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CT与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与MP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5例放疗后4月~2年CT和/或MRI检查出现异常块影的鼻咽癌患。73例行鼻咽部活检,活检阴性及未活检患继续行CT或MRI随访。将CT、MRI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病理活检或CT、MRI随访复查证实55例(55/125,44.4%)为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70例(70/125,55.6%)为放疗后改变。CT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4.8%、73.8%、65.8%;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1.8%、83.7%、74.0%。结论CT和MRI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准确性相对均较低,MRI稍优于CT。  相似文献   

2.
陈璟  吴华  胡广原  胡国清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4):222-224,i002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对原发性鼻咽癌的诊断和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的鉴别价值。方法:2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前、放疗后3和6个月分别行^99Tc^m-MIBI SPECT显像,与同期CT和(或)MRI结果对照,分别计算肿瘤或正常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Tc^m-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MUI判别阈值。以鼻咽部内镜检查、病理活组织检查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2.15为阳性标准,^99Tc^m-MIBISPECT显像诊断原发性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95%。以MUI≥1.32为阳性标准,^99Tc^m-MIBI 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3/4例,特异性93.8%,准确性90.0%。CT和(或)MRI监测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3/4例,特异性81.3%,准确性80.0%。^99Tc^m-MIBISPECT显像与CT和(或)MRI联合鉴别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2/2例、92.9%和93.8%。结论:^99Tc^m-MIBI SPECT显像对确定鼻咽癌原发灶范围有一定价值;与CT和(或)MRI联合,可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local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后称复发瘤)各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31例复发瘤和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6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患者(后称纤维化组)进行鼻咽部病灶区CT灌注成像扫描,以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作为感兴趣血管测量各CT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复发瘤各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复发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阈值分别为347.02 ml·min-1·g-1、13.74 ml/100 g、1.82 s、15.39 ml·min-1·g-1,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30%、83.90%、66.70%、93.50%,特异性分别为93.90%、97.00%、60.00%、88.50%.结论 鼻咽癌MSCT灌注阈值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璟  胡广原  胡国清  吴华 《放射学实践》2006,21(10):1007-1009
目的:评价^99mTc—MIBI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后3个月行^99mTc—MIBISPECT显像,与同期的CT结果对照.并分别计算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mTc—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确定MUI判别阈值。鼻咽内镜检查、病理活检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病灶残余或鼻咽癌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1.33为阳性标准.^99mTc—MIBI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93.94%,诊断符合率87.50%。CT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84.85%,诊断符合率81.25%。^99mTc—MIBISPECT显像与CT联合鉴别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55%和97.30%。结论:^99mTc—MIBI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与CT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99mTc-MIBI 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后3个月行99mTc-MIBI SPECT显像,与同期的CT结果对照,并分别计算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mTc-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确定MUI判别阈值。鼻咽内镜检查、病理活检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病灶残余或鼻咽癌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1.33为阳性标准,99mTc-MIBI 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93.94%,诊断符合率87.50%。CT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84.85%,诊断符合率81.25%。99mTc-MIBI SPECT显像与CT联合鉴别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55%和97.30%。结论:99mTc-MIBI 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与CT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临床怀疑宫颈癌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方法(SUVmax)分析病灶特点,最终诊断以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4例患者18 F-FDG PET/CT检查发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其中局部复发24例,远处转移30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52/53)、95.2% (40/42)和96.8% (92/95),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 (52/54)和97.6%(40/41).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36,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的检测,对临床进一步的诊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鼻咽癌在适形放疗(CRT)和调强放疗(IMRT)不同模式放疗后1周18F-FDG PET/CT显像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CRT组21例及IMRT组19例患者放疗后1周进行PET/CT显像评估,分别进行目测分析及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与两年临床随访结果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RT组患者2年临床随访无肿瘤残留,IMRT组17例患者活检结果无残留、2例活检结果为阳性;放疗前PET/CT显像CRT组与IMRT组的SUVmax分别为9.57±4.33、9.40±3.3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132);放疗后CRT组与IMRT活检阴性组的SUVmax分别为2.38±0.34、3.10±0.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P=0.002).CRT组目测诊断准确率为76.2%,目测假阳性率为23.8%;IMRT组目测诊断准确率为63.2%,目测假阳性率为36.8%.结论 放疗后1周作为18F-FDG PET/CT对鼻咽癌CRT后评估时间点是可行的;放疗后1周IMRT组的SUVmax较高,不是PET/CT的最佳评估时间点.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MS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和局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治疗前组46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组14例和放疗后纤维化组17例(3组共77例)进行鼻咽部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各组病灶的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鼻咽癌治疗前组的灌注参数阈值并评价其对放疗后局部复发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值(PS)均高于放疗后纤维化组,但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均低于纤维化组,且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各灌注值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治疗前组的BF、BV、MTT和 PS阈值分别为 210 ml·min-1·100 g-1、8.21 ml/100 g、8.92 s和14 ml·min-1·g-1,各阈值对NPC放疗后局部复发瘤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100%、100%和71.34%,特异性分别 为94.12%、88.24%、35.29%和58.82%.结论 MSCT灌注参数阈值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局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PET/CT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ET/CT影像表现。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51例、鼻咽部炎症患者14例及鼻咽癌治疗后患者36例。皆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鼻咽部炎症患者和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临床随访时间皆〉6个月,淋巴结随访时间6~14个月。结果①51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和14例鼻咽部炎症患者的PET和CT影像表现差异明显。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PET呈结节状、块状代谢增高为鼻咽癌PET/CT诊断标准,则灵敏度为96.0%,特异性为85.7%。PET/CT在鼻咽癌病灶的定位、病灶边界的确定及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方面优于PET和CT。②36例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PET呈结节状或块状代谢增高为PET/CT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而以鼻咽部组织增厚作为CT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则PET/CT和CT对复发、残余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84.6%和92.3%.特异性分别为91.3%和56.5%,假阳性率分别为8.6%和43.4%。③87例鼻咽癌患者中,6l例有颈部淋巴结增大,PET/CT和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1.8%和88.8%(P〉0.05),特异性分别为82.2%和51.1%(P〈0.05)。结论PET/CT显像在诊断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方面优于单纯PET和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按前瞻性设计研究方案,纳入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62例,其中男48例,女14例,中位年龄43岁.患者放疗前1周内行CT或MRI检查并进行AJCC分期,然后行18FFDG PET/CT检查后再次分期.以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为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进行N分期的准确性.分析PET/CT N分期对治疗方案的影响,并计算Kappa值,进行一致性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62例患者中,N0 9例,N1 16例,N2 24例,N3 13例.18F-FDG PET/CT N分期准确性为96.8%(60/62),与实际N分期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55;CT或MRI N分期准确性为72.7%(45/62),Kappa值为0.607.30.6%(19/62)患者PET/CT与CT或MRI N分期不一致,随访证实PET/CT正确改变了27.4%(17/62)患者的N分期;其中l例从N0提高至N2,由根治性放疗改为放化疗综合治疗,另16例改变了转移淋巴结GTV的勾画和照射剂量.PET/CT咽后淋巴结检出率为54.8%(34/62),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 (20/25)、94.4%(17/18)和86.0%(37/43).比较43例同时有MRI和PET/CT检查结果的患者资料,两者对咽后淋巴结的检出率分别为60.5%(26/43)和55.8% (24/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00,P>0.05).结论 18F-FDGPET/CT较常规CT或MRI对鼻咽癌N分期的准确性高,且能较好地显示咽后淋巴结,在定性较小淋巴结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肿瘤非手术治疗后FDG PET随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FDG PET影像诊断在肿瘤非手术治疗后临床随访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实质性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后 2 1例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 14例 ,共 35例 ,随访中同期行 FDG PET和 CT、MRI检查 ,并将结果进行双盲比较。 结果  2 1例实质性肿瘤 HIFU治疗后 2~ 3个月复查 ,19例 CT、MRI表现密度和信号有变化 ,但形态、大小未见明显改变 ,另 2例 CT、MRI密度和信号变化不明显 ;PET示 17例肿瘤中心大部分放射性分布缺损 ,但以肿瘤边缘部分为主仍有 FDG代谢活跃现像 ,提示部分肿瘤存活 ,其中 6例在 FDG代谢活跃局部经穿刺活检证实肿瘤存活 ;4例 PET表现为 FDG摄取缺损 ,其中 1例局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坏死组织。 14例鼻咽癌放疗后 12~ 18个月复查 ,CT和 MRI提示 11例未见局部肿瘤复发 ,PET显示其中 3例有局灶性 FDG浓聚病变 ,其中 1例局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局部肿瘤复发 ;2例 CT和 MRI提示肿瘤复发 ,FDG显像病变处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 ;余 1例放射治疗后脑损伤 FDG PET显示为放射性分布缺损区。 结论  FDG显像在实质性肿瘤 HIFU治疗后疗效判断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诊断上较 CT和 MRI准确 ,两者结合分析在临床随访中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及MRI在鼻咽癌颅底侵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2例鼻咽癌的CT及MRI图像,并以放疗后6个月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为参考依据,比较CT与MRI在鼻咽癌颅底受侵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2例放疗6个月后定性诊断结果为颅底受侵41例,其中颅底骨质受侵39例,颅底肌肉受侵41例.52例中...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REP)的CT及MRI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鼻咽癌放疗后REP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EP的发生以颞叶最常见,可累及额、顶叶。其CT主要表现为指套状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而MRI则表现为指套状水肿、脑坏死、囊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脑回状或不规则强化.囊变区则呈环状强化。结论:鼻咽癌放疗后REP的CT及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加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22例患者经临床(包括鼻咽镜检)、影像学(CT、MR)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经颈外动脉介入化疗后加放射治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ADM)或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或卡铂(CBP).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单纯放疗的25例作为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 介入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CR为90.9%(20/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CR为68.0%(17/25),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动脉化疗后加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鼻咽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表现并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48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均接受了常规CT扫描,5例患者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CT像上,鼻咽癌病灶表现为鼻咽壁增厚(40例),咽隐窝消失、变平(46例),鼻咽腔充填软组织肿块(8例),颅底骨质破坏(5例),合并颈淋巴结转移(15例)以及合并肝与肺转移(1例)。CT增强扫描显示鼻咽癌病灶呈轻微强化。结论 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咽癌病灶的部位与范围以及邻近组织的受累情况,同时,它能早期发现颅底骨质破坏,颅内受侵以及淋巴结和远位脏器转移,因此,它在指导临床分期和采取适当的放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CT扫描诊断鼻咽结核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从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9例经临床及鼻咽活检证实为鼻咽结核,而当时CT误诊为鼻咽癌患者,包括8例平扫和1例增强扫描进行了重新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6例酷似鼻咽腺样体肥大,表现为鼻咽顶部对称性增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但邻近肌组织不累及。2例发生于鼻咽咽鼓管开口,但头长肌正常。1例表现为口咽部对称性增厚。无1例有相应颅底骨质破坏。结论鼻咽结核有些特殊的CT征象,结合临床所见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组学模型对进展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86例进展期NP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35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复发的患者列入复发组,51例随访无复发的患者列入无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采集初诊、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6个月共3个时间点的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增强扫描、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回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算法对冗余特征进行降维,再通过Ridge Classifier分类器学习得到预测模型,5折交叉验证法训练并验证模型。结果:进展期NPC复发组的复发间隔时间为7~61个月,中位时间为24个月。基于3个时间点T2WI-STIR及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