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拥军 《中外医疗》2011,30(19):32-33
目的通过对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治愈38例,治愈率为80.9%,好转7例,好转率14.8%,死亡3例,死亡率为6.3%。非手术治疗组26例中,治愈22例。非手术组出现并发症2例,占7.6%,手术组出现并发症5例,占2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个体化综合治疗和把握好手术时机是降低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鹏飞  李晓尊 《吉林医学》2008,29(3):205-20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以1995年1月~2005年8月间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研究对象,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A组:1995年1月~2003年12月以手术治疗为主20例;B组:2004年1月~2005年8月以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32例。结果:手术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两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策略。方法:对我院18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病死率和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183例中治愈149例(81.42%),非手术治疗119例,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45%和47.35%;手术治疗64例,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8.13%和71.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果与入院APACHE-Ⅱ评分有明显关系。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结果,早期积极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8 年1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4 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34) 与非手术组(n=10),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 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平均住院时间手术组32.7 d、非手术组45.6 d,平均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手术组19.8 d、非手术组27.1 d,平均住院总费用手术组12.8 万元、非手术组15.3 万元,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 结论 符合一定手术适应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择期行外科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1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中早期手术66例,延期手术36例,非手术治疗56例。对比三组患者并发症、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3%,延期手术组为16.67%,非手术组为7.14%,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选择直接影响临床预后的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应避免在急性期手术,尽量先稳定病情,采用个体化的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9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29例和非手术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和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胆源性SAP患者,手术组临床疗效好于非手术组(P〈0.05);非胆源性SAP患者,非手术组临床疗效好于手术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SAP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肖建萍  陈旭平 《四川医学》2013,(12):1862-1864
目的 探讨并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作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2周内是否行外科手术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组(简称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手术组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两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治疗方法应该作为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收治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9例,早期手术治疗25例,延期手术治疗12例。结果:非手术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1.1%,早期手术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16.0%,延期手术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1.7%,三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手术对某些置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仍是必需的;经短期治疗后,腹胀未明显改善或有加剧,应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9.
中西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对48例非手术重症急性胰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方水煎后从胃管注入并闭管23h,每天2剂,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48例中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58%。其中结合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95.83%∶83.33%,P〈0.05);结合组较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短(14.15天∶27.13天,P〈0.05);肠功能恢复快(2.45天∶5.17天,P〈0.05);淀粉酶恢复时间短(4.53天∶6.51天,P〈0.05);住院日缩短(22.32天∶30.22天,P〈0.05);并发症减少(25.00%∶54.17%,P〈0.05);病死率低(4.17%∶1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估重症胰腺炎的作用和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6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48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19例,死亡2例,手术组危重程度(APACHE)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评分结合并发症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实施个性化综合治疗。可降低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49例SAP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治愈40例(81.63%),死亡9例(18.37%),非手术组32例,死亡3例(9.38%),手术组17例,死亡6例(35.2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SAP患者,重点在于急性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以及合理营养支持,抑制胰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联合应用抗生素。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应实行个体化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一定要慎重,手术方式以简单易行有效为主。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68例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我院1998-01/2005—12收治的68例SAP病人的手术时机选择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再手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3%、33.3%和26.0%,早期手术组较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死率分别为33.3%、13.3%和13.0%,早期手术组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早期手术组再手术率为46.6%,而延期手术组仅为16.6%(P〈0。01)。 结论 SAP应避免在急性期手术,而应尽量采用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对2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资料分别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和早期非手术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136例患者经早期手术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4%和66.9%,104例经早期非手术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1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48例SAP病人的治疗经验。结果:治愈39例(81.25%),死亡9例(18.75%);其中非手术组32例,死亡3例(9.38%);手术组16例,死亡6例(3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SAP病人,重点在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维持胰外受损器官功能,抑制胰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生长抑素与丹参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并与单独生长抑素治疗1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生长抑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单用生长抑素治疗组(P〈0.05、P〈0.01),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与丹参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30例SAP患者按治疗时期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两组均先给予基础外科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30例总并发症发生率40.0%,总病死率16.7%,总治愈率83.3%。两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9%和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与治愈率分别为22.2%和8.3%;治愈率分别为77.8%和91.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较为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本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治疗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7年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组)28例,第二阶段1998~2003年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保守组)32例。结果 手术组:治愈20例,死亡8例,治愈率71.4%;保守组:治愈30例,死亡2例,治愈率93.8%。结论 早期手术并不能降低病死率;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6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力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25(4):274-275,28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组(n=31)与非手术治疗组(n=33)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组的主要并发症(ARDS、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48 h内的早期手术病死率(9.5%)亦明显低于48 h后手术的病死率(50.0%)(P<0.05)。术式以坏死组织清除术疗效较好。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必需手术者在病后48 h内手术效果好,术式以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加用腹腔灌洗、引流较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8例S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其中早期手术组21例,延期手术组12例,非手术组45例。结果: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非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5%(6/21)、75%(9/12)、46.6%(21/45);病死率分别为14.3%(3/21)、33.3%(4/12)、17.8%(8/45)。三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最低,非手术治疗组次之,延期手术组最高。结论:以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为基础,恰当的选择手术时机与方式有助于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  相似文献   

20.
马亚辉  王上忠 《中外医疗》2012,31(32):62+64-62,6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各68例。手术组患者均采用经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手术组68例患者中,59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6.76%;死亡9例,死亡率为13.24%。对照组68例患者中,52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76.47%;死亡16例,死亡率为23,53%,手术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多器官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以及重症感染等。结论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愈率以及较低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