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对剖宫产是否同时行肌瘤剥除术尚有不同看法.现就我院6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和未行剥除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性回顾分析,以探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的可行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指征和方法。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32例.无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对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与正常剖宫产的出血量比较、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剔除时手术失血量比较、产后子宫复旧与非剔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时应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同时采用U字连续缝合的方式关闭瘤腔.以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同期行肌瘤剔除术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32例,剖宫产48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47例。剖宫产加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单纯剖宫产术32例,其中7例为子宫后壁下段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5—7cm,3例肌瘤靠近宫角部,2例肌瘤靠近子宫动静脉旁,2例肌瘤位于阔韧带内。8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合并子宫肌瘤的高危孕妇,应定时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不必过早进行处理,在妊娠36周,应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胎儿及孕妇的情况决定分娩方式,对于剖宫产时终止妊娠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的剖宫产术中最佳的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剖宫产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病例196例,术中行单纯剖宫产术3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多发肌瘤剥除术13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2例,比较3组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产褥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3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组的年龄较其他两组大(P<0.05);单纯性剖宫产术组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短(P<0.05);单纯性剖宫产组及同时行子宫多发肌瘤剥除术组术后24 h出血量较同时行次全切除术组多(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剖宫产术中手术方式不固定,应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生育要求等情况决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可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681-681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以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9月我院治疗的9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的回顾和分析。结果:9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21例经阴道分娩,14例行剖宫产术,56例行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剜除术,1例行保罗氏剖宫产术。92例中53例为单发肌瘤,39例为多发性肌瘤,其中病理检查27例提示子宫平滑肌瘤伴红色变性,4例伴组织坏死,2例伴玻璃样变性。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剜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病情准许的条件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剜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30例,其中单发肌瘤19例,多发肌瘤23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23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子宫肌瘤对生育有较大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剖宫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赵金华  张玮玮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12-18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治疗的3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6例;经阴道分娩11例,削官产25例。剖官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13例。其中1例挖除失败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单纯剖官产术相比,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显著增加。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及5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于绪金  张莹 《哈尔滨医药》2012,32(4):284-2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剖宫产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116例患者及58例合并子宫肌瘤未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产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组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内阴道出血量及产后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产后2年,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产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由有经验的医师选择性的对妊娠并发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80例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官产患者80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肌壁间较大肌瘤直径(5~8 cm)在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同时行子宫下段环扎后,可以在剖宫产术中安全剔除.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同期9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同时应尽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流产2例,早产6例,多发生于孕21~28周黏膜下肌瘤和较大肌壁间肌瘤患者;臀位5例,产后出血3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手术时间(58±12)min。12例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其中切除子宫3例:2例为肌瘤多发,直径5—8cm,术中创面大,出血多,为避免术后感染、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为肌瘤过大,直径约12em,肌壁间肌瘤,突向官腔,挖除后子宫内膜缺损过多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使子宫肌瘤患者避免了二次开腹手术,故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术56例进行分析,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先行剖宫产,然后肌瘤剔出。切口设计、剔出方式与妊娠期子宫肌瘤剔出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及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随机取同期75例正常剖宫产作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同时作子宫肌瘤剔除者与单纯剖宫产者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肌瘤剔除并未增加整个手术出血量。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肌瘤大小、临床表现等因素而定。分娩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肌瘤生长部位、胎儿及产妇情况。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及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随机取同期75例正常剖宫产作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同时作子宫肌瘤剔除者与单纯剖宫产者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肌瘤剔除并未增加整个手术出血量。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肌瘤大小、临床表现等因素而定。分娩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肌瘤生长部位、胎儿及产妇情况。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子宫肌瘤发病率,年龄分布,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并发症及诊疗。结果:年龄27~44岁患者中30岁以上多见,经产妇多见于初产妇;孕早期诊断6例、孕中期4例、孕晚期36例,剖宫产时发现2例。黏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34例,浆下肌瘤14例;单发多于多发;并发症先兆流产2例,先兆早产3例,胎位异常16例,前置胎盘1例,产后出血4例。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经阴道分娩9例,单纯性剖宫产4例,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母子均平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一经诊断立即列入高危孕妇管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孕妇的情况,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7.
季慧 《临床医药实践》2009,(3Z):1495-14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案。方法:对我院2002年11月~2007年11月5年间剖宫产手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瘤>10cm4例,5~10cm11例,≤5cm41例,出血量最多700ml,最少200ml,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手术时间最长1小时20分,最短45分钟。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正常,未有产后出血发生,4例发生产褥病,产后子宫复位好。病理报告均为子宫平滑肌瘤,5例囊性变。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剖宫产时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方式根据子宫肌瘤大小、位置,产妇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5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及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3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5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及术后情况。42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16例经阴道分娩。结果39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220±143)ml,≥500ml5例,最多800ml(术中剔除的肌瘤达10余个),无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肌瘤变性15例,其中红色变性14例,透明变性1例,无恶性变。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刘洁 《河北医药》2011,33(4):588-588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病率占妊娠的0.3%~7.2%。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9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病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作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46例妊娠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剖宫产术时肌瘤剔除术,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250±30)ml,≥500ml者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复旧不全1例,产后出血1例,无产后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并可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