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泽泻为常用中药,目前我国的商品泽泻主要有"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中国药典》曾分别收载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和泽泻A.orientale作为泽泻药材的基原。不同商品泽泻的原植物是否相同、是哪种,是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不同商品泽泻的植物来源,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泽泻来源项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作者对古代本草文献中泽泻的原植物形态、分布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到产地进行原植物调查,收集代表性原植物的花、果实与泽泻和东方泽泻的分类特征进行比较;对不同产地的典型药材进行性状比较;对3个主产区8个种植区域的39份泽泻叶片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泽泻和东方泽泻在花、果实等植物形态特征上的差别及ITS2序列中第247位的碱基差异(A/T),可对不同产地泽泻的原植物进行区分。商品"建泽泻"的主要原植物为东方泽泻,"川泽泻"和"广泽泻"的主要原植物为泽泻。经过本草考证、植物形态特征对比及DNA条形码鉴定并结合目前商品泽泻的实际情况,建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泽泻的来源项修订为"泽泻科植物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 Juzep.或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的干燥块茎"。  相似文献   

2.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il(Sam.)Juzep.的干燥块茎,主要有建泽泻、江泽泻、川泽泻三大类,以产于福建建瓯、建阳及江西广昌等地的"建泽泻"为地道产品[1].泽泻所含的泽泻醇A24-乙酸酯和泽泻醇B23-乙酸酯为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其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2].  相似文献   

3.
顾云龙  李兆健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37-141
查阅泽泻相关的历代本草文献,总结泽泻功用的本草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随着认识的深入,加之大量的临床实践,泽泻的"补益"功效逐渐退出主流学说.现用泽泻与古代泽泻在植物来源上基本相同,其古今功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一致性.泽泻具有抗结石、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压、护肝、抗凝、抗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及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泽泻利水通淋,且能补阴分之不足,还是不足以补阴.引以诸多古人云:解疑了泽泻"补阴"之说.泽泻的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丽萍  王少云  侯准  桑立红 《中草药》2006,37(5):777-778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除去须根及粗皮的干燥块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中国药典》各版中也均有收载.泽泻具有利尿、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文献报道,泽泻醇是泽泻利尿和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之一.由于23-乙酰泽泻醇B(23-acetyl alisol B)的量在泽泻中较高,故近几年有文献将其作为控制泽泻质量的指标性成分,文献报道的23-乙酰泽泻醇B的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后者多采用紫外末端吸收检测,紫外末端吸收作为检测方法时基线难平衡,测定中干扰大.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为质量通用型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可进行梯度洗脱等优点,本实验建立了HPLC-ELSD法测定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泽泻的质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批泽泻药材与30批泽泻饮片进行测定,分别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8个萜类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泽泻特征图谱中呈现3个主要特征峰,以23-乙酰泽泻醇B(S)为参照物峰,泽泻烯醇和泽泻醇B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5,0.77。利用泽泻醇B与23-乙酰泽泻醇B的峰面积及其比值可以区分泽泻的产地。含量测定及PCA和PLS-DA结果表明,泽泻样品按产地可明显分成"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湖北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3类。不同产地泽泻中各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泽泻醇A和24-乙酰泽泻醇A在"广泽泻"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和"川泽泻"(P<0.000 1);"川泽泻"中泽泻醇B、泽泻醇C等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P<0.000 1)。该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泽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但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基本一致。研究结果阐明了泽泻的产地差异及其成分特征,可为泽泻药材、饮片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泽泻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泽泻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产地和品种.方法 系统查阅古今中医药典及有关文献.结果 古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药用泽泻品种与现代文献基本相符.结论 川泽泻为古文献中记载的汉中泽泻,药典收载的泽泻品种为古文献中的东方泽泻.  相似文献   

8.
加味泽泻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泽泻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主动脉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瘀阻"、"痰凝"、"湿结"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加味泽泻汤高剂量组和加味泽泻汤低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证动物模型,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盐水、高剂量加味泽泻汤和低剂量加味泽泻汤灌胃,全功能自动化分析仪分析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扫描电镜下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主动脉血管内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经高剂量加味泽泻汤治疗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电镜下观察已遭损伤的血管内皮得以修复。结论:加味泽泻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调节作用,对受损血管内皮的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泽泻种子的健康度,比较不同杀菌剂对泽泻种子的消毒效果。〖HT5"H〗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对泽泻种子表面和内部进行带菌检测;通过平皿培养法观察药剂拌种的消毒效果。〖HT5"H〗结果与结论:泽泻种子表面的孢子负荷量为0.3%~3.0%,两产地之间无明显的区别;种子内部带菌率为1%~60%,两产地之间差异显著;种子内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青霉属(Penicillius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p.),三种真菌分离频率总和超过90%;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对泽泻带菌种子都有一定的消毒效果,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泽泻为最常用中药材之一 ,早在《名医别录》中记载 ,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泽泻与现在所用的泽泻基本相同 ;主产福建、四川、江西 ;药材泽泻药用部位有块茎、叶和果实 ;分春、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主要有炒、清蒸、酒制、盐制等。2 0 0 0版药典收载泽泻来源于泽泻科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高血脂、痰饮眩晕及淋浊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泻有抑制动脉硬化、降血脂、利尿、降血压、抗脂肪肝等作用。泽泻化学成分以萜类为主 ,含多种四环三萜、倍半萜、二萜化合物等。本文综述泽泻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1.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 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建泽泻"和"川泽泻",是人们公认的地道药材。泽泻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为其降血脂的活性部位,故质量评价一般均采用三萜类化合物作为其指标性成分。药用泽泻有生泽泻、盐泽泻、麸炙泽泻3个主要品种。《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泽泻有明显的利尿,抑制肾结石形成,降血压,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抗肾炎活性和调节免疫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泽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泽泻系泽泻科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兼用植物.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的功效.其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和尿血等.现代研究表明:泽泻通过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降低血浆黏度、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起到延缓衰老,防病延年的目的;同时泽泻还具有利尿、解痉、保肝、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牡蛎泽泻散首出《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方中药物组成独具巧思,是仲景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上尤其注重通过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治疗慢性肾病出现的顽固性水肿。通过剖析牡蛎泽泻散的用药配伍,结合现代临床常见的慢性肾病对牡蛎泽泻散的临床疗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 (Sam.) Juzep.的块茎,是一味常用中药,历代泽泻入煎剂都有不同方法炮制。近年来,中医临床上多用生品,炮制入药者不多,且各种炮制不统一,有清炒、盐炙、麸炒、土炒等方法。为探讨泽泻的最佳炮制方法,本文对泽泻的生品、不同方法炮制品的水溶性煎出物做了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泽泻汤对小鼠血压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泽泻汤对正常小鼠血压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 采用清醒状态下小鼠尾动脉间接测压法,分别测定泽泻汤Ⅰ、Ⅱ、Ⅲ、Ⅳ 4个剂量组腹腔注射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泽泻汤Ⅱ、Ⅲ、Ⅳ 3个剂量组(给药量依次为90,180,360 mg/kg)对正常血压小鼠具有显著降压作用(P< 0. 05).泽泻汤的降压效果与剂量之间在给药10 min和30 min时呈现出较好的量效相关性.同时还观察到泽泻汤Ⅳ剂量组(给药量为360 mg /kg)具有一定的减慢心率作用.结论 泽泻汤对正常血压小鼠有降压作用,并有一定的药物量效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的减缓心率作用.该结果为今后深入的研究泽泻汤降压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泽泻不同种质资源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泽泻种质资源的种质特性,为泽泻地道性研究及实施泽泻GAP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在对不同来源的种质进行引种栽培的基础上,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与植株特征及其品质,连续3年品质试验及专题研究.结果:建泽泻、川泽泻和江西泽泻3种泽泻种质问的生物学性状、植株特征及药材品质等具有显著差别.结论:建泽泻与江泽泻是同种植物,原植物都是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is,而与川泽泻属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川泽泻原植物是泽泻A.plantagoaquatica.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中茯苓、泽泻、丹皮三药的作用存在争议,结合方源从肾之"体阴用阳"进行解释较为明晰.此方源于《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所治5种病证均有水液代谢不利.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三药用量较大为主药,功在补肾体之阴;桂枝、附子少量使用,温阳化气;茯苓、泽泻、丹皮利水渗湿、祛除水邪以助肾之用属"佐助药",全方补肾化气利水,八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茯苓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茯苓泽泻汤,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茯苓泽泻汤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指纹图谱探讨泽泻不同炮制饮片的成分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泽泻不同炮制饮片成分差异.方法:建立泽泻及其炮制饮片的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提取各炮制饮片指纹图谱信息,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各炮制饮片与生品饮片之间指纹图谱有显著差异,其中有14个峰为不同泽泻饮片的特征峰.结论:泽泻不同炮制饮片及生品饮片的特征成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泽泻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大鼠被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治疗组,分别给蒸馏水、蒸馏水、舒降之、泽泻汤,比较各组血脂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性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的升高(P<0.01).结论 泽泻汤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