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不同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方法 通过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透析状况分析等,综合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113例患者,营养良好组与营养不良组比较,上臂肌围(MAMC)、前白蛋白(PA)及透析前肌酐(Pre-Cr)显著升高(P<0.05).各项营养指标异常的比例为理想体重百分比(IBW%) 15.4%,体重指数(BMI)19.5%,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90.3%,上臂肌围(MAMC)36.3%,白蛋白(ALB)40.7%,前白蛋白(PA) 35.4%,血红蛋白(Hb)92%.所有患者尿素减少率(URR)为0.663±0.080,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392±0.231.结论 1)血清前白蛋白、上臂肌围及透析前血清肌酐水平对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靠敏感,临床实用性强.2)及时、准确的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SGA)将86例血透患者分为3组,营养良好者52例,轻中度营养不良者27例,重度营养不良者7例进行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蛋白质摄入量等综合营养评估。结果86例透析患者中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9.53%,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三头肌皮褶厚度、饮食蛋白摄入量和蛋白分解率低于营养良好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8例)和营养不良组(46例)。观察2组患者MQSGA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上臂肌围、肱二头肌皮褶厚度(BSF)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营养相关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同时研究Kt/v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尿素氮水平、hs-CRP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BMI、前白蛋白、白蛋白、Hb、肌酐、TSF、上臂围和上臂肌围等营养指标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年龄>70岁、透析时间>25个月、透析程度不充分(Kt/v<1.2)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t/v≥1.2亚组患者的年龄和BMI明显低于Kt/v<1.2亚组(P<0.05),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Kt/v<1.2亚组(P<0.01)。结论 MQSGA评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时间过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的营养状况,探讨其存在的逆流行病学现象,为进一步提出针对性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综合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 根据SGA评分,55.75%(63例)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营养不良患者占44.25%(50例),其中39.82%(45例)为轻-中度营养不良,4.42%(5例)为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动静脉瘘对侧上臂周径(MAC)、上臂肌围(MAMC)低于营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组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较营养良好组低,其中TG、PA、Scr、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甲状旁腺素(PTH)较营养良好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偏高,且MHD患者营养不良是导致其逆流行病学现象的原因之一,建议根据MHD患者具体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调整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主观评定法(SG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使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估分级法),参照Deskey[1]标准对52例MHD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2例病人中营养良好者14例,轻中度营养不良29例,重度营养不良9例,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3.1%.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应同时纠正和治疗营养不良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测定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结果不同指标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5%,白蛋白(Alb)37.5%,前白蛋白(PA)17.5%,透析前BUN低7.5%,蛋白分解率(nPCR)27.5%,尿素清除指数(Kt/v)10%.结论70%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QSGA评分(〉10分者判为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并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问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86例MHD患者中,有42例患者MQSGA评分≤10分,纳入营养正常组;11~20分者有42例,21~35者有2例,共44例纳入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1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3%;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的年龄、Kt/v、Alb、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白蛋白可作为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可靠生化指标,而年龄、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营养不良-炎症评估(MIS)方法全面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找出导致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分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1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MIS评分分为轻度营养不良组和中重度营养不良组,观察两组在生化指标及人体测量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轻度营养不良组与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年龄、肌酐、铁蛋白、上臂围(MA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部肌围(MAMC)、体重指数(BMI)、尿素清除率(KT/V)、改良主观综合性评估(MQSGA)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年龄分为老龄组和非老龄组,非老龄组尿素、肌酐、尿酸等方面均高于老龄组(P0.05);老龄组MQSGA、MIS评分等方面均高于非老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为CRP1组和CRP≥1组,结果显示两组人体测量指标及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TSF、MAMC、BMI、MQSGA与MIS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本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整体营养状态较好。MHD患者血液透析充分,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透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残余肾功能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价 (SGA)并测血浆白蛋白 (AL 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表现的蛋白质水平 (n PNA)、3日膳食摄入记录法分析每日能量摄入营养指标 ,计算尿素清除指数 KT/ V (Urea)、肌酐清除率 (Ccr)和残肾功能 (RRF)。结果 :2 2例腹透患者中营养良好 9例 ,占 40 .9% ,轻~中度营养不良 1 2例 ,占 5 4.5 % ,重度营养不良 1例 ,占 4.5 %。腹透龄越大 ,透析充分性越差。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两组患者在 RRF、PA、Alb、TF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80),使用Baxter CT190双醋酸膜滤器行高通量透析6个月,观察高通量透析前后患者改良SGAN、BMI、TSF、MAMC、ALB、PA、TF、透析前CH、BUN、SCr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方法更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老年慢性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营养不良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84例)和营养正常组(6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组体重指数、基础代谢率及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蛋白(PA)、肌酐水平均低于营养正常组,年龄、透析时间>12个月占比、尿素清除指数(Kt/v)<1.2占比、焦虑症状占比、抑郁症状占比及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营养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12个月、Kt/v<1.2、焦虑、抑郁及血清Alb、Hb、PA水平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血清Alb、Hb、PA水平、透析时间、Kt/v、有焦虑抑郁症状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ESRD接受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控制良好者为A组(平均IDWG%3.5%),控制不良者为B组(平均IDWG%≥3.5%),分别检测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干体重(DW)、体重指数BMI、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1年后A、B两组DW、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体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比较HB、RBC、TC、TG、LPɑ、HCO-3、n PCR、SPKT/V、ALB、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i PTH、BS、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IDWG控制良好者可减少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控制不良者促进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膳食问卷调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价. 结果SGA评价:营养状况正常43例(占63.23%);中度营养不良19例(占27.94%);重度营养不良6例(占8.82%).营养正常组与中度营养不良组相比较,体质量、每日能量摄入、上臂围、上臂肌围、白蛋白(ALB)、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正常组与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除上述差异外,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摄入、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MQSGA)及实验室生化检查来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对可能影响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共有32例发生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6%。32例营养不良患者中,轻中度23例(71.9%),重度7例(21.9%),极重度2例(6.2%)。蛋白质摄入不足、老年、透析不充分及腹膜炎症状态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有关。两组患者血肌酐、白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上臂肌围(MAMC)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蛋白质摄入不足、老年、透析不充分及炎症状态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方法加强营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94例MHD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测定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尿素氮(BUN)、肌酐(Cr),计算蛋白分解率(nPCR)和蛋白日摄入量(DPI),对于合并SHPT患者,首先对患者进行主观营养评估(SGA),包括近期体质量变化、消化道症状、皮下脂肪厚度、肌肉消耗程度和水肿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检查,采用综合营养评估法(GN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2组,分析iPTH在2组间有无差异,观察iPTH与各营养指标之间关系。结果94例MHD患者中发生SHPT 86例,其中营养良好组36例,营养不良组50例。与营养良好组比较,iPTH水平在营养不良组明显增高(P<0.01);iPTH与多个营养指标密切相关,与Alb、PA、nPCR、DPI、Cr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SGA、GNA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SHPT是导致MH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纠正SHPT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leptin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择MHD患者25例和健康对照组1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leptin水平;用常规营养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人体测量、生物电阻抗法、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MHD患者血浆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HD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RBP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瘦体重量指数(LMI)、脂肪重量指数(F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leptin、leptin/BMI、leptin/Body Fat Mass、leptin/FMI水平与MS、MAC、TSF、FAT%、FMI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与FAT%、FMI的相关呈递减趋势;与RBP、LMI呈明显的负相关,其中与LMI相关呈递增趋势。结论 血浆leptin水平可作为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30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运用SGA评估分级法分析生化指标,并参照Deskey标准,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营养良好9例,轻中度营养不良16例,重度营养不良5例。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及分析,表明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饮食护理。方法 :运用SGA评估分级法和生化指标对 12 5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参照Deskey标准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三种。结果 :12 5例中营养良好 5 8例 ,轻—中度营养不良 4 5例 ,重度营养不良 2 2例 ;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者 6 2例 ;胆固醇低于正常者 76例。结论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 ,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和护理 ,这对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饮食护理。方法:运用SGA评估分级法和生化指标对125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参照Deskey标准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三种。结果:125例中营养良好58例。轻-中度营养不良45例。重度营养不良22例;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者62例;胆固醇低于正常者76例。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和护理,这对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及营养状况.方法对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饮食评估;测量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和分析血清游离氨基酸谱.结果患者平均能量摄入为115.03kJ·kg-1·d-1,蛋白质摄入为1.06g·kg-1·d-1;26.5%的病人BMI<18.5,存在营养不良.以MAMC评估,30.61%的病人存在中重度肌蛋白消耗;以TSF评估,69.38%的病人存在中重度体脂消耗.MHD病人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正常,总氨基酸量、EAA/NEAA、Leu、Ile、Phe、Val、Lys、Thr、Ser、Ala和Gl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P<0.01),而Asp、Trp、Arg水平则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MHD病人存在明显的血清游离氨基酸谱改变,以必需氨基酸水平低下为主,为预防营养不良的进一步发展,应予以合理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