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常在介入治疗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时或拔鞘后发生,发生率为3%~5%[1].及早发现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症状,及时观察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血管迷走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其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小血管强烈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这一征象常在PCI术后拔鞘时或拔鞘后发生,发生率为3%~5%。及早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观察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冠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本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 518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52例,其中48例发生于拔股动脉鞘时,4例发生在拔桡动脉鞘时.所有病例迷走反射总发生率为1.4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为3.82%,经桡动脉途径为0.1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各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经股动脉途径PCI介入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单纯造影组,高龄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结论:股动脉穿刺途径、PCI手术治疗、高龄能增加迷走反射发生率.其中股动脉途径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9月共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208例,未发生1例拔血管鞘及压迫血管时的血管迷走反射,却发生4例非拔鞘管时的血管迷走反射,经及时发现,果断处理,均已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冠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本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 518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4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患者,观察术中、术后发生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低、心率慢等迷走反射发生比率、原因及应对措施、处理方法.结果 450例患者中31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多数为经股动脉途径,多发生在拔鞘管过程中,且为初学介入操作者.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约占6.9%,是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机制、预防和处理.方法总结32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病历,分析拔鞘管后发生迷走反射的特点及紧急处理方法.结果共12例患者发生迷走反射,其中单纯冠状动脉造影3例,占1.7%,PTCA和/或STWENT植入术发生8例,占4.4%,射频消融术1例,占4.2%.12例患者经过大量补液,静脉应用多巴胺和阿托品针后症状缓解.结论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前应调节患者精神状态,及时补液,局部充分麻醉,拔管时手法轻柔,拔管后如出现迷走反射应快速大量补液,必要时应用阿托品及多巴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特点及应对处理措施。方法总结468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18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结果共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冠脉造影术后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4例。拔鞘压迫止血时发生16例,拔鞘后发生2例。结论经股动脉途径在拔除动脉鞘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立即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468例患者,分析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结果468例发生此血管迷走反射14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2例,PTCA术、STENT术12例;局部血肿发生5例;拔管压迫止血时发生10例,拔管后30min内发生3例,2h内发生1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STENT)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拔除动脉鞘后患者常发生拔管后迷走反射并发症,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甚至休克,发生迅速且后果严重,需注意避免各种诱因,确诊后立即行相应的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10.
陈志刚  黄陆力  张永春 《重庆医学》2011,40(10):1022-1023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延迟拔除股动脉鞘管所致迷走反射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PCI患者781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52例,利多卡因组268例,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组261例.拔管时对照组直接拔除动脉鞘管,利多卡因组给予2%利多卡因鞘管周围浸润麻醉后拔除动脉鞘管,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组拔管前静脉应用阿托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托品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所致心血管迷走反射(CVVRS)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经股动脉、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患者683例,按照拔鞘前不同药物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拔鞘前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9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05例;预防1组(拔鞘前给2%利多卡因鞘管周围浸润麻醉)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5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18例;预防2组(拔鞘前给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2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14例。观察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时CVVRS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CVVR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33,P<0.05),经股动脉PCI更容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经桡动脉途径的不同预处理方式CVVR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998,P>0.05)。经股动脉途径者中预防1组与对照组CVVR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17,P>0.05);预防2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65,P<0.05),CVVR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CVVRS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PCI术后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能有效预防股动脉途径拔鞘所致的CVVRS。  相似文献   

12.
胡艳萍  任爱萍  刘文娟 《医学争鸣》2009,(18):1636-1636
1临床资料 2007-07我院收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患者30例(男22,女8)例;年龄44—76岁;本组有1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PCI),均经股动脉途径手术,9例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PCI术,其中4例属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鞘管脱出发生出血和皮下小血肿各1例,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后恢复.无肺栓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胡艳萍  任爱萍  刘文娟 《医学争鸣》2009,(19):1900-1900
1临床资料 2007-07我院收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患者30例(男22,女8)例;年龄4476岁;本组有1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PCI),均经股动脉途径手术,9例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PCI术,其中4例属“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鞘管脱出发生出血和皮下小血肿各1例,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后恢复.无肺栓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所致迷走反射的预防方法.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500例,预防组242例,对照组258例.两组拔管前均给予生理盐水100~150 ml/h,应用4 h,拔管时2%利多卡因鞘管周围浸润麻醉;预防组拔管前静推阿托品0.5 mg,其余同对照组.结果 预防组发生迷走反射0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小剂量阿托品可以预防拔除股动脉鞘管所致的迷走反射.  相似文献   

15.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反射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影响。方法 收我科 4 5 0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 ,随机分为特殊护理 (n =2 2 0 )或一般护理组 (n =2 30 ) ,观察 2种护理对心脏介入术中和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特殊护理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明显较一般护理组低 ,发生率分别为 3.2 %和 6 .5 % ,但 2组间差别没有统计意义 (U =1.95 ,P >0 .0 5 )。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可减少心脏介入术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但明确的结论尚需大样本临床护理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效果。结果接受脑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400例,其中拔鞘压迫止血至迷走反射19例。患者年龄30~76岁,平均(60.5±3.8)岁;按照发生时间分为术后拔鞘压迫止血时15例、压迫止血1 h内3例,1 h后1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因素5例;疼痛刺激9例;过度压迫、牵拉2例;血容量相对不足2例;空腔脏器受刺激1例。其中0.5 h内恢复正常17例,1 h内恢复1例,12 h内恢复1例。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迷走反射的发生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加强迷走反射的预防和处理,术后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尿潴留、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2008~2012年580例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心理护理。结果 580例患者10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7%,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技术诊治冠心病越来越普遍开展,它的一些常见并发症,也备受人们的重视,并发症常常会导致严重事件甚至死亡的发生。冠心病介入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导致的血管迷走反射是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们通过回顾分析280例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拔除所致9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病例,探讨其可能的诱发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术528例患者,对于所发生的2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介入术后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迷走反射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吴少云  梁冬梅 《医学文选》2000,19(6):996-997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时常需由股动脉穿刺并插入血管鞘管,但在术后拔管时,常由于病人局部疼痛、情绪紧张等而发生迷走反射[1],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时如不及时处理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拔管时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2年7月至2000年8月共行冠脉造影术212例,发生迷走反射2例,占0.94%;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156例,发生迷走反射12例,占7.6%,这14例病人中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52岁。1.2 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