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不仅能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紊乱,也是给药的重要途径。但静脉输液本身可给患者带来痛苦。对穿刺局部的疼痛,应查明痛因设法解除。根据临床观察,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穿刺部位疼痛的原因。一、输入的液体浓度过高如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或治疗重症结核病静脉输注高浓度的对氨基水杨酸钠等。高渗液输入血管后,使血管壁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失去平衡。因血管内渗透压高,可将血管壁  相似文献   

2.
当前,静脉输液领域不断发展,但输液前对药物渗透压、pH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尚未成为规范,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多见。高渗性药物是指药物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输入的药液漏出或渗浸在静脉以外的皮下组织中。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时药液外渗易刺激静脉和皮下组织,造成局部血管损伤、静脉炎和膜间室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入全合一营养袋内或经静脉泵同步输注时患者血糖的变化。方法将48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有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滴注组和静脉泵组。滴注组为胰岛素直接加入全合一营养袋中静脉滴注,静脉泵组为胰岛素加入注射器内微量泵入。于输液开始前、输液至1 000 mL、输液至2 000 mL、和输液完毕2 h测定患者的血糖水平,连续监测数天至肠外营养停止使用止。结果 2组各时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有5例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改由静脉泵输入胰岛素。结论胰岛素加入全合一营养袋内或经静脉泵同步输注2种方式对有糖尿病需肠外营养的患者血糖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此类患者采用经静脉泵同步输注的同时根据血糖结果调节胰岛素用量的方式来控制血糖,效果明显优于滴注组。  相似文献   

4.
当前,静脉输液领域不断发展,但输液前对药物渗透压、pH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尚未成为规范,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多见[1]。高渗性药物是指药物渗透压>450 mOsm/L的的药物。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输入的药液漏出或渗浸在静脉以外的皮下组织中。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时药液外渗易刺激静脉和皮下组织,造成局部血管损伤、静脉炎、膜间室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2,3]。我们采用六神丸蜂蜜膏外敷治疗高渗性药物静脉外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药品名称)通用名: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商品名:卡文 适应证本品用于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倡导摄取营养的成人患者. 注意事项 (1)本品输注速率按患者体质量不宜超过3.7 ml/h(相当于0.25 g葡萄糖、0.09 g氨基酸、0.13 g脂肪).推荐输注时间为12~24 h.(2)为避免静脉炎,建议每日更换输液针刺入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危重症的救治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已经不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的治疗需求。对于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或预期输液时间较长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很大优势。由于导管置于管径较粗的中心静脉,可用于输注渗透压较高的药物或  相似文献   

7.
PICC导管在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全静脉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 tion ,TPN)是指患者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不从胃肠道供给 ,而经外周或中心静脉供给[1] 。由于营养液容量大 ,成分复杂 ,输注时间长 ,渗透压高 ,对周围静脉有较大刺激 ,因此最好由中心静脉输入。过去多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由于操作危险性大 ,  相似文献   

8.
液体疗法分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输注液体有电解质液和非电解质液。不同疾病、不同病情、不同年龄输入的液体种类及液量不同。输液是治疗疾病、抢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为正确输液必须了解常用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1非电解质液5%及10%葡萄糖溶液是常用的非电解质液。5%葡萄糖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为高张溶液,输入体内后葡萄糖被氧化成水及二氧化碳(CO_2),或转化为糖原被储存,不能持续维持血浆渗透压。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早期输入高张糖可造成高糖血症,有利尿和暂时性脱水作用,不利于纠正脱水,个别导致颅…  相似文献   

9.
3 L输液袋在胃肠外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从静脉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使患者在不进食的情况下,机体仍有足够的营养成分促使疾病康复。配制营养液的传统方法是: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液用连接器连接,建立静脉通道后,依次给患者输入,排气管插在浓度最高的液体中(通常为50%葡萄糖,20%脂肪乳等高能量液体)。由于各种营养液不能充分混匀,造成血糖升高,且对血管刺激性大。为此,我们尝试将3L输液袋应用于胃肠外营养中,即将患者所需的营养液配制在3L输液袋中,混匀后输入;抗生素单独静滴,并对患者输液前、后的血糖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在寒冷季节为年老体弱、长期输液的患者静脉输液时,因末梢血管不充盈,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且输液过程中,患者穿刺侧肢体暴露,感到寒冷不适。为减轻患者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提高输液成功率,我院采用输注完毕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塑料瓶、左  相似文献   

11.
食管或胃术后,因不能经口进食,在接往手术室前给予患者经鼻双胃管(其中一根为营养管),手术中,医生将营养管放置于十二指肠下10~20 cm,为了保证患者机体营养的需要,除了给予静脉高营养外,肠内营养已成为消化外科医生的首选,经文献报道和研究以及临床中的应用,肠内营养的输入能够使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比未使用肠内营养患者肠道恢复早1~2d。而在输入肠内营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输液恒温器(河北助邦生产)给予肠内营养液进行加热,患者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现象明显低于未使用输液恒温器的患者。而由于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输注时间长,为了使进入患者体内的肠内营养液保持在恒温的状态,减少由于输入肠内营养液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中护理人员往往将输液恒温器夹至于经鼻插入营养管外25~30 cm,用别针固定于靠近患者肩部衣服上或者放置于患者头部与肩部空档处。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家属长时间的疲倦,再加上担心患者会压到输液恒温器而导致的压伤和烫伤不能好好的休息,担心在固定输液恒温器时别针给患者带来威胁,对于患者以及家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现将设计的输液恒温器保护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人在较长的患病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失去自胃肠道得到的生活和生长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的物质,需完全依靠输液(而不经胃肠道)输入体内来供给,这种疗法称全营养疗法;这类制剂叫全营养输液;应用途径如果采用静脉输注,则称静脉高营养输液。 全营养输液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乳剂,其比例按总热量计算为氨基酸占20%;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占30%。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方法,通过输液向患体内快速输注药物、补充营养、维护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在危重患抢救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在住院患中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0%增加到90年代的90%。在门诊和家庭病房中静脉输液也非常普遍。从发展历史看,静脉输液方式可分为3种。①全开放式将需要输注的液体倒入一个广口大容量玻璃瓶内,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认知障碍 ,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控制 ,导致对治疗不配合甚至抵抗 ,持久吵闹或手足不自主活动。采用常规的四肢静脉输液成功率低 ,常常出现药液外漏。而头皮静脉输液则可避免这些不足 ,并能减轻输液的工作量与患者的痛苦。另外 ,此方法还可应用于四肢静脉输液困难的老年患者 ,如重度肥胖、严重水肿的患者。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由于老年人的头皮静脉可见度低、可供输液的血管数量很少 ,老人及其家属因担心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可能会产生某些头部疾患而不易接受。因此在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时应向本人及家属解释 :此方法具有观察方便、头皮…  相似文献   

15.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与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插管的途径,输入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及脂溶性微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患者在不能或不能完全充分由胃肠道摄取营养的情况下,使蛋白质、热量、电解质、微生素的补充仍能达到较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艾红娟 《护理与康复》2011,10(10):926-92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输注高营养、化疗等患者[1]。CT增强扫描时,一般采用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注射造影剂。2007年3月至  相似文献   

17.
营养输液     
一、前言静脉输液远在1831年开始应用于霍乱病人收到奇效,相继各国对其输液成分、消毒灭菌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输液疗法。从而解决了电解质平衡、热量补充和纠正脱水等问题,保证了大手术的开展和重危病人的抢救。但是,对不能或很少由消化道补充营养物质的病人,单靠一般输液中的热量补充是难以维持正常必要的营养。因此有些人进行研究从静脉输入高热量物质,直到1961年瑞典学者Wretl-ind用豆油和卵磷脂合成了脂肪乳剂,加上葡萄糖和氨基酸从静脉输入,当时称为完全静脉营养法(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由于有一些副作用当时美国禁止使用。1968年Dudrick提出通过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8.
高冉  王晓娜 《护理研究》2009,(9):2286-2286
肿瘤科病人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较多,3L袋是输注营养液的主要工具,但3L袋输液时间较长,且连接乳头与留置静脉输液管路的输液接头之间没有螺母旋扣,连接部位易脱落,从而导致输注液体浪费,还增加护士工作量,也加大了输液感染几率,病人活动也非常受限。以前用带有螺母旋扣的精密输液器连接3L袋静脉输注,但由于价格较高,不被病人接受。我科使用三通接头和头皮针两种连接方法,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外周静脉途径输入某些高浓度氨基酸时,需同时应用相对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以降低高浓度氨基酸注射液的渗透压,防止由于渗透压过高长期应用后刺激末梢静脉,而产生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关于同时应用浓度为5%或10%葡萄糖溶液的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有开放式混合法、密闭式串联法和密闭式并联法,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多采用  相似文献   

20.
8.5%复方氨基酸与奥美拉唑钠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红 《护理研究》2008,22(5):1193
8.5%复方氨基酸是一种复方制剂,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清液体.临床上主要用于不能口服或经肠道补给营养而不能满足需要的病人,一般采用静脉输注。但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配伍在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无法查到。临床输液中发现该药与注射用臭美拉唑钠同时应用时液体变浑浊,为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对此两种药物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