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延吉社区20~90岁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社区居民9660人进行2型糖尿病的横断面调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该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01%,男女患病率分别6.7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均分别高于正常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史、腰围、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对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及肥胖的中老年人群要重点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上海宝山地区人群糖尿病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社区征集2 997例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χ2检验分析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患病组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危险因素方程。结果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7.3%,女性为6.7%,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均被列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女性,产巨大胎儿史被列入女性分组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本组资料调查提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和产巨大胎儿史为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社区征集2 997例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x2检验分析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患病组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危险因素方程.结果 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7.3%,女性为6.7%,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均被列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女性,产巨大胎儿史被列入女性分组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 本组资料调查提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和产巨大胎儿史为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岳县农村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2014年1~12月安岳县农村50岁以上的447390名中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调查内容包括家族中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肥胖、个人生活习惯及特殊嗜好(包括劳动量、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情况等)、有无合并症等生活史及遗传史,并现场抽取血液进行血糖检测.分析统计各年龄段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显示,我县农村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4.49%(20088名),男性总体患病率为3.32%(7733/233254),女性为5.77%(12355/214136),男性高于女性,且随人群年龄的增加,男女患病率均明显增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肥胖、饮酒、饮食、家族史及合并症等明显相关(P<0.05).结论 安岳县5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整体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2型糖尿病的患病危险因素主要为肥胖、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家族遗传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2DM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5%及4.6%,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及1.7%;②其危险因素有巨大儿生育史、肉类摄入、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自然流产史、年龄。水果摄入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体检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6.
用危险因素评分法分析超重及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危险因素评分法评价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对糖尿病发病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危险因素评分法在对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人群分为A(超重肥胖)、B(正常)两组,A组2580人,B组2768人。分别对两组人群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IGT)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β值确定不同变量的积分值,以累计积分值的大小判断个体患病的危险性。结果 A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7%,IGT的患病率为17.5%;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腰臀比、收缩压、脉搏、高血糖史等6个因素经筛选成为危险因素变量。B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IGT的患病率为7.0%,年龄、舒张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糖史等4个因素经筛选成为危险因素变量。趋势性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年龄、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既往高血糖史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测身高、体质量及回答问卷的无创方法,能发现潜在的、易忽略的危险因素,对体质量进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及IG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柴小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36-283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采取针对性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大同市灵丘县2988名18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2型糖尿病患病率,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灵丘县居民18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4%,随着年龄增高人群患病率及糖耐量异常逐渐增高趋势显著(P<0.01);按照OR值从大到小顺序糖尿病家族史、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史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是危胁灵丘县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在社区中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并开展适宜体育运动,合理饮食,提倡增加植物油脂摄入,将血压、血糖、血脂监测纳入居民年度体检工作中,是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卫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然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当地居住≥5年的≥20岁居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837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28%。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文化程度、腰臀比等因素入选回归方程。结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肥胖、文化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将人群分为有糖尿病家族史者(A组,n=1 145)、无糖尿病家族史者(B组,n=4 203)两组.分别对两组人群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IGT)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β值确定不同变量的积分值,以累计积分值的大小判断个体患病的危险性.结果 A组糖尿病患病率为9.9%,IGT患病率为20.1%;B组糖尿病患病率为2.1%,IGT患病率为9.9%,趋势性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肥胖成为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干预有望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吕春雷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0-11,14
目的调查杭州城区居民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样调查杭州城区居民592人,采用问卷调查及相关指标检测、分析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检出糖代谢异常共134例,患病率22.64%。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IGR与DM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IGF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女DM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MS、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均为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杭州城区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超重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控制和干预,尤其应加强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共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东莞市凤岗镇常住居民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横断面现场调查数据,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凤岗镇六个社区,30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例。采用现场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常住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例居民均按照要求完成调查,糖尿病患者共19例,患病率为9.50%。患病组年龄≥51岁、饮酒、缺少运动、身体质量指数(BMI)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脑卒中及糖尿病家族史占比均高于未患病组,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低于未患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缺少运动、BMI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是该地区常住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东莞市凤岗镇常住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与饮酒、缺乏运动、肥胖与超重、高血压、血脂水平、家族史表达及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建议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合理饮食与适当运动,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06年银川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资料筛选出的ISH 151例,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IS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银川25~64岁农村居民ISH的患病率为2.8%,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3.0%;45岁以上女性ISH高于男性;ISH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2)ISH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腰围的增加而增加,有家族史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腰围和家族史是IS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ISH患病率占高血压总患病率的13.8%,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对肥胖和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尽早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惠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其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分别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惠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796人的相关检查和普通资料,并对两阶段调查数据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阶段新发现的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年后的第二阶段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92%较第一阶段稍有增高.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性别、体质指数( BMI )、高血压、高血脂与2型糖尿病发生明显相关,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家族史及体质指数为威胁最大的三项危险因素. 结论:惠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国内大城市统计结果低,相关危险因素良好的控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筛查其危险因素,为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1795人,进行调查问卷、医学体检及测定血生化指标。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02%、5.58%、31.81%,有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筛出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年龄、LDL-C升高、TG升高、职业、性别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LDL-C升高、年龄、中心性肥胖、吸烟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根据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对慢性病的重点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自然人群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自然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当地居住≥5a的≥20岁居民。每层调查600人,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975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80%。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地区、职业、饮酒等因素入选回归方程。结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肥胖、地区、职业等,不饮酒是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完成调查1532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48%,糖调节异常患病率为6.59%;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均为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及糖调节异常流行状况严峻,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对40岁以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在肥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重庆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重庆市某社区3 668名成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作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血脂谱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臀围,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烟酒史及运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年龄调整后T2DM患病率为7.44%,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为13.59%,其中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6.43%,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7.16%,影响T2DM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高血压、高TC、高LDL-C、低HDL-C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其OR值分别为1.041,1.096,1.366,1.736,1.856,2.144,2.071和1.842.冠心病与T2DM密切相关(OR=1.526,95%CI:1.118~2.082).结论 本市社区T2DM患病率已处于较高水平,高龄、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家族史为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 115名驻京离退休老干部中糖尿病的患病现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血糖、体重等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糖尿病整体患病率为21.61%,高于2001年的水平(13.6%~25.0%),随年龄增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结论驻京部队离休老干部糖尿病患病率与10年前相比较明显增加,年龄、肥胖均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荔湾区10080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宏斌  黄丽青  冉燕雪  潘颖  张佩芳 《广东医学》2004,25(10):1207-1208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糖尿病 (DM)的患病特点 ,探讨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 0 0 1年对 10 0 80例 2 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DM患病情况调查。标化患病率按照 2 0 0 0年全国人口构成计算。结果 DM和空腹血糖偏高 (IFG)患病粗率分别为 11 2 2 %和 17 2 8% ,标化患病率分别为 9 4 6 %和 15 88% ;DM和IFG患病率基本上呈随年龄递增趋势 ;肥胖组DM患病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 1 5 4倍 ;DM和IFG患者的高血压与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血糖正常人群。结论 DM是该区居民的常见疾病 ;年龄增长、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DM与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安交大教职工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预防治疗.方法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检测血糖,根据所计算的标准体重百分数估计体形.患病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分别为7.04%和0.98%;患病率随年龄增长(X2=23.09p<0.01),超重和肥胖者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X2=14.06p<0.01;X2=32.15p<0.01).结论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符合其患病规律,说明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肥胖和超重是易患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率远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表明遗传与发病存在一定联系.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低于国内其他报道,原因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