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天性唇腭裂50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23-24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06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唇裂患儿5 d拆线,住院7~9 d ;腭裂患儿不拆线,住院 18 d .唇裂均Ⅰ期愈合,腭裂仅2例发生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结论: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患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23-24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06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唇裂患儿5d拆线,住院7—9d;腭裂患儿不拆线,住院18d。唇裂均I期愈合,腭裂仅2例发生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结论: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惠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603例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等。认为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通过规范的禁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配合手术,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患儿均可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及技巧。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206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接受矫治手术,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206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健康教育、密切的术后监护与护理指导,以及详细的出院指导和有效的医护患沟通,是先天性唇腭裂患儿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并总结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住院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9月之前实施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而在2011年9月之后,则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7.11±2.36) d、(3762.57±298.45)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肠套叠围术期患儿进行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儿的预后和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便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4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小儿外科围术期护理策略。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4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患儿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大便情况、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患儿早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术后便秘发生率,减轻疼痛,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8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患者28例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儿疼痛程度显著下降,由重度疼痛过渡到轻度疼痛;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45~110 m L,平均55 m L;住院时间7~16 d,平均(9. 4±2. 6) d。伤口Ⅰ期愈合,患儿外貌改善显著,语言清晰度较术前显著提高,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儿恢复良好,在语言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及家属对外形均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7. 1%)。结论手术前后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进行专业优质的护理,对患儿病情的恢复和预后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与经验。方法对2006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改良Soave's术式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术前肠道准备7~14 d,术后6~10 d出院,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其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早期密切的监护,以及积极对症的并发症防治措施是该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及患儿获得治愈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QCC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择期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围手术期实施QCC护理模式,围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实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就医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实施QCC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率,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配合,完成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健康指导,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儿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Abbe唇瓣二期修复先天性唇裂修补术后继发唇畸形患儿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以促进修复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为该类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制定提供借鉴.方法对31例先天性唇裂修补术后唇畸形应用Abbe唇瓣二期修复的患儿实施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完善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皮瓣观察及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断蒂及语音训练、心理护理、瘢痕皮肤按摩护理等措施.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Abbe唇瓣二期修复术,术后2~3周断蒂康复出院,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唇外形良好,瘢痕不明显,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运用Abbe唇瓣修复先天性唇裂修补术后唇畸形效果显著,全面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提升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6例运用改良Mohler法进行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及同期鼻畸形矫正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临床该类整形患儿护理专业化提供借鉴。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改良Mohler法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及同期鼻畸形矫正术的26例患儿及家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术前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后患儿口腔护理及饮食指导、皮瓣观察及护理、呼吸道护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结果 26例改良Mohler法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及同期鼻畸形矫正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患儿鼻唇部线距均得到明显改善,双侧唇高、唇长、鼻孔宽度对称,术后3个月随访,4例存在裂隙侧唇峰上移,唇高不足,术后6个月随访,畸形无加重,上唇缩短症状明显改善,患儿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100%。结论改良Mohler法单侧唇裂修复及同期鼻畸形矫正术可有效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恢复鼻唇部正常三维形态,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对手术顺利完成和保证修复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与唇腭裂新生儿父母的有效协同护理模式。方法:对29例唇腭裂新生儿的父母54人进行2次父母角色功能评估,针对性实施父母角色功能指导。结果:出院时唇腭裂新生儿父母角色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父母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100%。结论:对唇腭裂新生儿父母的角色功能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实施父母角色功能的指导,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性护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喂养方式对唇裂腭裂新生儿的喂养效果。方法将40例唇裂腭裂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汤匙常规喂养,实验组采用改良喂养方式喂养。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发生呛咳与呕奶、窒息和吸入性肺炎三项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喂养方式能减少唇裂腭裂新生儿喂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随访结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志辉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47-1049
【目的】研究50例唇腭裂患者及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患者及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0名成年患者及30名正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对唇腭裂患者组父母和正常青少年组父母,以及唇腭裂患者组父亲与母亲间心理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唇腭裂患者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诸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并且患者父母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唇裂(CL)、腭裂(CP)、唇腭裂(CLP)三亚组患者及其父母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唇腭裂患者及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唇腭裂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患者家庭成员的社会、心理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颌面外科治疗的56例腭裂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56例患儿都在全身麻醉下行腭裂修补术,无一例患儿发生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所有患儿术后3~5d出院;手术后1个月随访,无一例患儿出现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完善饮食护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75例唇腭裂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不断改进护理方法.结果 175例患儿唇腭裂修复术后未并发感染,创口均一期愈合,其中腭部松弛切口出血2例,术后低氧血症2例,术后发生喂食管反流误吸1例,经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主要与呼吸道的并发症相关,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Families of infants born with congenital defects such as cleft lip, cleft palate, and combinations of these often grasp with accepting the condition. Nurses can help facilitate acceptance by parents and familie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management and habilitation of thes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法健康宣教对婴幼儿唇腭裂整形修补术后喂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实施整形修补术的112例唇腭裂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宣教和喂养护理,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健康宣教,并按照宣教方法开展喂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喂养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喂养依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先天性腭裂患几进行术前心理、饮食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环境及合适的体位安排和病情监测;术后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110例手术患儿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感染病例发生,生理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落实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医护紧密配合、严密观察是腭裂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