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虑障碍是现今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尽管目前有众多治疗方法用于改善焦虑障碍,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但仍约有25%患者治疗无效[2]。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脑内存在紊乱的神经回路或异常的皮层兴奋区域[3],调节这些神经回路或皮层兴奋性成为治疗焦虑障碍的关键。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促进皮层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改变皮层兴奋性,并调节突触可塑性,以改变脑内紊乱的神经连接[4]。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的患者常可出现情感失禁。情感失禁的核心症状是不受控制的情感爆发,表现为不恰当、过多的发笑或哭泣。脑卒中后情感失禁发生率为15%~34%综合多数临床研究结果,提示与前额叶皮层—脑干—小脑系统损害有关。在神经生化方面,与5-羟色胺能系统损害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对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有良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近年来,其非运动症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嗅觉障碍发生率高,出现于病程早期,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脑内多巴胺能、乙酰胆碱及5-羟色胺水平的变化,嗅觉皮层内α-突触核蛋白及Tau蛋白的异常沉积,嗅球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神经免疫炎性反应水平的升高及其他多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发生。本文从神经生化、神经病理、神经免疫炎性反应机制及其他因素等方面对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焦虑障碍是现今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尽管目前有众多治疗方法用于改善焦虑障碍,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但仍约有25%患者治疗无效~([2])。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脑内存在紊乱的神经回路或异常的皮层兴奋区域~([3]),调节这些神经回路或皮层兴奋性成为治疗焦虑障碍的关键。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胚胎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的自主分化特性。观察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和海马神经干细胞特性的异同。方法 从人胚胎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分别分离提出神经干细胞,经无血清体外培养、扩增,形成神经球。神经球贴壁进行不加诱导剂的自主分化。采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分裂增生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的自主分化能力,比较额叶皮层和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 从人胚胎额叶皮层和海马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倍增时间为3.9d,海马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倍增时间为3.2d。细胞贴壁分化后出现Nestin、GFAP、Tuj-1表达阳性的细胞。皮层和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产生的Tuj-1阳性细胞分别是40.7%和19.3%;皮层和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产生的GFAP阳性细胞分别是59.3%和80.7%。结论 分离培养的额叶皮层和海马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可以向神经元、胶质细胞分化。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倍增时问、自主分化特点和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比率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巴金森氏病有某些认识机能缺损包括:记忆、感知及精神运动速度障碍;但引起这些机能障碍的病变部位则尚不知。Albert认为脑干和基底节既是引起本病运动症状,也是引起神经心理障碍的部位,并称其为“皮层下痴呆”。动物实验也支持此看法。然而,本病神经病理研究表明:痴呆  相似文献   

7.
新近研究发现脑内存在黑质-中间皮层多巴胺能投射系统,病变时可引起以行为、情感、言语异常为主的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多巴胺能激动剂溴隐亭对本症有显著疗效。本文从解剖生理、动物实验、临床应用诸方面综述了其作用机制及疗效。  相似文献   

8.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指动静脉直接交通在硬膜及其附属的大脑镰或小脑幕的脑血管畸形,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其中一类是直接或逆行充盈皮层静脉即BordenⅡ型或Ⅲ型[1-2],引起皮层静脉引流区域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年死亡率为10.4%,年出血率为8.1%,非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年发生率为6.9%[3].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障碍,已知的年龄(≥65岁)、男性、 肥胖、气道解剖异常等均可增加 OSAHS 的发生,但是 OSAHS 致认知行为损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 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与 OSAHS 认知行为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前额叶皮层中 的特异性损害可以作为早期生物标志物。OSAHS 的病理变化与前额叶皮层损伤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 环,促进 OSAHS 认知行为损害的进展。通过神经电生理及神经成像学技术可以发现前额叶皮层临床前 期及临床期分子水平及微细结构的改变。现综述了近年来 OSAHS 认知行为损害中前额叶皮层作用机 制和检测方法的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更有效的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168例进行测评,并且在脑卒中的不同病变性质之间、病灶部位之间以及病灶大小之间进行神经心理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脑卒中组SAS焦虑状态总分、SDS总分以及精神情感症状、躯体化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紧张、强迫、睡眠障碍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脑卒中组内左半球病变、皮层病变、多发病灶、大病灶和大脑前部受损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程度比右半球病变、皮层下病变、单发病灶、小病灶和大脑后部受损者重(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且有较多的心身症状;急性脑卒中患者有神经心理学改变,且神经心理学改变与病变性质、部位、数量和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eynert核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大鼠脑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μL Aβ1-40(10μg/μL)在立体定向仪下注入大鼠右侧Meynert核,分别于1、4周时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中NGF、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Aβ1-40注射1周后,实验组出现学习记忆障碍,呈渐进性加重,4周时更为显著。在Meynert核及其周边、海马区和额、顶部皮层区,对照组有少量NGF、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染色较浅;而实验组在1周时,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4周时实验组NGF、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表达数量显著增加,以海马区最为显著,皮层区次之。结论:皮层和海马至基底前脑神经元的NGF、BDNF运输障碍,使基底前脑的神经元缺乏神经营养,致神经元变性及死亡,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lzlaeimer disease,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人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合并偏头痛的可能性。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为偏头痛、记忆力减退和情感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MRI、皮肤活检电镜检查。结果患者有家族性偏头痛史,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IMRI显示多发性腔隙梗死、白质疏松;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增厚,血管平滑肌嗜锇颗粒阳性。结论中国人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也有可能伴有偏头痛。皮肤活检的血管变化与脑动脉病的关系尚不明。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福建省神经病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4年9月18-2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讲座,并将围绕神经病学在脑血管病、神经介入、神经影像、癫、认知障碍、肌肉病和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神经变性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神经康复、情感障碍、头痛、睡眠障碍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重点学术活动,也是展示我国神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次会议将围绕神经病学在脑血管病、神经介入、神经影像学、癫、认知功能障碍、肌肉病和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变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神经康复、神经内科范畴的情感障碍、头痛、睡眠障碍,以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各个方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  相似文献   

15.
皮层下脑血管病后言语障碍和记忆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皮层下脑血管病后的言语和记忆障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了解皮层下结构病损对语言、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6例皮层下脑血管病损恢复患者进行神经语言学及记忆研究。结果25例(38.9%)出现皮层下失语综合征。左侧病损(L)组及右侧病损(R)组的记忆商(MQ)较对照组MQ低,L组低于R组。两侧失语症(A)组MQ均低于非失语症(NA)组。结论语言和记忆心理过程相互交叉支持。两组皮层下结构病损均可导致语言及记忆障碍,以左侧更甚。视空记忆需两侧皮层下结构支持。左侧皮层下结构对语言及语言记忆的支持作用具有优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在情感处理时眶额叶皮层的功能连接偏离,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对25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组在执行面貌一致性任务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 和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背侧前扣带回皮层、楔前叶、小脑与眶额叶的活动连接减少;抑郁症患者的眶额叶皮层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右额叶岛盖部、左运动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比健康对照组有所增加.结论 眶额叶皮层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眶额叶皮层连接的失衡似乎代表加工偏离的神经机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楔前叶和扣带回的连接解离活动与眶额叶皮层的自我架构规则的问题相关,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到眶额叶的连接增加可能代表更高消极刺激的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伴发于多种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中。许多临床和实验室证据都表明,脑缺血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而额叶在人脑认知功能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额叶相关神经认知功能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知觉、注意、言语、记忆以及思维等高级皮层机能方面。本文就缺血性脑损伤与额叶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基础及临床研究做一综述,期望为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表观遗传负性调节因子,在杏仁核、海马和皮层等部位广泛表达。激活后的HDAC3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负性调控认知和记忆的形成。本文对HDAC3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HDAC3抑制剂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精神运动性癫痫是以发作性运动障碍伴精神异常为其临床特点,因发作时多伴有高级复杂脑功能障碍,按照癫痫的国际分类法又称之为复杂性部分发作。Renolds所下的定义为:其发作伴有一个或多个皮层区域高级活动功能的障碍及意识障碍,即发作伴有认识的、情感的或精神感觉的症状、自动症或复合症状。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问题.方法 选取1999年1月~2005年1月住院病人中明确诊断为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共101例,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1例脑卒中患者伴发精神障碍101例,占31.46%.精神障碍发生率依次为情感障碍、脑衰弱综合征、意识障碍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痴呆状态、狂躁状态.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与精神障碍有一定关系.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情感障碍和脑衰弱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痴呆状态、狂躁状态以皮层病变发病率高,其余精神症状以皮层下病变发病率高.结论 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发病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辅以适当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