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过氟化碳液体在晶体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过氟化碳液体(perfluorocarbonliquid,PEFCL)在晶体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surgery,VR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FCL(法国产过氟萘烷,pefluorodeclin,纯度100%,C10F18)治疗2例(2只眼)晶体脱位于玻璃体内,采用玻璃体切除,PFCL漂浮晶体于前房,再行常规的白内障摘除术,在VR术中应用PFCL治疗37例(37只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氟化碳液体 (LiquidPerfluorocarbon ,LPFC)在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4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在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 ,应用LPFC压平视网膜 ,翻转巨大视网膜裂孔的后瓣 ,在过氟化碳液体下进行膜剥离、眼内光凝或电凝。然后用硅油或气体置换LPFC ,同时配合常规的视网膜复位手术。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视网膜均复位 ;1只眼剥膜时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 ;4只眼术后有LPFC眼内残留 ;2只眼因术后视网膜增殖 ,部分视网膜再脱离。结论 :LPFC作为“液体操作工具”在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 ,起暂时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有利于膜剥离等眼内操作 ,简化手术操作 ,减少术中损伤 ,是比较理想的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3.
过氟化碳液在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氟化碳液在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对13例伴巨大裂孔或严重增殖性玻璃作视网膜病变的复杂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复位术,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液。 结果术后随访2~10mo,12眼视网膜复位,10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 6眼>0. 1;术后视网膜下过氟化碳小液滴残留1例。 结论过氟化碳液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复杂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过氟化碳液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重要的致盲疾病,自20世纪20年代由Gonin开创了视网膜脱离手术到1968年Kasner首次进行玻璃体次全切手术及1970年玻璃体切割器的诞生,自这以后开始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对玻璃体的暂时替代物进行了孜孜探求,自1902年Gradenigo用澄清液体替代混浊的玻璃体以后, 相似文献
5.
过氟化碳液体残留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导致过氟化碳液体(简称重水)残留的常见原因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探讨不同程度及条件下的重水残留应采取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5例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水残留。1例有晶体眼,少量重水残留,未作处理;1例无晶体眼残留的少量重水,坐位前房穿刺取出;1例大量重大残留角膜清亮者,术后短期内再次重水/硅油交换,取出重水;1例大量重水残留角膜混浊者,三周后,局麻下采取头低坐位,6点角膜缘前房穿刺,颞下灌注口硅油取出;1例术中角膜混浊,重水残留,同样采取头低坐位取出全部重水。结果:4例患者残留之重水均成功取出,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视网膜复位良好,视力均在0.02以上。结论:不同程度和条件下的重水残留,只要处理方法得当,术后仍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过氟化碳液体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氟化碳液体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中的应用王绍莉王文伟王景昭过氟化碳液体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中的应用@王绍莉@王文伟@王景昭...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除术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74例眼外伤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结果。其中外伤性白内障9例(行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除),外伤性玻璃体出血混浊23例,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29例,眼内异物存留11例,外伤性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环扎、气-液交换及晶体切割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69只眼(93.2%);视力增加者52只眼(70.3%);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者8只眼(10.8%)。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除治疗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对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40眼)玻璃体积血施行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膜剥离,水下透热,眼内光凝(或经巩膜冷凝),并根据病情选用眼内长效填充材料。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15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9眼,视网膜孔源性玻璃体积血6眼,珠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积血(Terson综合症)4眼,静脉周围炎(Eales病)5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术后随访2~40月,平均(12±3.4)月,40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5以上者33眼(82.5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2~0.8者26眼占65.00%。结论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经药物治疗无效,B超探示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或B超显示伴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者,玻璃体切除术是消除玻璃体积血并使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玻璃体切除治疗复发性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对复发性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44眼)玻璃体积血施行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膜剥离,水下透热,眼内光凝(或经巩膜冷凝),并根据病情选用眼内长效填充材料。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18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9眼,视网膜裂孔致玻璃体积血6眼,静脉周围炎5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眼,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积血(综合症)2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术后随访2~24月,44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视力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05以上者36眼(81.82%),0.2~0.8者27眼(61.36%)。结论复发性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经药物治疗无效,B超显示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或B超显示伴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者,玻璃体切除术是消除玻璃体积血并使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液体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6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手术并在手术中使用全氟化碳液体的 94例 95眼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术后视网膜复位 85眼 ( 89 4% )。术后视力提高 76眼 ( 80 % ) ,视力无改变 12眼 ( 12 6% ) ,视力下降 7眼 ( 7 4% )。术后前房全氟化碳液体残留 3眼 ,玻璃体腔内全氟化碳液体残留 2眼 ,患者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对角膜、视网膜及眼压产生影响。结论 全氟化碳液体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暂时性眼内填充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4.
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行硅油正视网膜复位术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17例(17只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者,在保留硅油的条件下,做睫状体扁平部3切口,在导光纤维的导引下行剥膜、断膜、视网膜切开、内放液、内激光光凝、视网膜下全氟化碳液体取出、补充硅油等使视网膜得位。结果 17只眼中,术后视网膜重位14只眼,成功率为82.4%。术中硅油误入前房1只眼,误入脉络膜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免光导玻璃体手术和传统玻璃体手术治疗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的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对18例(22只眼)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预计手术操作较复杂的PDR患者,采用免光导玻璃体手术联合剥膜、视网膜复位、光凝等附加术式,术中双手操作;再由同一术者在相近时间段,采用传统玻璃体手术治疗20例(22只眼)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的PDR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两种方式的玻璃体手术过程均顺利。但免光导玻璃体手术中,有晶状体眼在气液交换时眼底无法窥入,需回归到传统玻璃体手术的眼内照明方式。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视网膜均能完全复位,术后视力改善率分别为86.4%和77.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均较少,其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光导玻璃体手术中平均剥膜时间比传统玻璃体手术时间短,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的玻璃体手术对严重PDR均有较好的疗效。免光导玻璃体手术剥膜的安全性较高,尤其在剥膜、电凝止血及周边部操作等方面,免光导玻璃体手术采用双手操作方式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巩膜环扎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巩膜环扎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ement,RRD)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995~1999年由我院RRD计算机分析系统收录的RRD行玻璃体手术者共254例中有随访记录的11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1次玻璃体手术,按手术中是否进行巩膜环扎分为巩膜环扎组和非环扎组,分别分析各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级别、裂孔位置、不同眼内填充物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的关系。
结果
118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5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6.5个月。视网膜复位96例,占81.4%,未复位22例,占18.6%。视网膜复位者中巩膜环扎组视网膜复位43例,占44.7%,非环扎组视网膜复位53例,占55.3%。巩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PVR不同级别(C,D级)、不同填充物以及PVR C级不同部位视网膜裂孔(裂孔位于赤道前、赤道区或赤道前后均有裂孔)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PVR D级视网膜裂孔位于赤道后者巩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比较,非环扎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环扎组,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RRD玻璃体手术中巩膜环扎与否对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12-214)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疗效。方法对1例(1眼)玻璃体炎症明显和6例(6眼)伴有视网膜脱离的ARNS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切除玻璃体、视网膜剥膜、视网膜切开、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结果所有病例视网膜均获得满意复位。5眼行取硅油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所有病例术后均保留视力。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切口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同一医师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 72眼 (其中行巩膜常规切口 5 0只眼 ,巩膜隧道切口 2 2眼 )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 ,比较行玻璃体切割常规切口组及巩膜隧道切口组中与切口玻璃体牵引有关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结果 :行玻璃体切割常规巩膜切口的 5 0只眼中与切口牵引有关的复发视网膜脱离有 14眼 ( 2 8% ) ,而行巩膜隧道切口的 2 2眼中与切口牵引有关的复发视网膜脱离仅 1眼 ( 4 5 % )。第 2组中与切口牵引有关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远远低于第 1组 ( χ2 =5 0 96,P <0 0 2 5 )。结论 :巩膜隧道切口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与切口有关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 ,且具有诸多术中优势 ,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