疾病.国际研究经验表明,各种改变行为的活动都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健康,如改善饮食、降低体质量、增加锻炼、戒烟、降低压力、监测血糖、监测足部和溃疡、按医嘱服药等.不过,即便患者已经有了足够的健康知识,他们也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美好生活俱乐部项目,采用健康教练服务的方式,帮助患者有效地改变行为,更好地管理糖尿病.现在澳大利亚很多慢性疾病管理服务中都采用了这种教练方式.美好生活俱乐部的主要参与者是生活在墨尔本市东部的澳大利亚本地和华裔人群,白马市的全科医学分会以及各社区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是该项目的合作伙伴,Monash大学和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提供技术支持.美好生活俱乐部的设计采用行为改变阶段理论,教练采用心理学的动机谈话技术帮助患者发现内心矛盾、制定行动策略、促进行为改变.对该项目的评价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和稳定的改变,更积极地参与包括走路在内的身体锻炼,加强了对自身血糖的管理,并能有效地监测糖尿病症状.本文讨论美好生活俱乐部的设计逻辑以及对该项目的主要评价结果,为中国社区的慢性疾病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就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最优模式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重要指导意义。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择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住院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闭环式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管理。干预12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BMI,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遵医用药合格率、血糖达标合格率、饮食控制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闭环式管理模式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MI,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