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2013年,我们共收治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患者,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6~67岁.3例有活动后心悸、气短,2例伴心绞痛.查体:心前区可闻及全期连续性杂音,较柔和,Ⅲ级.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2例,心前区导联T波完全倒置1例.2例经心脏超声可见扩张的冠状动脉,确诊后手术.2例经冠状动脉CT确诊,其中1例因合并冠心病又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走行、狭窄及瘘口部位.1例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未确诊,行二尖瓣置换术,开胸、切开心包后确诊.病例中,右冠动脉-右房瘘1例,右冠动脉-右室瘘1例,左冠动脉-主肺动脉瘘2例,左冠动脉-左室瘘1例.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连接于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与某一心腔或心脏周围血管之间的先天性或获得性冠状动脉畸形。发生率在先天性心脏疾病中为0.13%,而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0.002%。最主要的症状为"窃血现象"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症状。经典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目前冠状动脉瘘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congenitalcoronaryarteryfistula ,CAF)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直接与心房、心室、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或冠状静脉瘘之间的异常交通。在先天性心脏病中 ,其发生率为 0 2 7%~ 0 40 %。我院 1983年 7月至 2 0 0 2年11月共手术治疗CAF患者 7例 ,手术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例是右冠状动静脉瘘,另1例是左冠状动脉左室瘘。UCG及心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唯一方法,它可以观察到瘘孔大小,瘘管粗细及漏入部位,为外科手术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瘘口修补术。手术顺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37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乏力十余年 ,加剧 2个月入院。患者十余年前感冒后出现明显心悸、胸闷、乏力并伴有双下肢水肿 ,但无气喘、咳嗽、胸痛、晕厥等表现。在他院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之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尤其在劳累后更加明显。近 2个月来自觉症状明显加剧 ,但尚能胜任中度体力劳动。体检 :T 36 .8℃ ,P75次 /min ,BP12 1/ 71mmHg (1mmHg =0 .133kPa) ,R 2 0次 /min ,一般情况可 ,生长发育良好 ,口唇无发绀 ,两侧颈动脉搏动正常 ,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前区无膨隆…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任一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到1980年止,世界文献共报告325例。占先天心血管畸形的0.2~0.25%。对本病已能用手术治愈,故术前正确诊断具有实际意义。命名及分类: 冠状动脉可与右侧心腔或肺动脉交通,也可同左侧心腔或肺静脉交通。当冠状动脉经瘘管与右心系统交通时,是主动脉血引流入右心与体静脉血混合,用冠状动静脉瘘的命名是合适的;但当交通引流入左心时,因主动脉血流入体循环心腔,故用冠状动静瘘的命名就不恰当。Papa-  相似文献   

7.
5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 5 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全组 5 2例中 ,年龄 9个月~ 5 8岁 ,平均 (15 7± 16 4)岁。 36例为单纯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16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5 2例中 ,右冠状动脉瘘占 71 2 % ,左冠状动脉瘘占 2 8 8%。瘘口于右室 ,右房 ,左室 ,左房及肺动脉分别为 42 3% ,30 8% ,11 5 % ,5 8%和 9 6 %。结果 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10例切开冠状动脉闭合瘘口 ,2 6例经心腔闭合瘘口 ,16例分别闭合在冠状动脉内和在心腔内的瘘口 ;16例合并其他心脏病变同期矫治。心腔内发现二个瘘口者有 6例 ,三个瘘口者 3例 ,余 43例为单一瘘口。全组无死亡及残余漏。 37例随防 1个月~ 8年 ,平均 3 5年 ,均无症状。一例有ST T改变。结论 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应同时矫治。准确判断瘘口的位置和确切可靠的缝合技术是防止残余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瘘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全部采用外科治疗,统计其疗效。结果 单纯冠状动脉瘘20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8例;右冠状动脉瘘18例,左冠状动脉瘘8例,双冠状动脉瘘2例。瘘入右心室13例,瘘入右心房12例,瘘入左心室1例,瘘入肺动脉2例。心腔内双瘘口及三个瘘口各有1例,余26例为单一瘘口。所有病例行手术治疗,8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同期矫治。全组无死亡及残余瘘,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效果肯定,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应同期矫治。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和(或)瘘人心腔的位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及疗效,努力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9年10月共收治19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5(1~61)岁,体重16.25(7~69) kg。右冠状动脉右房瘘3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7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2例,左冠状动脉左房瘘2例,左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合并先天性二尖瓣发育不良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三尖瓣关闭不全各1例。所有患者均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动脉瘘矫治术,同期矫治其他心脏畸形,围术期常规监护治疗,术后1、6个月及每年随访复查。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总结。结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61.330±11.479) min,体外循环时间(99.940±15.206) min,手术时间(140.610±19.150) min,呼吸机使用时间(33.000±19.275) h,ICU时间(2.220±1.215) d,住院时间(20.940±8.795) d。患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63.167±8.031)%,术后当日左室射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56例,年龄5个月至71岁,平均年龄34岁。104例中有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直接结扎及缝扎,其中微创小切口14例;48例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及心脏疾病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直接结扎及缝扎瘘口,对合并的心脏畸形或疾病同期做相应的矫治。结果瘘口发生于右冠状动脉63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41例,瘘人右心房21例,瘘人右心室40例,瘘人肺动脉30例,瘘人冠状静脉1例,瘘入上腔静脉1例。除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10年,复查超声均无异常。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可采用直接结扎及缝扎方法,部分病例可采用小切口治疗,手术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00例介入文献与85例手术文献,分析冠状动脉瘘的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冠状动脉瘘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多见,出口多在右心。单一冠状动脉瘘可以考虑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这是创伤小,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且预后良好,适宜推广。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者或冠状动脉病变者以及介入治疗失败者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两例婴儿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的外科治疗。1例行肺动脉内隧道术,1例行冠状动脉再植术。前者存活,3年随访良好。后者死于肺动脉后壁缝合口出血。作者对本病的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继发病变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瘘是一类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既往主要靠外科手术修复治疗。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为提高对冠状动脉瘘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特点的认识,现仅就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型、病理生理特征及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金标准,冠状动脉瘘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闭合治疗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We present a rare case of a symptomatic acquired large coronary fistula and aneurysm secondary to chest trauma that was successfully closed using stent graft. This case is followed by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8.
19.
A 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CAF) combined with giant coronary aneurysm (CAA) is a rare congenital cardiac abnormality. We reported an 8-year-old patient who underwent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both inlet and outlet of a proximal left coronary artery (LCA)-to-left ventricular (LV) fistula with CAA of 41 mm × 28 mm in diameter, during which acute occlusion of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 occurred immediately after device implantation at the inlet of fistula. We managed to prevent the patient from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by conservative therapy with dual antiplatelet agents instead of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device. The patient recovered well and had been follow-up for 2 years with no late complications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