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成玥 《当代医学》2010,16(7):149-150
目的了解食道心房调搏术终止妊娠期及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妊娠期合并室上速10例,老年患者46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均证实为室上速,所有患者均行食道心房调搏术终止室上速。结果56例患者行食道心房调搏后,54例恢复为窦性心律,成功率96.4%,安全、有效。结论在妊娠期及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食道心房调搏能迅速终止室上速,转复为窦性心律,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行,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李银福 《中原医刊》1999,26(6):60-61
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系临床常见急诊,多数病例用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及常规频率食道调搏超速抑制等方法能终止室上速。但有些病例虽经上述处理仍不能终止。1995年以来,笔者对8例上述病例行食道调搏猝发脉冲法频率为每分钟400次超速抑制...  相似文献   

3.
对9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时用各种不同方式的电刺激进行诱发和终止试验。共诱发室上速358次,诱发成功率97.7%。终止室上速217次,终止成功率98.6%。本文对可能影响电刺激诱发和终止成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用食道心房调搏法诱发和终止折返机制的室上速是一种十分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运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疑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70例患者进行复制。方法:经行S1、S2或S1、S2、S3程扫刺激后,复制出室上速62例人次,复制率8857%,再行食道心房标测。结果:根据折返部位分类,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占549%,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正传型占419%,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占16%,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占16%。结论: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标测检查能明确室上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制及与药物终止的安全性、可靠性观察。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168例患者,按宁佩萸《食道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1986》,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及S1—22程控刺激法。结果:在被检的168例中,调搏诱发出室上速152例,占90.4%,其中预激36例,潜在预激4例,占室上速的26.9%,房室结多径路112例,占室上速的73%,16例未诱发出室上速,占被检患者9.5%。结论:对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的和电生理类型不清而选择药物困难的室上速、洋地黄中毒伴室上速,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预激综合症或房室结多径路的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安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对12例有室上速病史和2例无室上速病史患者采用食道心房调搏法诱发出PSVT,即时作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明确诊断,并采用超速抑制法、短串脉冲刺激法、程序早搏刺激法、亚速起搏法或采用两种刺激法使PSVT 立即终止,转复率为100%。其中6例根据能否诱发出室上速,作出药物对室上速的疗效评价。食道调搏法诊断室上速效果显著,优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即使在非发作期也能通过诱发立即作出明确诊断;治疗室上速作用迅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共对1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发作期用食道调搏法终止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动过速常见于阵发性室速及阵发性室上速 (PSVT) ,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房内自律性心动过速 (AA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ART)以及快室率的房扑 ,其中IART、AAT、SART、房扑通过体表心电图基本可明确诊断 ,部分阵发性室速及阵发性室上速也可通过体表心电图做出诊断[1] 。但在部分急诊病人中体表心电图做出室速或室上速的诊断常有一定困难 ,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紧急处理时 ,急诊食道心房调搏可以在诊断和治疗中起到安全…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共对1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发作期用食道调搏法终止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党静玲 《黑龙江医学》2001,25(4):254-254
目的 证明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与 2 0例施普罗帕酮药物治疗。结果 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食管心房调搏是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之一 ,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 ,重复性强 ,病人痛苦少等优点。易于在基层单位开展 ,是临床上鉴别各种类型的室上速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同时还可终止阵发性室上速 ,无药物和电击复律的副作用及禁忌证 ,所以目前较普遍用于终止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现将我院 1 998~ 2 0 0 1年 5 0例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接受食管心房调搏的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5 0例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心悸、胸闷等不适。年龄最大者 68岁 ,最小者 1 8岁 ,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支型室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就28例FVT的临床资料、心电图、食道及心内电生理特征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28例患者QRS波时限为120~140ms。16例为左后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12例为左前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4例可见室房1∶1逆传,24例可见室房分离。18例FVT可被食道调搏诱发和终止。1例先用胺碘酮、食道调搏、电复律治疗无效后间断用胺碘酮及异搏定及口服倍他乐克后终止;16例直接用异搏定终止;5例憋气后自行终止;6例食道调搏不能终止用异搏定或胺碘酮治疗。其中24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无复发。结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食道调搏可以终止大部分发作,急性发作用异搏定效果好,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其多为折返机制。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具有发作突然起始与终止特征,但如不能及时复律,易导致猝死发生.治疗方法包括机械刺激法、药物治疗、食管心房调搏、直流电复率、导管消融等[1],其中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现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2月-2008年4月收治的48例室上速患者,应用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2例宽大QRS波的心动过速进行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检查,并予食管心脏调搏、同步电击复律、药物复律。结果室速20例,7例室上速,宽QRS心动过速不能分类7例。食管心脏调搏复律11例,电击复律4例,药物复律15例,死亡2例。结论宽QRS心动过速以室速最多见,房室分离、食管心电图、食管心脏调搏有助室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血液动力学稳定与否采取同步电击复律、食管心脏调搏及药物复律。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在内科急诊中较为常见,它可能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严重时可诱发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目前室上速的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三年内收治了心律失常831例次,其中室上速369例次,占43.2%,分别随意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停)、胺碘酮、西地兰、经食道短阵超速起搏(食逍调搏)等方法治疗,现  相似文献   

16.
对103例阵发性室上速急诊治疗的方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应用食道调搏法和心律平控制室上速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调搏治疗室上速的效果及副作用,对52 例室上速病人进行调搏治疗,结果亚速刺激法转复成功15 例,有效率28 .9 % ;超速抑制法转复37 例,成功23 例,有效率62 .2 % ;猝发刺激法转复14 例,成功10 例,有效率71 .4 % 。总有效率为92 .3 % 。认为食管调搏转复室上速成功率较高,需要的时间较短,但心前区烧灼感是其最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93年我院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以来,因许多患者仅仅只是主诉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但无室上速发作的心电图,这类病人我们用食道心房调搏术来诱发室上速发作,并做出电生理分类,为射频消融术筛选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经验,方法:本组共37例,术前食道调搏初步位,射频消融采用现在多数作的方法。结果:34例1次手术成功,3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行第2次RFCA,另有1例右侧显性旁道术后ECG又出现显性预激改变,但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RFCA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本组病例1例手术成功率为97%,术前食道调搏对大部分病人可基本明确病变部位,术中应谨慎操作和放电,防止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我们使用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85例取得了予期效果。其中83例次常速调劳有效,1例超常速调搏成功,另1例须使用药物。这一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无明显副作用。但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我们认为应用时应慎重,术中需以ECG进行监护,备以除颤复律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