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6例冠脉造影患者,依据ATPⅢMS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MS,分析其与冠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323例CAD患者中MS者207例,无MS者116例;343例非CAD患者中MS者85例,无MS者258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292例MS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157例,冠脉轻度病变83例,冠脉造影正常52例;而374例无MS的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仅76例,冠脉轻度病变113例,冠脉造影正常者185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Gensini评分为(36.8±40.5)vs(14.3±26.3)(P<0.01)。结论MS是冠心病发病高危因素之一,且MS患者冠脉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66例冠脉造影患者,依据ATPⅢ MS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MS,分析其与冠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323例CAD患者中MS者 207例,无MS者116例;343例非CAD患者中MS者85例,无MS者258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292例MS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157例,冠脉轻度病变83例,冠脉造影正常52例;而374例无MS的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仅76例,冠脉轻度病变113例,冠脉造影正常者185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Gensini评分为(36.8±40.5) vs(14.3±26.3)(P<0.01).结论 MS是冠心病发病高危因素之一,且MS患者冠脉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相关性。【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将入选患者冠心病组(256例)和非冠心病组(71例)。依据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又分为正常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4个亚组。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行血液生化检查及脉搏波速度测量。【结果】年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显著影响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BaPWV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726±299 cm/s vs 1 500±232 cm/s,P〈0.001)。BaPWV在轻度病变组(1 651±254 cm/s),中度病变组(1 712±302 cm/s),重度病变组(1 816±319 cm/s)与正常组(1 500±244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中度正相关(r=0.362,P〈0.01)。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BaPWV对冠心病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其截断点1 535cm/s,敏感性为72.3%,特异性为69.8%。【结论】BaPWV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增大,它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压低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4例心电图ST段压低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观察心电图ST段压低的患者中冠心病所占的比例。结果444例中,冠脉造影阳性275例(占61.9%,冠脉造影阴性169例(占37.3%)。心电图ST段压低伴胸痛238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197例(占82.8%),心电图ST段压低不伴胸痛206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78例(占37.9%),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仅有心电图ST段压低不能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柳弘  陶云萍 《河北医学》2000,6(11):973-975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6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例,分为2组。一组为冠脉造影阳性173例,另一组为冠脉造影阴性93例。2组均常规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尿酸水平,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结果: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同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与病变血管支数间无明显差异。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病不容忽视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并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计算99Tcm-MIBl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在7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49例(67.12%)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有狭窄病变,99Tcm-MIBl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38例;24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23例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正常;99Tcm-MIBl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7.55%(38/49),特异性为95.83%(23/24),阳性预测值为97.4%(38/39),阴性预测值为67.64%(23/34),准确性为83.56%(61/73)。诊断单支、双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78.95%(15/19),69.23%(9/13)和82.35%(14/17)。结论 99Tcm-MIBl心肌灌注显像对检测代谢综合症患者有无并发冠心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对诊断冠心病和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心血管中心2008年1-6月住院77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表现,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77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567例(72.9%);ECG异常590例中,399例(70.4%)诊断为冠心病,ECG正常188例中,168例诊断为冠心病;ECG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9.5%。在567例冠心病患者中,中度和重度病变组ECG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病变组(76.5%和81.6%对57.0%,122/214、166/217和111/136;P=0.000)。结论ECG异常有助于判断冠心病患者中度和重度病变,对有冠心病危险因素、ECG异常且拟诊冠心病患者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杨瑞洁 《北京医学》2015,(4):326-328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4例老年患者的静息心电图与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脉造影阳性180例患者中其心电图阳性157例,阴性23例,敏感性为87.2%;冠脉造影阴性44例患者中其心电图阳性25例,阴性19例,特异性为45.3%。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也越高(P<0.05)。心肌梗死心电图所表现的梗死部位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关系密切。结论静息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沈盛晖  朱建华  严卉 《浙江医学》2010,32(10):1435-1437,1442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水平和心率变异(HR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17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35例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54例,双支病变41例,三支病变4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3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入选患者的CGRP、SP水平和动态心电图检测HRV.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CGRP含量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CGRP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血浆SP含量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在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双支病变组的患者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每5mm的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在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在双支病变的患者中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CGRP水平降低,CGRP、SP、HRV有关参数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密切关系,CGRP、SP与HRV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40例疑诊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并选择同期健康对照组70例,进行同期检查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阴性组(n=60)、病变轻度组(n=50)、病变中、重度组(n=30)并检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析检测指标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检测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hs-CRP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的血清3项指标虽然比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是只有hs-CRP及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尿酸、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尿酸、hs-CRP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病以及对其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李伟 《中外医疗》2011,30(28):189-190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234例65岁以上老年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4例中心电图阳性18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44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36例;心电图阴性54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2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22例。在不同年龄组中,男和女性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和心电图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逐步增高(P〈0.05)。显示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也增高(P〈0.05)。结论和冠状动脉造影相对比较,体表心电图作为诊断老年人冠心病有着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7例老年人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7例患者中心电图阳性90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72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8例;心电图阴性27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1例。在不同年龄组中,男、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心电图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随年龄增长,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增高(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也越高(P〈0.05)。结论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体表心电图作为临床诊断老年人冠心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正常的患者36例,另以1∶2比例选取同期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且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异常冠心病患者72例,对心电图正常、异常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与异常组相比,心电图正常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对重,多为重度、极重度狭窄,病变支数以2~3支为多,以LAD、RCA占多数,右优势型所占的比例低(P<0.05);两组在病变部位和侧支循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正常者应正确评估病情,必要时应当采取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避免遗漏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4.
蒲月英  张万超 《西部医学》2010,22(11):2074-2075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96例不明原因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特点及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较阴性组合并有更多的临床症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心电图缺血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阳性组中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三种心律失常比阴性组多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冠脉病变多与临床症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心电图缺血改变等临床特点有关,而心律失常类型中,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三者冠脉病变阳性率高,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33例,分为糖尿病组(79例)和非糖尿病组(154例),比较两组资料冠脉造影的特点。结果: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三支、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弥漫病变血管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双支病变及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变血管弥漫,易发生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6.
青年吸烟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端绘 《华夏医学》2009,22(5):848-850
目的:研究青年吸烟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高危青年人的冠心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青年患者181例,分为吸烟组(129例)和非吸烟组(52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血管形态的特点。结果:吸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6例(58.9%),单支病变85例(65.9%),20例(15.5%)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非吸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19例(36.5%),单支病变25例(48.1%),2例(3.8%)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两组相比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是青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单支病变和血管瘤样扩张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探讨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13例有心律失常且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A、B两组,并对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共122例,占总数的57.28%,A组110例患者中,冠脉造影结果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05例,阳性率为95.45%;B组103例患者中,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者17例阳性率为16.50%,与A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医生在诊断心律失常患者病因时要慎重,以免误诊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血脂代谢和[凝血]因子Ⅰ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以160例冠造阴性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了125例冠造阳性患者血清TG、TC、HDL-c、LDL-c和Fib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血脂和[凝血]因子Ⅰ对不同年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患者血清TG、TC、LDL-c、Fib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而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TG、TC和LDL-c年龄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结论早期干预高TG、TC和高fib血症有益于冠心病预防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脉狭窄直径≥50%)40例,占51.28%;阴性38例,占48.72%。冠心病组40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30例,占75%;非冠心病组38例患者中,ST-T改变20例,占52.63%。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庞霞  李平  凌政 《中原医刊》2005,32(23):23-24
目的探讨病窦综合征患者胸痛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病窦综合征伴胸痛患者按胸痛特点分为A组与B组,均行冠脉造影术.结果A组(非典型胸痛组)34例,B组(典型胸痛组)16例.A组31例冠脉造影阴性,但在心动过缓患者可见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慢,3例造影阳性;B组13例冠脉造影阳性,3例阴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窦综合征患者的非典型胸痛不具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多与心动过缓所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缓慢有关;而病窦综合征伴典型胸痛者多合并冠心病,但冠心病并非是病窦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