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在血浆中的增高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二聚体已经在与血栓性疾病有关的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肝病如:病情的诊断、出血的预测、纤溶亢进、并发DIC及预后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儿年来国内外有关D-二聚体以及在肝病诊治中应用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存在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溶解,它可作为反映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二聚体反映着继发性纤溶的增强,是唯一反映凝血和纤溶的理想指标,在临床上已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指导意义。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早期诊断,以期早期预防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D-二聚体水平在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病理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现着重对D-二聚体的形成机理、方法学和其在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是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两个常用指标。Fbg即凝血因子Ⅰ,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血浆D—D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其增高可作为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肺癌与血栓性疾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肺癌患者可出现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本文检测了68例不同组别肺癌患者血浆Fbg和D—D含量.以探讨其在病情发展、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Ⅷ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可反映继发性纤维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D-二聚体在肝病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现象。作者检测了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609例各型肝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旨在了解肝病时纤溶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浆D-二聚体检测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中.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特异性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之一,多种疾病均可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D-二聚体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质量浓度的增加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凝血检测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骨科病人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发生VTE的可能性,阳性对VTE的确诊价值不高,建议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  相似文献   

7.
赵佩  何庆 《华西医学》2013,(4):619-622
D-二聚体(D—dimmer)是血浆中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终末产物,当机体发生急性肺栓塞、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时会引发体内凝血机制的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继而引发纤溶系统亢进,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积极检测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对近年来有关检测D-二聚体水平与肺部疾病关系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肺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疗效的判断和预后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是脑梗死的最主要的病因之一。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反应最灵敏的指标,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实验对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检测,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D—D)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D的检测对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VT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其它多种血栓相关性疾病都有着特殊的诊断价值。近几年来,D—D的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给临床提供出血相关性疾病的各项指标的检测,我院自2008年以来先后引进两台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除进行常规凝血指标检测外,还使用该仪器应用免疫比浊法进行D—D的定量检测,结果准确、稳定、有较好的重复性。现将使用该设备检测D—D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与D-二聚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景萍  潘孝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43-1343,1345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D-二聚体的检测,了解D-二聚体与AP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乳凝集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D-二聚体阳性率皮肤型AP占5.1%,紫癜性肾炎占9.4%,关节型AP占6.9%,腹型AP占9.4%,混合型AP占17.8%。89.5%的AP伴器官损伤患儿D-二聚体阳性。结论 D-二聚体检测可提示AP患儿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指导临床用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首诊胃癌患者的病历,从中提取出患者就诊时的D-二聚体水平和临床特征等信息。比较胃癌患者与80例健康个体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个体增高(P0.01)且其水平随患者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级的递进而增加(P0.01)。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增高(P0.01)。D-二聚体与肿瘤大小、癌抗原72-4呈正相关(P0.01)。肿瘤病理类型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关。结论胃癌患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均处于活化状态。D-二聚体是潜在的胃癌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血流感染(BSI)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11例BSI患者和38例非BSI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 BS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2.034(1.190~4.666)mg/L]明显高于非BSI者[0.966(0.157~2.0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SI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的D-二聚体水平[2.054(1.097~4.768)mg/L]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1.824(1.291~4.814)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I患者体内存在着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异常,D-二聚体可作为非特异性炎性指标,辅助血流感染患者病情及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诊断帮助及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本文就D-二聚体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病情判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意义进行逐一综述。[结果]D-二聚体在脑梗死急性期会出现特异性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论]血浆D-二聚体已经成为临床的常用检测指标,它对血管血栓性疾病的诊治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thrombomodulin (TM) is thought to be a marker for endothelial damage. Although sever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serum TM concentrations are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soluble TM in human plasma.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oluble TM in plasma between coagulation and/or fibrinolysis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 measured plasma soluble TM, protein C activity (a natural anticoagulant induced by thrombin-TM complex), prothrombin F1+2 (a direct marker of thrombin generation), and plasmin-alpha 2-antiplasmin complex (PAP) and D dimer (measures of fibrinolytic activity) in 55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TM (P<0.01), protein C activity (P<0.01), prothrombin F1+2 (P<0.05), PAP (P<0.001) and D dimer (P<0.00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diabetic patients than the 48 age-matched control subject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M and PAP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he diabetic patient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TM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tein C activity (r=-0.43, P<0.005), 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prothrombin F1+2 (r=0.63, P<0.0001) and the plasma PAP concentrations (r=0.30, P<0.05).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oth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are enhanced concomitantl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at an increase i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TM is associated not only with hypercoagulability but also with enhanced fibrinolysis in diabe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与纤溶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及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不同类型的冠心痛患者160例(包括凝血65例,抗凝52例,纤溶功能43例)及健康对照者80例血浆抗凝血酶(autithrombin,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D-二聚体(D—dimer)的活性或含量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AT、t--I,A的活性显著降低,PAI-1、D—dimer的活性或含量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AT、t—PA、PAI-1、D—dimer的活性或含量水平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活性亢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控制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95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例行体检的健康人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天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同时对比两组起始白细胞水平、大便潜血情况差异,计算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依据血浆D-二聚体结果,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肠病阳性患者74例,阴性患者21例,采用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CT检测及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共有80例阳性患者、15例阴性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80.0%。(2)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数、大便潜血阳性率分别为(5 480.12±876.32)μg/L、(17.37±2.21)×10~9/L、81.3%,远远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7、14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D-二聚体检测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种检测血浆D-二聚体方法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胶乳凝集试验(L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其结果。结果三种检测血浆D-二聚体方法对血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LAT、ELISA和GIA在正常人中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3.33%、10.87%、6.06%。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同时检测可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达100%。结论当临界值(cut-of值)不同时,三种方法在正常人中的假阳性率和对血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有差别。GIA具有ELISA的定量和LAT的简便、快速的优点,非常适合于临床对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症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SysmexCA - 1 50 0全自动血凝仪对 30例正常对照组 ,65例肾病综合征组的凝血酶原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bg)、D -二聚体 (D -D)进行检测并分组比较。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缩短 (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 ,APTT明显缩短、Fbg与D -D明显升高 (p <0 .0 1 ) ,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病综合征病人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 ,测定凝血及纤溶系统的一些项目可了解病情并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与同期42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比较。结果: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关系密切;早期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的判断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双抗体夹心法对35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测定,并与2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血浆中纤溶活性增高。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