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心肺脑复苏中应用纳洛酮的疗效。方法将92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第一时间进行规范的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治疗组在心肺复苏进行同时注意注射纳洛酮2 mg,以后,每隔30 min进行一次重复注射,持续用药,用药方式为0.01 mg/kg.h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不应用纳洛酮,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复苏有效率和复苏成功率。结果治疗组中,自主循环恢复32例,自主呼吸恢复11例,复苏成功率为93.48%,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14例,自主呼吸恢复21例,复苏率为76.09%,总有效率为52.2%。治疗组的复苏成功率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评价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研究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持续应用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可有效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对改善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振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21-121,144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肾上腺素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突发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接诊后立刻行常规心肺脑复苏(CPCR)救治,治疗组给予。肾上腺素标准剂量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予肾上腺素标准剂量治疗。抢救终止后评价复苏成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率为50.0%、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3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肾上腺素能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合用抢救心脏骤停的脑复苏疗效。方法:观察75例心脏骤停急诊抢救患者,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复苏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纳洛酮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脑复苏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脑复苏总有效率23%,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时早期应用纳洛酮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提高脑复苏有效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不同原因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心脑血管疾病、各种中毒、休克、电击、窒息及原因不明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心外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电击除颤、静脉用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及支持对症治疗。纳洛酮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同时给予盐酸纳洛酮2.0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纳洛酮组25例复苏成功17例,成功率68.0%;对照组25例,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40.0%。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地应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脑复苏,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肺复苏抢救的心搏骤停急救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均采取心肺复苏救治,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细胞活性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加用纳洛酮静脉应用,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及24 h...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纳洛酮用于常规心肺脑复苏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年间抢救心跳骤停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心肺脑复苏联合应用纳洛酮)和对照组(常规心肺脑复苏),观察心肺脑复苏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最终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用于心肺脑复苏中可缩短复苏时间,有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跳骤停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给予2组患者均行连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同时辅助构建静脉通道,不间断性监测患者血压,并例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然后对照组静注肾上腺素约1 mg,隔3~5 min重复1次,直至复苏成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每隔30 min重复1次,但剂量≤10 mg。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1.3±17.8)min,自主循环恢复时间(8.1±3.0)min,意识恢复时间(32.9±1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以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联合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联合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有效复苏药物。方法 对 2 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使用递增剂量肾上腺素配合渐增剂量氨茶碱治疗作为治疗组 ,设 2 1例心跳呼吸骤停使用传统剂量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 ,分析复苏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χ2 =9.964 ,P <0 .0 5 )。结论 递增剂量肾上腺素和渐增剂量氨茶碱配合纳洛酮的应用能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郭剑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57-3058
目的 观察纳洛酮在急诊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急诊抢救的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肺脑复苏(CPCR)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2组复苏成功率,自开始CPCR至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的时间,复苏成功者72 h存活率及存活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观察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复苏成功者72 h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用于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CPCR救治,可加快复苏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而且具有显著的促进脑复苏作用,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作用机理及实用价值.方法将急诊室抢救或院内抢救的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纳洛酮复苏组与常规复苏组.前者在常规复苏基础上给予纳洛酮2.0mg+NS 20ml静推,且可在间隔半小时后重复使用;常规复苏组则行常规心肺脑复苏.结果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复苏组(其二组的复苏成功率依次为42.9%、14.3%、P<0.05).结论在常规复苏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郑银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05-4506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复苏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复苏治疗。比较2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健康状态、昏迷指数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评分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中,纳洛酮的辅助价值较高,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患者健康状态好,昏迷指数低,可以作为心搏骤停的辅助治疗药物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心肺脑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纳洛酮、钙剂的疗效。方法 65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30例,联合应用肾上腺素、纳洛酮、钙剂(治疗组)35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20%、48.6%,存活率分别为,6.7%、25.7%,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心肺脑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素、纳洛酮、钙剂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心肺复苏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有效率、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15min时的收缩压.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有效率的80.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两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15min时的收缩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进行抢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心肺脑复苏病例85例,其中44例应用肾上腺素联合纳洛酮治疗为实验组,41例单独应用肾上腺素治疗为常规复苏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复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术中应用肾上腺素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院前心源性猝死心肺脑复苏中的疗效。方法对心源性猝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立即胸外心脏按压、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静注肾上腺素等心肺复苏;纳洛酮组除上述措施外,另静注纳洛酮。对比观察两组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纳洛酮能显著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氨茶碱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在心肺复苏中,每次使用肾上腺素,同时静注氨茶碱,每次剂量0.25~0.5 g,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弹丸式注射共4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氨茶碱可作为心肺复苏常用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心肺脑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的疗效。方法133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66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组(治疗组)67例,各组分别观察其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7%、36.4%,存活率分别为29.9%、9.1%。治疗组有效率及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肺脑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有效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易成进 《当代医学》2013,(25):96-97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纳洛酮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应用纳洛酮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结论纳洛酮可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保护脑细胞,消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疗效确切,同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罗凯 《当代医学》2016,(13):126-127
目的 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同时给予纳洛酮,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清醒和症状消失时间,评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为(11.0±2.4)h,对照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为(15.9±2.1)h.观察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有助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及早清醒及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