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良  王步球 《中医杂志》2012,53(16):1432-1434
对《丹溪心法》中论治胃病的篇章进行分析,总结朱丹溪辨治胃病的特色与成就。朱丹溪既有以痰为主进行辨治的鲜明特色,又严格遵守和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灵活多样。创立嘈杂病名和对吐酸病机的独到分析,堪称对胃病辨治的突出成就。对于胃病的一些重要治则治法以及对胃病病证名称的明确,对后世胃病的中医辨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9,22(7):2-2,7,24,32,60,F0004
一简答题 1.《丹溪心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朱丹溪的弟子主要有哪些? 二思考题 谈谈怎样学习《丹溪心法》?  相似文献   

3.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23(1):40-40,43,46
一 判断题1.朱丹溪认为消渴是“手少阴心经见证”之一。()2.朱丹溪认为黄疽是“足太阴、少阴”经“合生见证”。()3.朱丹溪认为“医道有一言可以尽其要者,运气是也。”()4.朱丹溪认为“人或受邪生病,不离表里也”。()  相似文献   

4.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中滋阴派的代表人物。笔者在研读其医论医案中发现,补气法及补气药的应用频率最高,本文对《丹溪心法》中补气法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发现朱丹溪对补气法的应用颇为娴熟灵活,主要分为补气升提固摄法、补气健脾祛湿法、补气祛痰开窍法、补气清热泻火法、补气生血养阴法、补气温阳扶正法、补气益肾利水法七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23(3):32-32,55,F0004
<正>~~  相似文献   

6.
王荣锦 《新中医》1999,31(9):58-58
《丹溪心法》是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反映了其关于痰证的辨证论治经验。现略述于下。1 因病生痰,治其病而痰自消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大凡肺脾肾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生痰。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可以影响津液的生成、运化、敷布而变生成痰。丹溪认为治其病而消除成痰之因,便可以达到祛痰的目的。因此提出了“见痰休治痰,而治其本”的学术观点,其治痰的主要途径有3个方面。11 清邪热而痰自除 火热内扰,煎熬津液而成痰。不清泻火热,则津液代谢失其常,虽治其痰而痰终不尽不除。治痰只是治标,…  相似文献   

7.
《丹溪心法》是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治疗杂病的经验。书中对于灸法治病虽仅见于若干散论,但观点独到,析理透彻,鲜明体现了朱氏及其“滋阴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本文通过对书中各论灸法的初步归纳总结,管窥“滋阴派”在灸法治病这一侧面的医学实践与理论,或可对当代灸法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邓艳芳  宋亚南  屈乐  蒋燕 《河南中医》2014,(12):2293-2296
《丹溪心法》认为,痰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体质、瘀血等因素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凝结而成。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证型亦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所致疾病广泛。朱震享认为在对痰的治疗上,应谨遵调畅气机、健脾燥湿的原则,辨证论治,临证善用二陈汤健脾化痰,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唐学敏  魏小萌 《陕西中医》2009,30(9):1245-1246,1269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丹溪心法》为其代表著作之一。笔者重读此书,深感朱氏学术并无偏见,实有重新评价之必要,且发现朱氏有极为宝贵的治疗经验,现浅述如下。1重新评价其学术思想1.1用滋阴降火法并非以知母黄柏为主朱氏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临床喜用知母黄柏之类。  相似文献   

10.
《丹溪心法》左金丸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荣  杨少华 《江西中医药》2003,34(11):33-33
《丹溪心法》载有左金丸一方 ,系丹溪首创 ,药简效宏 ,至今用于医家临床实践而不衰。1 左金丸及其沿革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六》。丹溪认为 :“气从左边起者 ,乃肝火也。”左金丸作为治火“入方”(主方 ) ,书中标明 :“左金丸 ,治肝火 ,一名回令丸。”方中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共为末 ,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清·汪昂曾说 :“左金者 ,谓使得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左金丸后世又名为萸连丸 (《医学入门·卷七》)、茱连丸 (《医方集解》)、佐金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黄连和吴茱萸作为药对配伍使用历史悠久 ,北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朱丹溪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丹溪心法》中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朱丹溪方药数据库,将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统计,采用系统聚类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采用Carma方法对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610首,涉及中药337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茯苓、生姜、炙甘草、甘草、陈皮、人参、半夏、白术、当归、川芎。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12组,分别为砂仁和藿香、细辛和白芷、胆南星和枳实、升麻和柴胡、防风和羌活、黄柏和知母、厚朴和苍术、桔梗和枳壳、熟地黄和生地黄、黄芩和黄连、白术和人参、陈皮和半夏。设支持度3%、置信度65%,共得到提升度均1的关联规则39组。结论朱丹溪临证善用补益脾胃之品,常以调理脾胃药物为核心,提示朱丹溪学术思想不仅以滋阴为主,同时亦重视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重点阐述朱丹溪的痰证理论,探讨其从痰诊治中风病的临床应用。朱丹溪汲取百家特长新创痰门,《丹溪心法》详细地记载了痰证理论。朱丹溪强调,百病中多兼有痰者,对痰成因、辨治提出了新的见解,将血虚有痰作为中风病的辨治关键。主张中风病治痰为先,次养血活血,并提倡左右细分辨治因人施治虚实兼顾,轻重制宜症法合参等治法及方药。  相似文献   

13.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丹溪心法〉为其代表著作之一.本人重读此书,深感朱氏学术有极为宝贵的痰证治疗经验,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丹溪心法》中风病辨治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风是中医四大难治证之一,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提出了"内风"的早期观点,其对于中风病的病机及证治做出了详细阐述,为后世中风病的全面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丹溪心法》所论中风辨治进行简要分析。1提倡治痰为先历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病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唐宋之前多以外风立论,而宋金元时期,由于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15.
《丹溪心法》是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传人整理的著作,是丹溪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中涉及内、外、妇、儿、肛肠、五官诸科疾病,几无不备,内容极为丰富,理、法、方、药兼备,对杂病的辨证论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胃病的的论治也有独特见解.本文就《丹溪心法》中胃病的辨治方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歌诀】虎潜脚痿是神方,虎胫膝陈地锁阳。龟甲姜归知柏芍,再加羊肉捣丸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求朱丹溪治疗水肿的辨治规律。方法:笔者精读《丹溪心法·水肿》篇,通过原文结合临床进行探究。结果:本文从《丹溪心法·水肿》篇总结出水肿所发病机为脾肾虚损为本,三焦壅滞为标;水肿分为风、气、血、虚四型;水肿辨治重在调中州,恢复气机之升降;提出水肿禁攻下及饮食禁忌。结论:恢复中焦枢纽气机的升降以治疗水肿,对现代中医辨治水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丹溪心法>论治血证的篇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朱丹溪辨治血证的特色与成就.他既有从痰及火论治的鲜明特色,又充分遵守并证论治的原则,治疗方法亦灵活多样.他创立"咳血"--证名及其对各血证病名与病机的独到分析,堪称对血证并治的突出成就.他提出的对于血证的一些重要治则以及对血证预后的精辞论述,对后世中医血证的辨治有着深...  相似文献   

19.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9,(11):F0004-F0004
二、思考题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差后防复,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观点。就未病先防来说,具体方法涉及气候、饮食、情志、劳逸、婚育、居处、虫兽及运动等许多方面。《黄帝内经》对此有丰富的论述,历代医家亦不断充实和发挥。如仲景在《金匮要略》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  相似文献   

20.
《丹溪心法》是朱丹溪的弟子及其私淑者编写.书中所列疾病涉及内、外、妇、儿、肛肠、五官等科.内容丰富全面,辨证简明扼要,选方简单实用.是古医籍中比较好的参考书.书中对杂病的论治颇有独到见解,对肾病的治疗也有独特经验.本文就其治疗肾病的方法进行总结,供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