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降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普外科手术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设为医院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4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发生率为8.07%,医院感染组中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类型(Ⅲ、Ⅳ类)、接台手术、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2 h、入ICU时间3 d、术前使用抗生素与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口类型(Ⅲ、Ⅳ类)、手术时间≥2 h、入ICU时间3 d、术前使用抗生素是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切口类型为Ⅲ、Ⅳ类、手术时间≥2 h、入ICU时间3 d、术前使用抗生素是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可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选择2015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将手术时间、是否连台手术、是否术前应用抗生素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手术时间、是否连台手术、是否术前应用抗生素、不同切口类型患者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是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管理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各类疾病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发生感染的5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就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Ⅱ、Ⅲ类手术切口、手术时间超过2 h、接台手术、住ICU时间超过3 d、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参观人员及侵入性操作为独立危险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为进入ICU时间超过3 d,Ⅱ、Ⅲ类手术切口,手术时间≥2 h,术前使用抗生素,接台手术(P 0. 05)。结论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原因,并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脊柱外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手术室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脊柱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2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脊柱外科无菌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术前抗生素应用、术前导尿等手术室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采取一系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脊柱外科无菌手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发生院感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严格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对影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口类型、接台手术、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术前使用抗生素、参观人员是手术室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接台手术是手术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通过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造成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资料569例,评价切口感染情况,分为切口感染组与切口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医院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发病率为5.8%。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9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切口分类、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年龄>60岁均是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7.
廖维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1-62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30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统计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的感染率、感染相关因素,并总结预防方法与护理对策。结果:306例手术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23%。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短、放置引流管数量、住院时间长短相关联(P<0.05,P<0.01)。结论:针对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护理,完善术前评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管放置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及分析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且总结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本院手术室2015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收集并整理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的情况以及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情况,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术室防控切口感染护理干预策略。另外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严格的遵循手术室预防护理对策展开护理干预工作,对于2组的手术切口感染现象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分别是50.00%、5.00%。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参照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涵盖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在3h以上、手术期间有参观人员、为接台手术几方面。实施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后,研究组手术感染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应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将手术室切口感染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并分析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84例)和观察组(578例),收集对照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等详细情况,总结引起患者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室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4%;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约为2.25%,观察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7.87%,高于择期手术患者的感染率;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为11.11%,高于手术室内无参观人员的感染率;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为6.44%,高于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8.97%,高于非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结论手术室切口感染与急诊手术、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小时、接台手术有关,及时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产科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 125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发生切口感染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本组切口感染率为4.0%.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BMI、检查次数、胎膜早破、血红蛋白、多人病房、未使用抗生素、夏季、手术时间、备皮至手术时间(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胎膜早破、夏季、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较高,针对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夏季卫生管理、胎膜早破的护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产妇的体重,以期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并入住骨科重症监护病区的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11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合并内科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预后。按手术预后将患者分为康复组107例和死亡组10例,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脑血管疾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内科疾病的种类≥2种8个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其中呼吸疾病、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内科疾病的种类≥3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80、10.223、6.828)。结论对于高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合并呼吸疾病、内科疾病种类、术后肺部感染与术后死亡关系密切,提示术前需进行充分的病情评估及相关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24例神经内科ICU出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124例神经内科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16.93%。老年重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重症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率最高;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等。感染原因与创伤性操作增加、机体抵抗力降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另外医护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也是发生感染的因素之一。结论神经内科ICU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关注,对重症病人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创伤性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405例,选择同期ICU未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39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暴露信息,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潜在危险因素。结果ICU入住时间、使用多种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胸和腹部引流、多次手术、使用激素、昏迷和开放气道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t分别=5.96、7.39,χ2分别=4.42、6.71、5.32、7.76、9.13、10.83、12.51,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开放气道、昏迷、使用激素、再次插管、胸和腹部引流、使用多种抗生素、ICU入住时间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ICU患儿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方法:以2009年9月~2010年6月入住ICU的101例医院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性别、体重≤2500g、基础疾病≥3个、激素的使用等18个自变量进行比较。结果:住ICU天数>7d、抗菌药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使用时间>7d、机械通气(侵袭性诊疗)、激素的使用、基础疾病≥3个、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性别、早产儿、低体重儿这11个因素是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尽量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璧山县人民医院814例ICU住院患者资料,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进行回顾调查。按照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检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数据采用SAS9.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4例1CU患者中,38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93%。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病情、住院时间、手术因素、侵袭性操作、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激素、放疗和化疗治疗、血液透析等是造成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专项监测,针对重要危险因素加强防范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7年9~12月)和研究组(2018年3~6月)各200例。该院从2018年3月开始在手术室建立品管圈,并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以及护理差错、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QCC活动开展前护理人员的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长于活动后(P<0.05);研究组患者对总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及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QCC活动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效果满意,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急危重剖宫产产妇106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急危重剖宫产产妇118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危重症剖宫产手术护理流程。比较2组手术室响应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血化验单获取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入住重症监护室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室响应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血化验单获取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道窘迫征及产妇产后出血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比例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危重剖宫产术应用手术室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响应时间、术前准备时间、血化验单获取时间,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监护室的入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率、病原菌检出分布及危险因素,为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结果共收集病例981例,发生医院感染100例和104例次,总体感染及总体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0.19%、10.60%;与2014年比较,2015年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日医院感染率和日例次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显著下降5.78‰;2014年和2015年医院感染均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居首位,占比均≥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使用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等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是ICU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92,95%CI:3.829~7.027,P=0.012;OR=1.756,95%CI:1.191~2.590,P=0.000;OR=3.457,95%CI:2.019~5.971,P=0.000);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检出率最高,但与2014年比较,2015年该菌检出率降低了10.89%。 结论与2014年比较,2015年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质量有了持续改进和提高;此外,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尽量避免免疫抑制剂使用,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特别对老年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普通手术室治疗的101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层流洁净手术室治疗的1135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现场观察和回顾性研究法,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手术过程中平均沉降菌群数。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Ⅰ类、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术中平均菌落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流洁净手术室可降低手术室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稳定手术全程沉降菌落数量,有助于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郭颖  韩宏 《华西医学》2013,(12):1889-1892
目的 探讨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及分布的变化趋势,为实现循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0年8月-2012年6月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78%,与2010年的3.6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由30.0%降为0.0%。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0年的50.18%降至29.08%降低明显;2012年抗菌药物单联使用率为89.80%,较2010年71.22%明显提升,且无三联用药病例。 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后,医院感染现患率明显降低,防控医院感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