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 43例R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美罗华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4周,联合应用rhIL-11(2~4mg/d),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2~3周。对照组22例:环孢素A(CsA)3~5mg·kg-1·d-1,用药至少4~6个月,达那唑200mg/次,2次/d,持续口服4~6个月以上。结果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8.2%,两组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rhIL-11治疗RITP近期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是RITP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确切疗效和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Ahn等首先将达那唑(Danazol.DNZ)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取得满意疗效后,国内外许多临床工作者相继试用。但DNZ治疗ITP合并AIHA即Evan′s综合征者则甚少报道。我们曾报道1例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难治性Evan′s综合征用DNZ加强的松(Prednison.Pred)治疗获得缓解。为了进一步观察确切疗效,我们对用此方案治疗的难治性Evan′s综合征10例进行了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5年4月至1989年12月收治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30例。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小剂量长春新碱、康力龙联合治疗,总有效率90%,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院内、儿科住院患者,病程2年6个月至15年,反复复发,单用激素无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12)给予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对照组(n=12)给予长春新碱或环磷酰胺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蔡春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74-2975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分别予以糖皮质激素、达那唑、丙种球蛋白、长春新碱、脾切除治疗。结果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恢复正常者13例,糖皮质激素加用人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者6例,血小板恢复至大于50×109/L者4例,其中有3例加用达那唑口服。激素加用长春新碱共用5例,2例有效。2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脾切除,血小板恢复至50×109/L以上。结论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抗体一方面与血小板结合被吞噬细胞破坏,另一方面抗体还可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使之产板发生障碍,治疗首糖皮质激素,可与人丙种球蛋白、达那唑、长春新碱联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脾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达那唑联合环孢素A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难治性ITP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给予达那唑300 mg/d,分3次口服;环孢素A 3~4 mg/(kg.d),分3次口服,联合应用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显效9例(45%),良效5例(25%),进步2例(10%),无效4例(20%),总有效率为80%。结论达那唑联合环孢素A能有效治疗成人难治性ITP。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国产达那唑(Danazol DNZ)治疗1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12~54岁。18例均符合1986年12月西安会议制订的ITP 诊断标准.用药标准:非妊娠期、非哺乳期妇女、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无严重心肾疾患,治疗前停用激素  相似文献   

8.
1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达那唑治疗后,临床出血症状改善的87.5%,血小板数提高30×109/L以上的68.75%,其中12例激素不敏感的病例7例良效以上,且2例达临床治愈。达那唑对皮质激素无交叉抗药性,长期应用可以避免复发,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治疗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药物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有确切的短期疗效 ,但价格昂贵 ,疗效维持时间短 ,反复应用难以接受 ;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也常被应用 ,但也只是部分有效 ,减量或者停药后复发 ;应用环胞菌素A、达那唑及中药等治疗 ,疗效不确切。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应用α干扰素治疗难治性ITP 2 0例 ,取得一定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10例 ;年龄 3月~ 11岁 ,平均3.6岁。急性型 13例 ,病程 2~ 5个月 ;慢性型 7例 ;病程 6个月…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当采用泼尼松、达那唑、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等方法治疗无效,而临床出血严重,急需紧急提高血小板时,国内外现大多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治疗,使血小板数上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36例重症、难治性ITP,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第二届全国血液学会议制订的ITP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达那唑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迁延型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迁延型过敏性紫癜住院病人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继续足量强的松治疗,病情好转后减停;观察组立即在强的松减量的同时加用达那唑8~10mg/(kg.d)(≤0.4/d),分2~3次,好转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不超过2个月。所有病例随访半年。观察皮疹消退时间、皮疹反复发生率及肾损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8.67±0.45d)明显短于对照组(11.25±1.79d),皮疹反复发生率观察组(11.4%)明显低于对照组(31.2%)。随访半年,观察组肾损害发生率为11.4%(4/35),与对照组的34.4%(11/3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达那唑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迁延型过敏性紫癜可明显缩短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减少皮疹反复发生率,并预防或减少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为探讨小剂量炔羟雄烯异恶唑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将病史半年以上的ITP 24例分为3组:第1组13例为常规剂量(400—800mg/天)停药1—24个月后因病情恶化或复发改为小剂量(400-800mg/天):第2组5例为停止常规剂量后立即改为小剂量;第3组6例开始即用小剂量。疗效评定按血小板数分为5级:①极佳(>100×10~9/L,持续2月以上);②良好(>50×10~9/L,  相似文献   

13.
达那唑,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达那唑、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罗宗彝,郑波我们于1988~1992年应用达那唑、长春新碱、泼尼松等药物联合治疗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35例ITP均为本院住院及...  相似文献   

14.
果丽实  刘艳春  徐琪  柴铁 《临床荟萃》2007,22(20):1495-149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血小板破坏增多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有70%患者可获得缓解,约有9%的ITP成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对后者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1]。我们尝试应用氨磷汀联合中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2例RITP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对1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窒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时间5个月-8年,两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足骨髓象有相似之处,明确诊断后调整为以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为主的治疗方案,血小板计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征有相似之处,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排除继发原因特别是风湿性疾病,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报道用多种药物联合方案治疗5例难治性伊文斯(Evans)综合征,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mA)患者。 治疗方案 ①急性发作期:静注丙种球蛋白(1g/ kg·d)及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最大量1g/d),3天后续以强的松口服(2mg/kg),并迅速减量改为隔日一次。②治疗后呈依赖性或一过性疗效者继续静注丙种球蛋白及皮质激素,并加用长春新碱(2mg/m~2)静注和达那唑(40mg/m~2·d)口服,缓解后以小剂量达那唑维持治疗,若血小板<20×10~9/L,再以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17.
泼尼松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治疗颇感困难,我们于1992-1999采用达那唑、长春新碱、糖皮质激素联全治疗对单用泼尼松无效的ITP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约 2 0 %的成年 ITP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 (或 )脾切除治疗无效 ,即所谓难治性ITP,其治疗非常棘手。我们自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采用长春花碱和达那唑治疗 15例慢性难治性 ITP,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男 3例 ,女12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2 5岁 ) ,平均患病时间 2 2月 (7~6 8月 ) ,均接受过正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用药时间4~ 10月。 9例为脾切除 ,6例为脾梗死 ;5例曾应用丙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均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长春新碱治疗无效。给予霉酚酸酯1.5~2.0g/d,分两次口服,强的松0.5mg/(kg.d)口服,连服2~4个月,服用3个月无效者停药。按1998年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良效、进步和无效。结果15例患者中有5例显效(33%),3例良效,4例进步,3例无效,有效率达80%。所有患者对霉酚酸酯耐受良好,2例有轻度腹泻和恶心,1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经减量或对症治疗完成6个月以上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20%。12例有效的患者1例因停药复发。结论霉酚酸酯是一个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的药物,与强的松联用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治疗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方法颇多,但尚有约20%难治性^[1]ITP病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近年来我们应用达那唑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