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英  马兰 《吉林医学》2011,(17):3541-3542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于术后6 h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排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经足三里穴位注射(实验组)和臀大肌肌肉注射(对照组)维生素B1,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两方面来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完全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科对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的患者,术后应用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治疗组患者手术后4小时,立即给予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术后胃腑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够提前恢复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术后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治疗组4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及腹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部体征改善、肠呜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治疗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腹腔镜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三里注射胃复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胃复安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前、术后第1、2、3天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次肛门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胃动素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辅以足三里注射胃复安治疗可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防止术后腹胀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注射VitB1对术后腹胀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大手术后2天未排气、排便或腹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双侧足三里穴注射VitB1注射液,对照组口服促胃肠功能恢复的药物,如四磨汤.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在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中应用价值。方法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的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黄芪注射液组(A组)、新斯的明组(B组)、对照组(C组)。分别记录3组临床疗效、首次肠蠕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的首次肠蠕动时间、首次肛门通气时间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应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其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48-48,50
目的探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用甲钴胺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结论甲钻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优于甲钴胺肌肉注射,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SAP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在中药灌肠和管喂前30分钟.予以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各0.5mg穴位注射.对照组则不用新斯的明,予以中药灌肠及管喂.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SAP并麻痹性肠梗阻疗效确切,疗效优干单纯用中药.  相似文献   

10.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将60 例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应用新斯的明行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应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有效率达93.3%.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取穴简单,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针法治疗神经外科肠内营养后胃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后胃潴留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并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胃复安针10mg足三里穴位注射BID;对照组采用吗丁啉片10mg鼻饲TID。结果: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60.7%;而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85.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复安针剂足三里穴位注射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吗丁啉鼻饲治疗法,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胃潴留症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应作为临床上治疗胃潴留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注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术后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术后第一天即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注,对照组(40例)按腹部手术后一般常规处理,观察2组病人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能有效防治腹部手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13.
潘登 《大家健康》2017,(10):165-166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针刺足三里、天枢穴对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针刺足三里、天枢穴,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短(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天枢穴能够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腹立通膏联合电针足三里、酒大黄外敷神阙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2016年入院治疗的60例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中医内外同治,即口服腹立通膏联合电针足三里、酒大黄外敷神阙的方法.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方法,即禁食水、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失衡等.结果 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立通膏联合电针足三里、酒大黄外敷神阙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维生素B1在促进剖宫产手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行剖宫产手术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和肌肉注射维生素B1,观察两组排气时间,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使用穴位按摩配合维生素B1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使用传统护理方法的产妇。结论:观察组对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尽早排气,恢复胃肠功能,具有快捷安全舒适产妇乐意接受,并促进产后产妇身体早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厚朴粉穴位敷贴足三里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排气排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448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空白对照组,穴位敷贴组在术后30 min内即给予厚朴粉穴位敷贴双侧足三里,每6 h更换1次药物,直至患者排气为止;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穴位敷贴。观察2组患者排气排便的时间和肠鸣音等。【结果】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的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集(PPS)的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通过穴位敷贴厚朴粉,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肠蠕动,促进肠鸣音恢复正常和排气。而厚朴粉穴位敷贴足三里不能改善排便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足三里能明显恢复胃肠功能,促进肠鸣音恢复正常,促进排气,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护理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2例、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护理。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疼痛评分、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腹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并艾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胃复安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术后第一次出现肠鸣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60/6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53/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35,P=0.0233),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治疗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无痛苦,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热盐包治疗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肛门排气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017年剖宫产产妇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于术后6h,生命体征平稳,知情同意情况下给予中药热盐包热敷小腿外侧足三里等穴位;对照组手术6h后实施常规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肠蠕动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药热盐包治疗产妇首次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盐包治疗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首次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按压内关、足三里穴位对胃镜检查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98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胃镜检查后按压内关、足三里穴;对照组给予胃镜检查后常规护理,不进行穴位按压。结果观察组经穴位按压后腹胀程度明显减轻,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腹胀程度较重,胃肠功能恢复较慢。结论按压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