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误诊的5例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确诊的过程的价值以及其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例误诊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一般指的都是原发性,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在美国占所有卒中病人的5%,年发病率为1/10万。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河北医药》2010,32(4):479-480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raumatic sabarachnoid cavity hemorrhage, tSAH )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有报道头外伤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为12%~53%^[1]。tSAH的血性脑脊液可引起脑血管痉挛,许多研究结果提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积血是外伤后血管痉挛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2,3]。另外血性脑脊液可能引起蛛网膜粘连,如不及时正确处理,易并发非交通性脑积水.  相似文献   

5.
自1926年Burges首次报告1例脑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国内外报导逐渐增多,一般认为约占脑瘤病人的1~5%。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中,由脑瘤引起者亦约占1~4.57%。英、美两国合作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中,脑瘤引起者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佑锦 《淮海医药》2000,18(3):221-22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和血性脑脊液.我科1996~1999年共收住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7例,其中再出血病例61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翔 《河北医药》2014,(5):750-751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外科较为常见,是颅脑外伤和病残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中重度颅脑损伤占33%~40%。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发生并发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1,2]。我院对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杜立敏  梅中群 《北方药学》2012,9(8):122-122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和血性脑脊液。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先天性颅内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者多见20~40岁的青壮年;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发病年龄较轻;50岁以上的发病者以动脉硬化者多见。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状和血性脑脊液。2000~2003年我科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2例,经治疗和护理,治愈35例,好转27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2例。笔者现就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住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以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以突然发病,剧烈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为其临床特征。约有1/4的病人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者文献报导尚少,常因起病就表现为类似癔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因主要由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破裂出血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本科采用双针鞘内大量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除一般处理及药物治疗外,可行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可减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减低正常颅压脑积水发生率,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早期行脑脊液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收住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入院后48h内给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置换液为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每天或隔天置换1次,共计3~7次。结果治疗组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脊液置换疗效好,风险及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以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院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为两组,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比较,两组例数分别为55例、35例,预防组使用尼莫地平或尼莫通及脑脊液置换作为预防方法,而另一组则采用平常的预防方法。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得出,预防组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发病概率低于与之相比较的另一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可以采用尼莫地平或尼莫通及脑脊液置换进行预防,使并发症引起的病死率降低,效果显著,应广泛运用到临床医疗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脑脊液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我院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脑脊液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脑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脊液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不同原因致脑或脊髓部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脑或脊髓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和血性脑脊液。再出血是其致命的并发症,我院近年收治SAH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方法对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细致而全面的体检及积极的腰穿脑脊液检查是避免误诊的主要手段,头颅CT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即脑脊液置换组20例,对照组即传统保守组20例,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1例死亡,患者头痛最短持续3~12d,平均7.5d。对照组有3例死亡,头痛最短持续5~20d,平均12.5d。治疗组脑脊液置换4次,有8例脑脊液恢复正常;对照组2周内有5例脑脊液恢复正常,余黄变。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法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便、有效。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其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10%。近年来由于脑血管造影等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显微外科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等有较大进展。一、脑血管异常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分类,各家报道不一。但多数认为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两个最主要原因。近年来因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及内科疾病所致者诊断多不困难,故不列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范畴内。  相似文献   

20.
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部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血管畸形包括囊性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时期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如脑实质出血后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时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本病国内外报道很多,但小儿则较少,现将我科十余年来收治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做临床分析.1一般资料 男23例,女6例,<1岁4例,~5岁6例,~10岁7例,~14岁12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14岁,以8岁以上为多.2临床表现 起病急聚者多见.首发症婴儿为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