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6年烧伤病区送检的标本4742份,分析阳性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4742份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0份,阳性率为41.33%,共检出2197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为烧伤创面分泌物占72.19%;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占57.85%,革兰阳性菌占41.15%,真菌及其他占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分离病原菌的26.54%,而耐甲氧西林(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4.27%;药敏试验显示,目前各检出菌的耐药性上升趋势严重。结论烧伤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在检出率方面MRSA也有增高的趋势,临床应重视根据药敏试验用药,以延缓细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选取适宜的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150例烧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其送检创面分泌物标本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3D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烧伤感染患者分离出21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1株占65.0%,其中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居首,分别占17.5%、17.1%、13.4%;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对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8.9%、24.3%、0。结论导致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现在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已发生变化,临床应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适宜的抗菌药物,以增加疗效,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疗效.方法 常规细菌培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结果 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某医院烧伤科伤口分泌物中检出病原株301株,其中G-杆菌184株,G+球菌109株,真菌8株.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3.9%),其次为头孢噻吩(73.3%)和头孢唑啉(72.8%),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2.1%),其次是呋喃妥因(37.5%)和阿米卡星(44%).G+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MRSA均高于MSSA.肠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此医院烧伤病房创面分泌物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烧伤创面感染的防治提供相关研究基础。方法选取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 981例烧伤患者中310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对其早期创面病原菌进行检测,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2 981例患者共出现355例创面感染,感染率11.9%,其中45例合并其他器官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3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5株占53.2%,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革兰阳性菌147株占44.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2.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病原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行预防感染处理,并佐以相应支持治疗,避免病原菌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异,保证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烧伤创面非发酵菌感染株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保存的非发酵菌创面株经复苏、再鉴定后统一用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334株非发酵菌中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其他细菌较少;该3种非发酵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2.1%~96.1%,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71.4%~81.6%,SM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4.7%,PAE和ABA分别为32.7%、37.2%,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为41.5%~72.9%,表明多数细菌属多药耐药株;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烧伤创面感染最常见的非发酵菌,由于该类细菌耐药率严重,临床应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提倡合理、有序、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产生、播散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37例烧伤创面微生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掌握病区细菌感染及细菌耐药状况,更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连续收治的37名中大面积烧伤住院患者进行了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耐药性已经非常严重。结论 对烧伤的抗生素应用需重新认识,大面积烧伤抗体克期应用抗生素是否合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8-2011年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烧伤外科细菌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以烧伤创面为最常见,占80.0%;感染细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占27.0%,其次是鲍氏不动杆菌,占15.6%;肠杆菌科细菌均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未检出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低。结论应加强烧伤外科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控制感染以及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热力烧伤患者的创面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烧伤感染的防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49例热力烧伤住院患者送检创面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结果。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学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共纳入249例热力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7株,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273株,51.80%),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42株,45.92%)和真菌(12株,2.28%)。构成比前4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3.59%)、鲍氏不动杆菌(16.32%)、铜绿假单胞菌(11.76%)、肺炎克雷伯菌(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敏感;鲍氏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外,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的整体耐药率不高;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药耐药趋势,对四环素、替加环素比较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居于20...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瓦斯爆炸烧伤后常见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病区1999至2006年314例瓦斯爆炸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创面、血、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纸片琼斯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数量较多的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14例烧伤感染创面共分离出细菌48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种主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始终处于第1位、肺炎克雷伯菌的高发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常见细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流行状况。方法收集烧伤病房2007年10-12月之间63例患者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随机引物扩增PCR(RAPD)检测其流行状况。结果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没有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株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除万古霉素外,MRSA对其他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MSSA高16.1%~100%,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RAPD分型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Ⅰ、Ⅱ、Ⅲ、Ⅳ、ⅤⅥ、Ⅶ型分别占12.7%、17.5%、9.5%、39.7%、9.5%、6.3%、4.8%。结论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高耐药性,以MRSA感染为主,基因型以Ⅳ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烧伤创面肠杆菌属细菌感染株的耐药性,为烧伤创面抗感染治疗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和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从住院的烧伤患者创面标本中共分离获得72株肠杆菌属细菌,主要菌种是阴沟肠杆菌(ECL)54株,占75.00%,产气肠杆菌(EAE)12株,占16.67%;ECL和EAE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98.15%;第三代头孢耐药率为35.20%~66.67%,头孢吡肟为7.41%和33.33%,1株ECL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较低;三维试验证明ECL和EAE的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5.93%和41.67%,AmpC酶阳性率为31.48%和33.33%,10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的肠杆菌属细菌主要是ECL和EAE,感染菌耐药率严重,产酶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实验室应及时向临床提供细菌产酶的信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3.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全面掌握烧伤患者创面的感染状况,调查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危险因素,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28例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烧伤患者经创面细菌培养后,阳性患者95例,阳性率74.22%;共检出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6株,占43.42%,革兰阳性球菌65株,占42.76%,真菌21株,占13.82%;随着烧伤面积的不断增大,感染发生的比例逐渐升高.结论 对烧伤患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创面病原菌状况,同时对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从而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岚  牟均  吴怡  方芳  徐静  刘新  王野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9):1401-1402
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方面,抗生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许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彻底治疗.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加,成为烧伤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但重度烧伤感染仍然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将烧伤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滥用,阻止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临床开展早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极为重要.本研究对2011年11月-2012年4月在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7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定期对烧伤患者创面进行细菌学调查与分析,以了解细菌的分布和耐药动向、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烧伤创面感染菌群分布及体外药敏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报道自1992~1995年间1130株烧伤创面感染主要菌群变化,G-杆菌对2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G+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G-杆菌占第一位(70.6%),G+球菌占第二位(27.8%),酵母样真菌占第三位且主要以念珠菌属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G-杆菌分离率的5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分离率的47%。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分离率为86%。三代的头孢菌素和单环类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活性最强。结果:烧伤感染菌的耐药性监测对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近期收治的72例烧伤患者,首先进行抗生素全身治疗,然后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结果 72例患者感染创面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愈合时间最长19天,最短7天,平均愈合时间12.5±2.8天。愈合创面平整、光滑,弹性好,获访61例,瘢痕组织不明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烧伤面积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15—2020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培养结果,根据患者烧伤面积与体表面积比例的不同,分为<10%烧伤面积占总体表面积(TBSA)、10%~49%TBSA和≥50%TBSA 3组,分析不同...  相似文献   

18.
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从住院患者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的检测及分析,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MRSA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原地区从烧伤创面每年检出的MRSA的菌数及检出率比较有逐年下降趋势,与平原地区比较MRSA的检出率明显偏低.结论高原气候对MRSA的检出有一定影响,正确处理烧伤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医院感染是防治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通常发生于烧伤48 h以后,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我院目标性监测烧伤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全面地查阅2007年1月-2010年1月全部烧伤患者病历,结合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及监控措施效果评价记录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情况进行统计总结.  相似文献   

20.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1例烧伤患者中,创面细菌培养阳性共257例,总感染率75.4%;烧伤感染在前期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多,此后,革兰阴性杆菌逐渐增多,真菌感染也开始出现;病原菌大多是条件致病菌;烧伤后4~10 d是发生感染的危险期,感染率与烧伤面积相关.结论 及时就诊、及时清创、及时留取标本供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烧伤病区保持相对无菌环境,所有的医疗性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与减少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