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瑛  李树浓  黄绍良 《现代免疫学》2002,22(5):304-307,343
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小鼠 β2 m反义核酸重组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 β2 mAN ,经过酶切、PCR鉴定 ,以及序列分析证实克隆的正确性。然后用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 ,经过RT PCR及Westernblot检测 ,观察重组质粒对细胞β2 m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同时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转染的结果。结果证明pEGFP β2 mAN已成功导入NIH3T3细胞中 ,且有效表达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梭形绿色荧光细胞 ;与同步转染的小鼠 β2 m正、反义核酸表达载体pcDNA3 β2 mSN、pcDNA3 β2 mAN的转染结果一起进行分析 ,转染pcDNA3 β2 mSN细胞的 β2 m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而转染pcD NA3 β2 mAN和pEGFP β2 mAN的细胞 β2 m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小鼠 β2 m反义核酸重组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 β2 mAN的转染结果显示 :它不但可以降低NIH3T3细胞 β2 m基因的表达 ,而且为观察脂质体转染效果提供了直观、即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登革 2型病毒E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实现登革病毒E蛋白的真核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登革 2型病毒 (NGC株 )包膜糖蛋白E基因全长片段 ,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Pcmv启动子下游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E ,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NIH3T3细胞 ,表达产物以免疫荧光、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进行分析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E ,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导入NIH3T3细胞 ,免疫荧光、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表明 ,E基因在NIH3T3细胞实现了真核表达 ,产物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6 0× 10 3。结论登革病毒E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E基因的真核表达为研究登革病毒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制登革病毒诊断试剂及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荧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和纯化荧光小鼠MSC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并转染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NGF的表达,观察β-NGF阳性的MSCs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作用。结果:荧光小鼠MSCs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且荧光不随培养时间延长和传代次数增加而衰减。重组质粒pcDNA3-β-NGF转染MSCs后β-NGF阳性率为(37.12±2.14)%,高于MSCs组[(2.36±0.62)%]和空白对照组[(1.4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β-NGF转染MSCs上清液培养的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长度[(31±3)μm]较pcDNA3转染MSCs组[(23±4)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β-NGF基因转染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产物能促进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β-NGF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的荧光小鼠MSCs能正确、稳定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β-NGF。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常规方法(同源片段的插入方向与Neo基因相同)构建载体的同时,将两条同源臂反向插入Neo基因的两侧,构建新型小鼠β2m基因替换型打靶载体β2m-pPNT,即增加3'同源臂的长度,探讨同源臂插入位置和长度变化对同源重组率的影响。方法:设计和合成引物,经PCR从小鼠β2m-pSV2△HXgpt基因组克隆分别扩增出长度为0.8kb和4.2kb的β2m基因片段,作为5'和3'同源臂,分别反向插入载体pPNT的Neo基因上游和下游,构建小鼠β2m基因替换型打靶载体β2m-pPNT。结果:经过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序列测定,证实此两条同源臂包含小鼠β2m的起始区和表达区,表明载体构建成功。结论:PCR技术是构建基因打靶载体的简单而可靠方法。增加3'同源臂的长度对研究提高胚胎干细胞基因敲除的同源重组率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小鼠N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构建小鼠 β N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稳定转染的NIH 3T3细胞系中NGF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小鼠 β NGF的成熟cDNA序列及其前导序列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中 ,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体。利用脂质体FuGENETM6方法 ,转染NIH 3T3细胞。转染后 72h ,用G4 18筛选阳性克隆并培养至 2 0d。对阳性克隆培养上清中NGF的表达用Westernblot分析并观察该上清中NGF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结果 :β NGF基因在NIH 3T3细胞中获得表达。阳性克隆培养上清能促进PC12细胞突起生长。结论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NGF构建成功 ,NGF蛋白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 ,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开展NGF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对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常压低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血红素氧合酶(HO)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对肺动脉平均压(PAMP)和肺组织匀浆碳氧血红蛋白(HbCO)含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ZnPP-Ⅸ对肺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和肺动脉TGF-β3mRNA、Ⅰ型前胶原mRNA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ZnPP-Ⅸ使低氧大鼠PAMP明显升高,肺组织匀浆CO含量明显降低;ZnPP-Ⅸ能促进TGF-β3蛋白表达和TGF-β3mRNA表达,显著促进低氧大鼠肺动脉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上调TIMP-1mRNA的表达。结论:内源性CO可能通过抑制TGF-β3mRNA和TGF-β3蛋白表达而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胶原的降解,从而对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代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小鼠植烷酸氧化酶(Phyh)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Phyh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NIH3T3细胞;使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对重组质粒pcDNA3/HA-Phyh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及蛋白定位进行分析。结果 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pcDNA3/HA-Phyh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转染实验发现,该质粒能够在NIH3T3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了带HA标签的小鼠Phyh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NIH3T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hyh的细胞内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小鼠NGE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小鼠β-N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稳定转染的NIH 3T3细胞系中NGF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小鼠β-NGF的成熟cDNA序列及其前导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体。利用脂质体FuGENET^TM6方法,转染NIH3T3细胞。转染后72h,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培养至20d。对阳性克隆培养上清中NGF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并观察该上清中NGF对PCI2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结果:β-NGF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表达。阳性克隆培养上清能促进PC12细胞突起生长。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NGF构建成功,NGF蛋白在NIH3T3细胞中表达,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开展NGF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体外对整合素β6(ITGB6)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LPA诱导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经LPA诱导,收集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TGB6 mRNA及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利用转染有TGF-β应答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片段并融合萤火虫荧光报告基因片段的转化貂肺上皮细胞(TMLC)作为TGF-β活性报告细胞检测活化的TGF-β。结果: (1) 10 μmol/L LPA诱导2 h后,ITGB6 mRNA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 10 μmol/L LPA诱导4 h后,上皮细胞表面ITGB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3) 抗αVβ6抗体可阻断LPA诱导的活化TGF-β,但不能阻断LPA诱导的ITGB6 mRNA的表达。结论: (1) LPA可诱导上皮细胞ITGB6 mRNA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2) LPA诱导的ITGB6 mRNA 表达不依赖LPA 诱导的TGF-β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含人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DAF分子的cDNA编码区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DAF,转染NIH3T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人DAF的NIH3T3细胞模型。方法:将人DAF分子的cDNA编码区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NIH3T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株。用PCR检测人DAF基因在NIH3T3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用RT-PCR、Westernblot实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别从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人补体调节蛋白分子DAF在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DAF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株,成功地表达了目的基因。PCR检测连续传代30次的NIH3T3pcDNA3-DAF细胞,结果显示人DAF基因仍稳定整合在异源细胞的染色体上,并未随着传代而丢失,为稳定的转染细胞株。结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稳定转染NIH3T3细胞株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人DAF功能和多种补体调节蛋白的协同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中Ⅲ型胶原(collagen Ⅲ)、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PIAS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FL-I细胞,5 μg/L TGF-β1诱导0 h、6 h、12 h、24 h、48 h和72 h后,RT-PCR法检测collagen 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诱导0 d、1 d、3 d和5 d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不同浓度维甲酸干预,24 h后用RT-PCR法检测collagen 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3 d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诱导后,HFL-I细胞中collagen Ⅲ和STAT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IAS3 mRNA表达明显下调,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5)。各浓度ATRA都下调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中collagen Ⅲ、STAT3 mRNA和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上调PIAS3 mRNA表达(P<0.05)。结论: ATRA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collagen Ⅲ和STAT3表达、上调PIAS3表达而起到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鼠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的空间结构,确定胚胎各个部分能否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改变。方法: 选用6~8周昆明雌鼠,体外实验分为子宫内膜培养前组、子宫内膜单纯培养组、子宫内膜全胚胎共培养组、子宫内膜卵裂球共培养组、子宫内膜透明带共培养组,各组培养2 d后收集子宫内膜行下一步检测;体内实验分为胚胎移植前组、单纯培养液移植组、全胚胎移植组、卵裂球移植组、透明带移植组及正常妊娠未干预组,移植后2 d收集子宫内膜行下一步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整合素β3和LIF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整合素β3和LIF的蛋白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子宫内膜全胚胎共培养组中子宫内膜的整合素β3 和LI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体内实验正常妊娠未干预组的整合素β3 和LI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结论: 完整胚胎可显著提升小鼠孕早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因子整合素β3 和LIF的表达,而单纯透明带或卵裂球则不能明显增加整合素β3 和LIF的表达。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需要完整胚胎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制或过表达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基因对星形胶质细胞(AS)凋亡及IL-1β和TNF-α 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AS,将干扰GRK5 表达的siRNA(GRK5-siRNA)及GRK5 的过表达质粒(pcDNA3.1-GRK5)分别转染AS,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24 h 后的细胞中GRK5 蛋白的表达;缺氧处理AS,细胞分为空白组、缺氧组、缺氧+pcDNA3.1-GRK5 组和缺氧+GRK5-siRNA 组,缺氧处理24 h 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及ROS 含量;RT-PCR检测IL-1β和TNF-α的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p53、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和p-STAT3 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转染GRK5-siRNA 的AS 中GRK5 的表达显著降低,转染pcDNA3.1-GRK5 的细胞GRK5 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与空白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凋亡率、ROS 水平及IL-1β、TNF-α、p53 和p-STAT3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缺氧组比较,缺氧+pcDNA3.1-GRK5 组细胞凋亡率、ROS 水平及IL-1β、TNF-α、p53 和p-STAT3 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缺氧+GRK5-siRNA组细胞凋亡率、ROS 水平及IL-1β、TNF-α、p53 和p-STAT3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过表达GRK5 可降低AS 凋亡和ROS 水平,下调IL-1β、TNF-α、p53 表达及STAT3 信号通路,抑制GRK5表达反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β3整合素在PD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抗β3整合素胞外域抗体封闭VSMCβ3整合素后,通过-TdR掺入、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分析及RT-PCR等方法,检测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及对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阻断β3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相互作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DGF刺激的VSMC增殖,使-TdR掺入率降低39%;在β3整合素抗体浓度为10mg/L时,PDGF引发的细胞粘附和迁移受到显著抑制(P<0.05);PDGF作用于VSMC6h,β3整合素基因表达活性达到峰值,比对照细胞高87%。结论:PDGF可显著诱导β3整合素在VSMC中表达;β3整合素与ECM蛋白相互作用在PDGF促VSMC粘附、迁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探索bcl-2基因反义核酸(bcl-2ASODN)是否能提高三氧化二砷(As2O3)对NB4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反义核酸、砷剂单独以及反义核酸、砷剂联合培养NB4细胞的生物效应和凋亡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测定NB4细胞的DNA和Bcl-2蛋白的变化。结果:As2O3(0.25μmol/L)+bcl-2ASODN(10.0μmol/L)联合诱导NB4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强于单用As2O3(0.25μmol/L)或bcl-2ASODN(10.0μmol/L)(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联合用药Bcl-2蛋白表达亦明显少于反义核酸、砷剂单独给药组(P<0.01)。结论:bcl-2基因反义核酸能明显提高和显著增强As2O3对NB4白血病细胞的致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小鼠肿瘤/睾丸抗原Biot2对小鼠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Biot2,由脂质体包裹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筛选和鉴定Biot2表达阳性细胞克隆,研究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Biot2,并稳定转染于NIH3T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转染了Biot2cDNA的NIH3T3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增快。结论:成功地建立稳定转染小鼠新基因Biot2的NIH3T3细胞克隆;Biot2基因能影响细胞增殖的调节,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s)信号级联在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倍美力为阳性对照药,对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灌服高、中、低剂量的左归丸混悬液,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改良钙钴染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化结节,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结合因子α1(Cbfα1)和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TGF-β1、Smad4和Smad2 mRNA表达。结果:左归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其中以低剂量且体积分数为15%作用48 h后对MC3T3-E1的促增殖作用最大;左归丸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ALP表达,增强细胞基质钙化,提高Cbfα1和ColⅠ蛋白分泌,上调TGF-β1、Smad4和Smad2 mRNA表达;加入ERK1/2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后,MC3T3-E1细胞增殖降低,ALP表达下降,细胞基质钙化减弱,Cbfα1和ColⅠ蛋白分泌降低,Smad4和Smad2 mRNA表达下调,TGF-β1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干预ERK/TGF-β/Smads信号级联而调控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这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转染Foxp3至哮喘小鼠脾淋巴细胞,探讨Foxp3表达对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制作哮喘小鼠模型,收集培养脾脏淋巴细胞;使用电穿孔法转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oxp3至脾脏淋巴细胞,并设转染空质粒组和对照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p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CD4+CD25+ Treg细胞/CD4+细胞比例;MTT法检测转染后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检测脾淋巴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 转染组Foxp3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转染Foxp3后CD4+CD25+ Treg细胞/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转染pcDNA3.1(-)-Foxp3质粒明显抑制了脾淋巴细胞增殖;转染组细胞上清中IL-4和IFN-γ含量低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结论: 转染pcDNA3.1(-)-Foxp3至哮喘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得到有效表达。Foxp3的高表达能增加CD4+CD25+ T细胞的数量,抑制哮喘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Th1和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HMGA1基因转染诱导NIH3T3细胞恶性转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稳定转染外源HMGA1基因的NIH3T3细胞,探讨HMGA1基因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MGA1稳定转染NH3T3细胞,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RT-PCR法及基因测序技术,确定外源HMGA1基因在阳性细胞克隆转录水平的表达;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及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判断转染细胞的非锚定依赖性生长能力;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FasL mRNA表达。结果: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MGA1基因的NIH3T3细胞克隆,与对照细胞相比稳定转染HMGA1基因,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在软琼脂中形成细胞集落,并表达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FasL mRNA。结论:HMGA1基因转染可诱导正常NIH3T3细胞恶性转化,并参与调控免疫抑制因子mRNA表达,揭示HMGA1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20.
Smad7过度表达抑制3T3细胞增殖和TGF-β1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Smad7过度表达对TGF β1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对 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将Smad7质粒 ,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NIH3T3细胞 ,应用RT PCR方法鉴定转染结果和检测TGF β1mRNA的表达 ,以及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GF β1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观察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Smad7后 ,NIH3T3细胞中TGF β1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5 ) ,TGF β1蛋白的表达下降 ,细胞增殖明显减缓 (P <0 0 5 )。提示Smad7过度表达能够抑制 3T3细胞的增殖和TGF β1基因的表达 ,可以通过阻断TGF β细胞内信号传导来调控TGF β1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