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对初次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穴位按摩及肢体的被动活动,并对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疗程、二疗程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比对照组患者运动障碍评分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可有效治疗中风后患者肢体偏瘫,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敏慧  陈雪莲  江月卿 《全科护理》2011,9(18):1624-1625
[目的]探讨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72例神经内科中风后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酚酞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72例神经内科中风后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酚酞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折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患者的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与措施.方法 将60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足下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行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对照组行踝关节人工手法被动运动.观察记录运动12周后2组踝关节及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对手术创伤并发足下垂患者实施被动运动,康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被动运动.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recovery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oot-drop complicated after surgical trauma of bone fracture, and to discuss effective nurs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oot-drop complicated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lower limb joints rehabilitation trainers for ankle passive motio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artificial methods for ankle passive motion. Ankle movement and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after 12 weeks in two groups. Results Ankle joint mobility and muscle strengt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Using lower limb joints rehabilitation trainers for ankle passive motion showed better effect than artificial methods for ankle passive motion.  相似文献   

5.
头面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病人的睡眠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龙 《现代康复》1998,2(2):104-105
中风患常伴有睡眠障碍,使用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影响病人的康复功能训练。作尝试用头面部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中风病人的睡眠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痊愈和显效分别达35.5%和421%。并就其作用机制作了探讨,认为头面部穴位按摩改善中枢神经的血供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在治疗上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予以口服酚酞片,外用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并中药敷脐,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大便性状和排便畅快感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能改善中风患者的排便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肛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中风老年卧床便秘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扩肛法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2周,便秘症状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肛法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中风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症状,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合并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中风并发症中,有80%左右患者出现便秘症状,便秘的程度可判断中风病势的轻重,病情越重,病程越长[1]。为减少便秘对中风患者的危害,我科自2005年11月~2006年5月对30例中风合并便秘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通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损伤后足下垂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 ,是痉挛期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组成部分 ,也是制约步态及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足下垂是高位中枢神经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 ,以往一直认为其直接原因为小腿三头肌肌群张力异常增高、痉挛所致。Carr等通过综合大量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后提出 ,痉挛不只是高位中枢失去对低位中枢的控制 ,也与肌肉纤维和肌腱的物理特性改变有关 ,而且很可能与制动和废用有关。制动会引起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被动和主动特性的改变 ,包括肌肉纤维类型、交叉桥结缔组织的改变 ,肌小节的丧失 ,…  相似文献   

10.
徐伟  杨鑫  李若颖 《天津护理》2014,(3):250-250
<正>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多发病,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病死及病残率较高,致残率高达。70%~80%~([1])。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内翻往往是患者步行能力以及步态恢复过程中的最为常见和困难的问题,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影响步行能力及步态的恢复~([2])。通过对24例脑卒中偏瘫伴有踝足功能障碍,初期评定为BrunnstromⅠ~Ⅱ期的患者,早期行综合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4  相似文献   

11.
足下垂即足跖屈和不能背屈或背屈功能减弱,脑卒中后足下垂是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一种表现。我们曾尝试用头针、耳针、腕踝针和体针等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经多年反复摸索,发现针刺照海或大都穴可即刻致足背屈,重复性好。为证实针刺照海和大都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效果,对60例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足下垂的护理方法.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后早期运用康复护理措施,给予良姿位及正确的患肢被动运动是预防足下垂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足下垂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静  于学洁 《现代康复》2001,5(11):136-13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中风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安眠药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疗效及PSQI得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44.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 =24.38,P<0.05);治疗前两组PS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治疗后两组PSQI得分均较治疗前减低,治疗组PSQI得分为(6.22±3.15)分,低于对照组的(10.02 ±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穴位按摩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6%。结论 穴位按摩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对于消除或改善患者自主症状和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的护理方法对中风后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手痉挛状态改良Ashworth分级评价≥Ⅰ级且≤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选用穴位按摩十宣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B组予穴位按摩十宣穴治疗,C组予中药熏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手运动功能评定(Fugl-Maeyer Assessment,FMA中的手、腕功能的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AS评定结果、手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A组疗效更优于B、C组(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十宣穴联合中药熏蒸在改善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增强患手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样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3.3%,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77.15%,对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58.3%,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5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病半身不遂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与研究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与穴位按摩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新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方法随机采取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样本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停止母乳喂养。治疗组在保证与对照组一样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额外地增加了穴位按摩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黄疸消退例数多,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0.27%),且未有副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穴位按摩之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能得到治疗,且疗效确切显著,方法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的足下垂和足内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踝关节形态的改变,Reynardemail[1]指出,足尖下垂,足底部内翻,造成足底不能有效地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地前移,从而导致步行功能障碍。足下垂和足内翻的程度是评估患者步行功能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2],Croce等[3]也认为客观、定量的评价足下垂合并足内翻的程度及预后对于指导患者康复治疗有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