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微循环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
动脉化静脉皮瓣微循环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化静脉皮瓣是晚近皮瓣移植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皮瓣,其有着独特的诱人之处,但由于其成活机制未明,因此有必要深化此项研究。本实验采用显微电视系统直接通过兔耳透明窗对皮瓣微血管进行动态观察,探讨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早期微循环变化的规律。材料与方法选用新西兰...  相似文献   

3.
静脉瘀血对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静脉瘀血对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动脉皮瓣,B组为静脉动脉化皮瓣,C组为静脉阏血的静脉化皮瓣,每组各10只。术后30分钟,1,2,3,4,5小时分别应用显微电视系统通过耳窗对各组皮瓣微循环进行动态观察,7天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静脉瘀血的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血流缓慢,微血栓逐渐增多,皮瓣成活率低。结论 静脉瘀血可破坏静脉动脉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静脉瘀血对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动脉皮瓣,B组为静脉动脉化皮瓣,C组为静脉瘀血的静脉动脉化皮瓣,每组各10只。术后30分钟,1,2,3,4,5小时分别应用显微电视系统通过耳窗对各组皮瓣微循环进行动态观察,7天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结果静脉瘀血的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血流缓慢,微血栓逐渐增多,皮瓣成活率低。结论静脉瘀血可破坏静脉动脉化皮瓣静脉系统的代偿机制,影响皮瓣血液灌流,从而导致皮瓣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静脉瘀血对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A、B、C 3组,A 组为动脉皮瓣,B 组为静脉动脉化皮瓣,C 组为静脉瘀血的静脉动脉化皮瓣,每组各10只。术后30分钟,1,2,3,4,5小时分别应用显微电视系统通过耳窗对各组皮瓣微循环进行动态观察,7天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结果静脉瘀血的静脉动脉化皮瓣微循环血流缓慢,微血栓逐渐增多,皮瓣成活率低。结论静脉瘀血可破坏静脉动脉化皮瓣静脉系统的代偿机制,影响皮瓣血液灌流,从而导致皮瓣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单纯静脉皮瓣和静脉动脉化皮瓣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兔耳背侧带中央动、静脉和前边缘静脉的岛状皮瓣,分别制成单纯静脉皮瓣和静脉动脉化皮瓣,并分为直接缝合组和半透膜隔离组,与传统皮瓣进行对照研究,探讨3种皮瓣血液灌流特点及对受区基底床依赖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完全依靠血管蒂营养的传统皮瓣和静脉动脉化皮瓣均可存活,而单纯静脉皮瓣则不能存活。单纯静脉皮瓣处于一种低灌流的濒临坏死状态,而受区基底的血运及受区与皮瓣间血管重建的速度在皮瓣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微元生物活性纤维对动脉化静脉瓣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微元生物活性纤维组(n=10),B组为对照组(n=10),应用显微电视系统直接观察兔耳透明窗的方法,在放大1000倍条件下研究动脉化静脉皮瓣微循环血流。结果 微元生物活性纤维组微循环血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微元生物活性纤维可改善动脉化静脉皮瓣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动脉化静脉皮瓣坏死原因的探讨及皮瓣改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动脉化静脉皮瓣,发现术后早期皮瓣微血管绝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原因与静脉短路循环,高压高氧动脉血损伤微血管内上以细胞以及微血栓形成等有关。72小时后微血管灌流明显改善,根据皮肤扩张器能增组织血管密度,以及静脉内皮细胞对动脉血流需逐渐适应的特点,对皮瓣进行改造后,其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动脉化静脉皮瓣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红外线烤灯于兔耳透明窗内动脉化静脉皮瓣局部加温,观察加温前及皮温升到28℃、32℃、35℃、40℃、45℃时微循环变化情况,可见对皮瓣有明显作用,随着皮温升高起到加速血流、扩张血管及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但超过40℃到达45℃时则出现凝血倾向、血管开放数减少。经图象分析及统计学处理发现皮温在32-40℃范围内均可使皮瓣处于较好的微循环状态,而其中35℃左右最佳。  相似文献   

10.
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兔耳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观察皮瓣的成活过程,探讨其成活机制。方法:实验采用30只兔56侧耳随机分为4组。观察方法包括肉眼观察、荧光素试验、X线造影、透明标本、血气分析、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结果:实验组成活22/26,对照1组成活5/10,对照2组成活4/10,对照3组成活10/10。实验组与对照1、2组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而与对照3组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结论:实验结果肯定了兔耳动脉化静脉皮瓣能够成活。并证明动脉化静脉灌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机理及静脉回流对皮瓣成活的影响,选用健康家兔3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三个对照组:①实验组,切断中央动脉、静脉及神经,将中央动脉近心端与中央静脉远心端吻合,保留前、后边缘静脉;②对照1组,保留中央静脉及前、后边缘静脉,结扎并切断中央动脉;③对照2组,结扎后边缘静脉,其余同实验组;④对照组3组,切断中央动脉、静脉,重新吻合中央动脉,保留前、后边缘静脉。以兔耳动脉化静脉皮瓣为模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maintenance of venous circulation alone may support a small flap with no direct arterial inflow.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venous flap has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microsurge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haemodynamics within a pedicled venous flap in rabbi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composite graft. Pedicled venous flaps and composite grafts were raised from the abdominal walls of 30 adult New Zealand rabbits. Flap survival was measured and recorded and blood flow studies with microspheres were done for seven days. The viability of the pedicled venous flaps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mposite grafts. At two weeks 24 of the venous flaps (80%) showed more than 75% surviving, but 29 (97%) of the composite grafts had less than 25% surviv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lood flow through a patent vein maintained in a venous skin flap can provide enough nutrients for the flap to survive during the initial three days until neovascularisation. The venous flap receives more blood flow than a composite graft. We conclude that a venous flap depends on blood supply from the axial vein in addition to neovascularisation to maintain its survival.  相似文献   

13.
移植皮瓣的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对皮瓣微循环状态的研究,判定对移植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显微放大技术,直接观察皮瓣在动脉阻断后,静脉栓塞后皮瓣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并观察药物对皮瓣循环的影响。结果:皮瓣对动脉阻断耐受时间为5~6小时,静脉阻断耐受时间更短,某些药物有增加微血管开放数,扩大微血管口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结论:改善微循环状态能有效地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游离皮瓣缺血耐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邝勇  王标  李江 《中国美容医学》2001,10(6):464-465
目的:研究游离皮瓣的缺血耐受极限,为减少皮瓣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家猪10只,制作颞部。肩胛、胸三角及下腹部血管蒂皮瓣,阻断血管蒂、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实验组均出现部分或全部坏死,对照组均成活良好,结论:游离皮瓣有一相应缺血耐受极限,如超出此时间,必将出现皮瓣不可逆转并发症甚至坏死。  相似文献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经大鼠腹腔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观察其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GSH影响皮瓣成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200~250gSD大鼠20只,于背部双侧肩胛下角连线设计制备面积为8cm×2cm随意皮瓣,原位回植。随机分成两组(n=10),实验组于皮瓣术后即刻及1、2d,腹腔注射GSH(25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d测定皮瓣成活率,取大鼠皮瓣中轴距蒂部3cm处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对皮瓣远、中及近段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7d,实验组皮瓣成活率为56.77%±10.67%,高于对照组的40.16%±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OD含量为306.06±84.87U/mgprot,高于对照组的224.79±27.12U/mgprot;而MDA含量为3.835±0.457nmol/mgprot,低于对照组的6.127±0.837nmol/mgpro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近、中及远段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其血管、成纤维细胞、毛囊及附属腺体增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注射GSH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有明显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吻合血管逆行皮瓣静脉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吻合1条伴行静脉的逆行血供游离皮瓣成活情况,探讨静脉回流机制和静脉压随时间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10个皮瓣,血管吻合前,每只兔分别制备以胫后动脉为轴的逆行游离皮瓣2个。测量三组兔胫后血管外径。A组吻合2条伴行静脉,B、C组吻合1条伴行静脉。A、B组分别行兔胫后静脉术前、术后即刻、30 m in、1 h和2 h的静脉压测定;术后观察B组皮瓣的成活情况;C组行伴行静脉造影观察,于注射完毕即刻、30 m in和1 h观察造影剂的流动情况;组织学观察B组蒂部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实验兔胫后动脉直径为8.0±0.3 mm,伴行静脉11.0±0.5 mm。B组10个皮瓣,除2个撕脱、感染坏死外,余均成活。B组术后即刻和30 m in静脉压为2.56±0.84和3.08±0.97 kPa,与术前1.81±0.63 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后趋于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皮瓣的静脉压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注射造影剂1 h后基本回流入肢体近端。结论吻合1条伴行静脉逆行血供游离皮瓣的静脉回流可保证回流循环。静脉血直接通过失效的瓣膜是逆行血供游离皮瓣静脉回流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浅静脉干在皮瓣成活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在局部皮瓣成活中的作用。 方法 :在猪的大腿及腹部设计蒂在近端的长宽比为 4:1的局部皮瓣 (2 0× 5 cm) ,按静脉干的处理不同分三组 : 组包含浅静脉干及其周围组织 , 组将浅静脉干在皮瓣蒂部栓塞 , 组将浅静脉干及其周围 0 .5 cm内的软组织结扎切断。术后即刻 ,2 4h,48h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皮瓣蒂部 ,中部 ,远端的微循环血流情况 ,7天观察各组皮瓣成活情况 ,术后 7天切取 、 组皮瓣 ,自蒂部用 10 %硫酸钡钡餐乳剂行静脉干逆行造影。 结果 : 、 组间蒂部不同时期微循环血流灌注速率 ,峰值均数比较无显著差别 (P>0 .0 5 )。 结论 :局部皮瓣带上浅静脉干不仅可以通过其本身的滋养系统为皮瓣提供部分血供 ,同时其与周围组织的广泛联系亦有助于皮瓣的引流 ,尤其是浅静脉干的引流作用更重要 ,实验中未发现有静脉血倒灌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8.
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3月,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7~46岁。受伤原因:挤压伤6例,车床切削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缺损范围3.0cm&#215;2.0cm~6.0cm&#215;3.5cm。均采用同侧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静脉近心端分别与手指动、静脉吻合。切取皮瓣范围3.0cm&#215;2.5cm~7.0cm&#215;4.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肤质地、厚薄均满意,仅1例表皮坏死者出现部分色素沉着。皮瓣均无硬化、挛缩和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4指。结论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目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