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喜萍  韩艺辉  范艳慧 《临床荟萃》2006,21(21):1568-156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电图常有ST段和T波的改变。根据患者发病时心电图ST段抬高与否,可将ACS分为ST段抬高的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两类。而ST段抬高ACS又分为ST段持续抬高和一过性ST段抬高的ACS。持续ST段抬高是指ST段抬高(肢体导联≥1mm,胸部导联≥2mm)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此类患者绝大部分发展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临床上多见。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又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顾晖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15-21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护1心电图1.1典型的心电图改变1.1.1缺血型T波改变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高耸,双支对称,波形变窄。在V1~V6导联,高耸的T波可高于QRS波。1.1.2损伤型ST段移位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移位通常表现为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有时亦表现为严重的ST段压低,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ST段升高0.1~1 mV不等,同时伴有对侧ST段下降。损伤型ST段移位是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心电图特征。1.1.3坏死型Q波急性心肌梗死的坏死型Q波深度大于同一导联R波的1/4,宽度≥0.04 s。1.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规律动态观察心电…  相似文献   

4.
孙玉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34-243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及意义。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仅有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13例,ST段广泛压低25例,出现异常高尖不对称T波7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5例,其他表现8例。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再灌注治疗后ST段恢复的不同测量方法及早期T波倒置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临床的预测价值.以期更简便快速识别高危患者。方法 268例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观察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h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及ST段抬高总和以及与术前比较ST段恢复百分比,动态观察心电图,记录T波倒置的时间点,观察住院期间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再梗死、心衰、反复缺血发作、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术后1h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是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最强的预测因子,术后1hST段抬高总和对预测住院期间死亡有较高价值。T波倒置时间及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均是预测死亡独立的因素。进一步强调尽快开通血管的重要性。结论 术后1h单导联ST段抬高峰值简单且直观,不需计算,结合T波倒置时间,共同预测临床预后,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心痛胶囊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抬高及其抬高超过0.2mV的时间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Ⅱ导联ST段和T波变化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消心痛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大鼠缺血心肌的改善作用,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消心痛胶囊组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抬高值(P均<0.05);并使ST段和T波抬高超过0.2mV的时间缩短、发生率减少(P均<0.05);高剂量消心痛组与地奥心血康组作用接近。高剂量消心痛胶囊组在lmin时间段即能明显降低垂体后叶素所致的ST段和T波抬高(P均<0.01)。结论:消心痛胶囊有良好抗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这可能与其扩张冠状动脉(冠脉),增强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及调整机体平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凯  谢颖坤  肖玲 《临床荟萃》2005,20(11):648-648
患者,男,62岁。自述近来频繁发作心绞痛,持续数分钟,痛时大汗淋漓,能自动缓解。平静卧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T波普遍低平)。动态心电图示:T波持续低平,并于06:22时至06:32时记录一次典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06:22:40时T波由低平变为直立(T波正常化),06:23时出现ST段抬高,至06:25:56时出现单向曲线,此时CM-V5ST段抬高达1.0mV,此后至06:29时ST段继续抬高,最高达3.4mV。整个闭塞期(ST段抬高至抬高极期)历时6分48秒,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共计27次,其中单发20次,成对2次,短阵室速1阵次(见图1);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共计17次,  相似文献   

8.
对十二导动态心电图多型Brugada波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4岁.以发作性头晕就诊,无高血压病史.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65次/min,P-R间期180 ms,QRS 114ms.体格检查t BP:125/70mmHg,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血生化均未见异常.图A:窦性P波规律出现,HR 78次/min,V1~V3导联ST段抬高0.1~0.3 mV,V2导联J波增大,ST段呈下斜型抬高达0.3 mV,T波倒置.图B:窦性P波规律出现,HR 55次/min,V1~V3导联ST段抬高0.1 mV,V2导联ST段呈马鞍型抬高,V1导联T波正负双向.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Brugada波(Ⅰ型、Ⅱ型).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过去的数十年 ,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认识和治疗已发生显著变化。目前认为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只是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也有称之为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的一部分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Q波 MI和 Q波 MI。表现为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机化 ,心电图改变包括 ST段抬高的 MI、ST段下移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Q波 MI)和无诊断意义的 ST段及 T波变化异常。有 ST段抬高的大多数患者将发展为 Q波型 MI,仅小部分伴有休息时缺血性胸部不适 ,且无 ST段抬高的患者可能发展为 …  相似文献   

10.
王倩  祝晓鸥  刘薇  王金丽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73-2374
患者 男,58岁。2010年1月28日于我院健康体检,心电图如图1所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2010年8月31日再次体检心电图,如图2所示:V1~V3导联J点抬高,V1导联ST段呈下斜形抬高,伴随T波倒置,V2导联ST段呈“鞍马形”抬高,提示:窦性心律,2型Brugada波。  相似文献   

11.
吴磊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85-1686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特点,讨论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将126例ERS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并分析,对其诊断指标进行归纳。【结果】ERS的心电图特点有:J点的抬高和ST段的弓背向下型抬高,尤其在V2~V5导联最明显,并可持续数天、数月甚至数年都无变化,抬高的ST段在运动后可降至等电位线上,在ST段抬高的导联中,T波可呈对称性增高,另有部分患者在运动或过度换气后出现T波倒置。【结论】ERS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一般无需治疗,但是应注意与病理性改变的心电图鉴别。  相似文献   

12.
王向阳 《临床医学》2013,33(1):42-4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50例,对其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U波倒置、R波增高和S波降低、异常Q波的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U波倒置、R波增高和S波降低、异常Q波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异性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继续推广应用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陈绮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447-2449
[摘要]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左心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收集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PCI术,并完成6个月随访内容的病人50例,PCI术前、术后1小时、术后24小时内各测一次心电图。按术后1小时ST段是否回落>50%和24小时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两组。术后1小时ST段回落>50%组35例,<50%组15例,术后24小时T波倒置组36例,未倒置组14例。随访6个月,分别于1个月和6个月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结果:1个月时ST段早期回落组和T波早期倒置组LVEF,E m/Am值分别高于ST段未回落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而LVD无明显差异(P>0.05)。6 个月时ST段早期回落组和T波早期倒置组LVEF,Em/Am值均高于ST段未回落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ST段早期回落组和T波早期倒置组LVD值小于ST段未回落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急诊PCI术后1小时内ST段早期回落和24小时T波早期倒置是反映左心功能恢复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心电图诊断一般是依靠出现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及T波改变。Schamroth根据心肌梗塞的电病理学改变将其分为三个重要时期:超急性损伤期一早期、充分进展期和慢眭稳定期。早期的心电图改变包括:斜升ST段(即J点上移)、巨大高耸的T波和R波而无Q波。据此标准,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早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变化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及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病理性ST—T改变的鉴别。方法对4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以男性多见(82.97%)。ST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87.23%),大多伴J波(89.36%),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临床无需治疗。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超急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相似文献   

16.
包敏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594-8595
众所周知,心电图检查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急诊科、心脏内外科、老年科等),尤其是心脏内科及正常健康人的常规体检,ST段是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的连段,相当于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多为一等电线。现就心电图ST段抬高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用尿激酶溶栓后2h内抬高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ST段回落与早期(24h内)T波倒置、酶峰前移的相关性及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00例,在发病12h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计算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者,24h内T波倒置者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前移、左室功能改善好。而溶栓治疗2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小于50%,24h内T波未倒置者多、CK—MB峰值后移、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大于50%可作为心肌血供恢复的主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PCI后ST段和T波演变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演变与左心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收集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并完成6个月随访内容的患者50例,PCI术前、术后1h、术后24h内各测一次心电图。按术后1hST段回落是否≥50%和24h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4组。术后1hST段回落≥50%组35例,<50%组15例,术后24hT波倒置组36例,未倒置组14例。随访6个月,分别于1个月和6个月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结果:1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Em/Am值分别高于ST段回落<50%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而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D)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LVEF,Em/Am值均高于ST段回落<50%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ST段早期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LVD值小于ST段回落<50%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急诊PCI术后1h内ST段回落和24hT波倒置是反映左心功能恢复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第9讲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AMI)和Q波AMI.心电图改变有ST段抬高的大多数病人将发展为Q波型心肌梗死,仅小部分伴有休息时缺血性胸部不适,且无ST段抬高的病人可能发展为Q波型心梗,而大多数病人最终诊断为非Q波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陈××,女,50岁。因间歇性前胸痛伴肢体麻木二天,于1990年2月19日急诊入院。心电图报告: 第一次心电图(图一): Ⅱ、Ⅲ、aVF呈qR型,ST段抬高2~4.5mm,T波直立;Ⅰ、aVL的ST段压低2~3mm,aVL的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左胸导联V_2~V_5的ST段轻度上斜型压低,惜未作右胸导联。诊断:早期(或超急性期)下壁心肌梗塞。第二次心电图(图2):Ⅱ、Ⅲ、aVF显示病理性Q波,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