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住院分娩243例早产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导致早产的原因主要为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因素、子痫前期、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儿窘迫、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而导致自然早产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导致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因素、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结论: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指导孕期保健,定期产检,早发现,早处理,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早产儿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的病例200例作为早产组,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病例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早产组孕妇、足月组孕妇以及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胎龄对早产结局的影响以及早产儿出生体重对早产结局的影响。结果医源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为子痫前期,其次为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组的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子痫前期和胎儿窘迫的比例均高于足月组(P0.05)。早产儿胎龄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早产儿出生体重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有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羊水过多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早产儿结局有相关性,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的结局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心卫生院2003-2014年产妇早产状况。方法:248例于该院分娩的早产产妇作为早产组,采用系统抽样随机选出同时期的248例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专人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年龄、产检次数、分娩时妊娠天数及住院天数),早产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孕次、产次、自然流产次数、人流次数、产检次数、胎膜早破(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助孕技术。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早产相关因素,并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近10年早产发生率为11.93%,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次数、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ICP、多胎妊娠、GDM、PIH、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助孕技术为早产相关危险因素,产检次数是早产保护因素。而孕次、产次、胎盘植入、人流次数和胎位异常并非早产相关因素。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和专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与自然流产次数、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等多种因素相关,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292例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以及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分娩292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足月分娩的292例进行相关对照。结果:胎膜早破、不明原因的早产、多胎妊娠、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位异常为早产原因的前5位,肝内胆汁淤积症、子痫前期及产前出血是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还与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相关。早产儿病率与孕周、体重相关,产前皮质激素的使用可明显改善早产儿的预后。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发生情况并分析早产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6月住院分娩的628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对比两组的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628例早产发生率为7.0%(44/624),早产儿分娩孕周28~31+6周5例(11.4%)、32~33+6周9例(20.5%)、34~36+6周30例(68.2%)。早产组学历、孕前服用叶酸、产次、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史、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发生率与足月产组无差异(P>0.05),孕妇年龄、孕前体质指数、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足月产组有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高龄、胎儿窘迫、ICP、妊娠期高血压及前置胎盘均是孕妇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妊娠、胎儿窘迫、ICP、妊娠期高血压及前置胎盘均会增加早产发生风险,临床应对存在早产风险的孕妇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国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国内2005-2011年发表的有关早产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C1分别为胎膜早破4.52[3.27,6.27]、双胎及多胎4.54[2.78,7.42]、前置胎盘4.96[1.76,13.94]、胎盘早剥2.27[1.44,3.56]、胎位异常2.79[0.66,11.71]、臀位2.83[1.76,4.57]、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2.84[1.77,4.55]、妊娠合并症4.63[2.88,7.46]、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6.28[3.54,11.13]、先兆子痫及子痫3.45[1.86,6.4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02[0.75,5.46]、孕中晚期感染1.89[1.45,2.47]、胎儿窘迫0.88[0.59,1.32]、胎儿或子宫畸形2.83[1.58,5.07]、产前出血4.82[2.99,7.78]、负性事件2.80[1.81,4.34]、年龄0.59[-2.21,3.38]、大龄产妇(35岁)1.76[1.16,2.66]、未做产检4.87[3.81,6.23]、产检次数-5.06[-7.96,-2.16]、流产史1.56[1.03,2.36]。结论胎膜早破、双胎及多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先兆子痫及子痫、孕中晚期感染、胎儿或子宫畸形、产前出血、负性事件、未做产检这14个因素为早产的危险因素。产检次数为早产的保护因素,胎位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年龄、大龄产妇(35岁)、流产史与早产的关系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分娩的1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病例组,150例)以及同期分娩的15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15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围生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及围生儿不良结局(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低体质量儿、死亡)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67%、2.67%、4.00%、3.33%;病例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00%、11.33%、5.33%、13.33%。病例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0、8.653、9.818,均P<0.05);两组产妇羊水过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60例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孕妇的妊娠及胎儿结局,为临床防治SCH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预行分娩的SCH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预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晚期无SCH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先兆流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的前置胎盘、低蛋白血症、胎盘早剥、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出生体质量、胎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晚期合并SCH是孕妇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先兆流产、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晚期SCH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妇发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及先兆流产的风险较高,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与早产。妊娠晚期SCH孕妇需及早接受干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早产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引起早产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胎膜早破,是降低早产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早产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910例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早产发生率22%;早产原因依次排位为:胎膜早破、自发性早产、胎盘因素、多胎妊娠、胎位不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羊水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脱垂。孕龄〉34W以上的早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死亡的几率明显低于孕龄≤34W的早产儿。结论早产与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等密切相关,围产儿结局与胎龄和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产时胎儿宫内窘迫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旨在早期处理、降低围产期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52例胎儿宫内窘迫进行临床分析,围绕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因妊高征、前置胎盘、咽炎及扁桃腺炎并高热、脐带异常、胎位异常致脐脱出、过期妊娠、胎膜早破并感染、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进行分析,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讨论了胎动、羊水、胎心音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病理改变及观察的重要性.有效治疗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结速分娩,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结果 产程观察中发现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比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高,羊水粪染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成正比.结论 加强产时的产程监护,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有效的预防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  相似文献   

13.
169例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的原因及影响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年间 169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足月分娩 30例进行有关对照。结果: 胎膜早破、妊高征、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多胎妊娠及产前出血占据早产病因的前5位; 不明原因的自然早产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足月产 (P<0 05); 妊高征和产前出血是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 早产儿病率与孕周、体重呈负相关 (P<0 005), 产前皮质激素运用的次数明显地改善了新生儿的预后 (P<0 05)。结论: 早产病因复杂, 是导致围产儿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 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产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因素和防治早产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选用同期足月妊娠111例作对照。结果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臀位和双胎妊娠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P<0.0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重度妊高征与对照组比较,虽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其早产发生的孕周小早产儿体重低,死亡率特高。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尽力延长胎龄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建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14-1615
目的分析围产期各种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影响,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HIE患儿母妊娠期病史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146例同期出生无HIE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中妊高征、胆汁淤积、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存在统计学差异,为HIE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一种妊娠特有并发症,以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妊娠并发症孕产妇预后良好,但可导致胎儿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严重妊娠结局.因此,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的机制对围生儿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妊娠后晚期发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ART术后妊娠晚期自然流产的患者111例及同期ART后足月分娩的183例妇女,分析与晚期自然流产有关的因素。结果:ART后晚期流产的相关因素有宫颈操作次数(OR=1.356)、胎膜早破(OR=13.881)、减胎术(OR=5.363)、双胎妊娠(OR=1.136)。结论:行ART治疗的不孕患者如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后天性的宫颈管机械损伤不容忽视;当伴多胎妊娠时应严密监测宫颈长度,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早产的危险因素 ,为今后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 2 5例早产产妇和 65例足月产产妇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 ,发现广州市早产主要危险因素有 :感染、妊高症、胎膜早破、贫血等 ;保护性因素是 :产检次数。再进一步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发现早产主要危险因素有 :妊高症和胎膜早破 ;保护性因素是 :产检次数。结论 预防妊高症和胎膜早破的发生 ,加强产前检查 ,以预防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