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聚合物表面生物修饰对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增强肌腱细胞与聚合物材料黏附力学特性的措施 ,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 85 / 15 ,制成透光的薄膜 ,在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的基础上 ,表面裱衬细胞外基质 ( I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 ,以及相应的抗体 )和生长因子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 ,接种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后 ,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结果显示 :在聚合物薄膜表面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或 I型胶原蛋白 ,可明显提高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 ( P<0 .0 5 ) ,但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复合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或 I型胶原蛋白抗体 ,则引起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明显下降 ( P<0 .0 5 ) ;肌腱细胞对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与细胞外基质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或 I型胶原蛋白 )的裱衬浓度有很好的依赖性 ;I型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介导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特异性黏附作用 ;二者复合裱衬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 ,可产生协同作用 ,增强黏附效果 ;这种特异性黏附作用可被相应的抗体分子所抑制 ;生长因子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有明显的促黏附作用。提示 ,材料表面生物修饰可促进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的黏附作用 ,这对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癌细胞与胞外基质选择裱衬表面粘附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特性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作者力图揭示人肺癌细胞相应的生物力学和生物流变学特征,采用微管吸吮技术定量测定体外培养的低转移人肺腺癌(PAa_)细胞和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PG)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重要组份胶原蛋白IV和层粘连蛋白(LN)的粘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与胶原蛋白IV裱衬在的粘附力,在PA,aPG细胞均较裱衬前增加,但在较低胶原浓度(1.00ug/ml,2.00ug/ml)时PAa细胞的粘附力增加幅度大于PG细胞,与LN和固定浓度(2.00ug/ml)胶原蛋白IV的复合裱衬面的粘附力为PAa细胞大于PG细胞,在较低LN浓度,PAa(0.625ug/ml),PG(0.625ug/ml,1.25ug/ml)细胞粘附力相对降低,尤以PG细胞中的降低程度和幅度为大,因此,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和去粘附行为主要通过膜受体介导,从而影响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侵润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工材料表面形态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这一细胞力学手段研究人工材料表面形态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形态聚合物表面,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具有不同的黏附特性,细胞与多孔膜的黏附比与无孔膜和纤维的黏附大;细胞与多孔膜的黏附力随多孔膜孔径增大而增加,当孔径较大时(150-500μm),细胞与多孔膜的粘附力明显增加(P<0.05);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纤维的黏附力纤维直径增大而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选择特定孔径的聚合物泡沫或特定直径的聚合物纤维制成组织工程化肌腱支架,有助于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吸管实验技术 ,测定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 a,HCC)细胞与 IV型胶原裱衬表面的黏附力 ;进一步加入针对整合素 beta1亚单位 (CD2 9)的单克隆抗体 (Anti- CD2 9)处理 HCC细胞 ,观察 Anti- CD2 9对细胞与 IV型胶原裱衬表面的黏附力的影响。采用双微吸管实验法进行 HCC细胞趋化实验 ,在两侧微管内加入相同浓度 (6 0 0μg/ ml )的 IV型胶原 ,并引导微管尖端与同一细胞紧密接触 ,动态观察细胞两侧伪足形成过程 ;在一侧微吸管内加入 2 0μg/ ml Anti- CD2 9,考察 beta1整合素亚单位阻断对 HCC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 HCC细胞表面整合素 beta1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HCC细胞与 5μg/ ml IV型胶原裱衬表面之间的黏附力为 932± 134(× 10 - 1 0 N ,n=6 0 ) ,加入 5μg/ ml Anti- CD2 9黏附力减小到 4 4 9± 119(× 10 - 1 0 N,n=6 0 ) ;加入 10 μg/ ml Anti- CD2 9时黏附力减小到 2 2 0± 78(× 10 - 1 0 N,n=5 5 )。双微吸管趋化实验表明 :两侧微吸管加入相同浓度 IV型胶原 ,细胞向两侧微吸管均有伪足形成 ;在此基础上 ,微吸管加入 Anti- CD2 9的一侧 ,HCC细胞伪足生长曲线呈现明显的抑制 ,而未加入 Anti- CD2 9的微吸管一侧与加入的对侧相比 ,该侧细胞的伪足明显增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MRC-5成纤维细胞所致的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采用人胎儿肺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株MRC-5,作为体外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抗组织纤维化的模型。成纤维细胞MRC-5被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后,应用外源人重组HGF修饰细胞,检测细胞中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TGF-β1在诱导成纤维细胞株MRC-5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上调HGF受体/c-Met在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而且,应用外源人重组HGF修饰细胞后,内源性TGF-β1的表达水平被降低,内源性HGF的表达水平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I(MMP-I)mRNA表达增加,从而加速了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胶原蛋白I[Col(I)]的水解。结果显示在组织纤维经过程中,HGF通过其受体c-Met直接作用于肌成纤维细胞,抑制细胞内TGF-β1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上调肌成纤维细胞中HGF的表达,是其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形成、抑制组织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转化人胚腱细胞在PLA和PLGA表面上的粘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定量研究转化人胚腱细胞在聚乳酸和聚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表面上的粘附特性,我们采用微管吸吮技术测定了单个THETC与PLA膜和PLGA85/15膜表面的粘附力学特性。结果显示,THETC与PLA膜和PLGA85/15膜表面的粘附率和粘附力明显大于膜表面裱衬牛血清白蛋白实验组,同时小于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实验组,而且PLGA85/15膜更易于THETC粘附。表明BSA能抑制THETC在聚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I、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1)阴性对照组;(2)10μg/L TGFβ1组;(3)TGFβ1(10μg/L)+(10μg/L)核心蛋白聚糖组;(4)TGFβ1(10μg/L)+(100μg/L)核心蛋白聚糖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刺激因子48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不同浓度的核心蛋白聚糖对HK-2细胞I、Ⅲ型胶原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加入刺激因子48h后,(1)组细胞形态与正常HK-2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大部分仍为椭圆形;(2)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大部分细胞由椭圆形拉长为长梭形;(3)和(4)组,梭形样细胞明显减少,尤其是(4)组梭形样细胞减少更为明显。(2)组HK-2细胞I型胶原mRNA表达上升到(1)组的27.86倍,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上升到(1)组的21.83倍。(3)和(4)组与(2)组相比,I型胶原mRNA的表达分别下降了36.39%、53.36%,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分别下降了26.35%、47.96%(P〈0.05),但仍未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核心蛋白聚糖能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I、Ⅲ型胶原的表达,可能是核心蛋白聚糖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价阳离子和针对整合素α2的 特异性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Col)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2β1对该细胞粘附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含有不同M g2+、Ca2+浓度和有或无抗α2单克隆抗体6F1的SK-N-SH细胞混悬液。加入96孔 平底非细胞培养板,此反应板已包被Ⅰ型大鼠尾Col(4 μg/well),所粘附的细胞用BCA方 法测定,以吸光度(A570)代表粘附细胞的数量。结果:Mg 2+能明显增加SK-N-SH细胞Ⅰ型Col的粘附反应;Mg2+浓度为1 mmol/L时,细胞 粘附的反应已接近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570分别为0.59±0.03和0.2 5±0.0 1 (P<0.01),而Ca2+对细胞的粘附无明显影响;抗α2单克隆抗体6F1(10 mL /L)能显著阻断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A=0.27±0.01),其粘附水平接近无Mg 2+的粘附反应水平(A=0.32±0.01)。 结论:整合素α2介导 SK-N-SH细胞对胶原蛋白粘附反应,提示整合素α2可能参与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与材料间黏附力的方法。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基于离心力在转速一定时与半径成正比的原理。医用石膏制备培养皿固定装置,于培养皿底制备材料薄膜(包括有PLGA,PLGA COLI,PLGA COL I FN),待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悬液与其作用一定时间后,一定转速开动离心机。测定未脱落细胞斑的半径R,取均值。结果:上述三种材料表面未脱落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圆斑半径(R)分别为7.96、15.11、26.10mm,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R的变化可反映细胞与材料间粘附力的改变。(2)利用离心作用检测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同一种细胞与不同材料间粘附力的比较。(3)COL I和FN的使用可以增加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与PLGA间的粘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介导的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通路在调控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 观察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后p-RhoA、ROCK、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p-MBS)、血清应答因子(SR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变化;(2) 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分化组和Y-27632(ROCK通路阻滞剂)干预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与检测ROCK、p-MBS、SRF、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布与表达。结果:(1)经TGF-β1诱导24 h后,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胞体内出现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α-SMA抗体标记的肌丝。随着TGF-β1诱导刺激时间的延长,p-RhoA、ROCK、p-MBS、SRF、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增高,其中RhoA/ROCK信号(p-RhoA、ROCK、p-MBS)、SRF和α-SMA蛋白分别在诱导后6 h、12 h和24 h达到高峰。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均在24 h达高峰,分别为诱导前的2.19和3.04倍(P<0.05)。 (2)与TGF-β1诱导分化组比较,当给予Y-27632干预后,在相应时点ROCK、p-MBS、SRF、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通过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刺激了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进而促进了胶原蛋白的合成,可能在(矽)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胚成骨细胞在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内灌注性接种及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一体化灌注法体外构建活化人工骨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进行多孔β-TCP支架内人胚成骨细胞的一体化灌注性接种和培养,以静态接种为对照。通过细胞活力(Mrrr法)测定、活细胞接种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分析等分别检测细胞接种时间、接种密度、灌注速率等因素对支架内细胞黏附和生长的作用。结果细胞灌注接种效果优于静态接种;灌注接种-灌注培养法细胞生长及分布优于静态接种-灌注培养法。接种时间、接种密度、灌注速率等因素均显著影响细胞接种及培养效果。灌注法构建活化人工骨的最优条件:接种时间12h~24h,接种密度2×10^5/ml一5×10^5/ml,灌注接种速率1ml/min,灌注培养速率0.5ml/min~2ml/min(灌注初期24h)及2ml/min(灌注24h后)。结论一体化灌注法利于多孔β-TCP支架内人胚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接种时间、接种密度、灌注速率等因素均影响活化人工骨体外构建效果,对其进行优化有助于人工骨移植物的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人羊膜上皮细胞条件培养基(hAEC-CM)对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LX-2)迁移、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Transwell迁移试验检测诱导后的LX-2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MTS检测诱导后的LX-2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诱导后LX-2细胞Ⅰ型胶原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人羊膜上皮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LX-2细胞迁移、增殖,显著降低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抑制肝纤维化与抑制肝星状细胞迁移、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防己(Stepheniatetrandra SMoore)对小鼠胸腺的细胞DNA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胸腺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又再分为两组(防己煎剂浓度分别为10μg/ml,100μg/ml),采用DNA凝胶电泳观察其对小鼠胸腺细胞的作用。结果防己煎剂(10μg/ml、100μg/ml)对胸腺的细胞分别处理12h后,可见典型的DNA梯形条带。结论防己煎剂可诱导小鼠胸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内皮素-1(ET-1)对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I、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应用贴块法培养人胎儿肺动脉平滑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Ⅲ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加入含10^-8mol/L ET-1的培养液培养48h和72h后,HPASMC I、Ⅲ型前胶原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提示ET-1能够诱导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I、Ⅲ型胶原合成增加,其调控机制之一是在转录水平下增强了I、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汉防己对胸腺的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汉防己(Han-Fang-Chi/Stephenia tetrandra S Moore)对小鼠胸腺的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取小鼠胸腺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汉防己煎剂浓度分别为1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采用MTT法统计学比色意义法观察防己对小鼠胸腺的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汉防己煎剂在1~100μg/ml可不同程度抑制胸腺的细胞增殖,结果有(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34μg/ml。结论防己(1~100μg/ml)可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胸腺的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即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高度纯化的羊水和孕 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glycodelin对E型选择 素介导的HepG2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过程的影响。方法:以色谱仪分离和 纯化羊水和血清的hCG和glycodelin,进一步测定[51Cr]标记的肝癌细胞系-HepG 2细胞在不同来源、不同浓度hCG和glycodelin作用下和经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 后表达E型选择素的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从而评价这两种糖蛋白对E型选择素介导的内皮 细胞黏附过程的影响。结果:羊水和血清hCGs能有效抑制E型选择素介导 的内皮细胞黏附,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1.5×10-7 mol/L 和2.1×10-7 mol/L,相对抑制力分别为纯四糖结构sialyl-Lewisx(sLex)的1 .5×104和1.1×104倍;羊水和血清glycodelin同样有此作用,其IC50分别为3 .2×10-6 mol/L和6.3×10-6 mol/L,相对抑制力分别为sLex的7.2×10 2和3.7×102倍;纯四糖结构sialyl-Lewisx(sLex)的IC50为2.3×10 -3 mol/L。结论:妊娠相关糖蛋白hCG和glycodelin是E型选择素 介导的内皮细胞黏附的有效抑制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胚肾HEK293细胞蛋白激酶B(PKB)活性的影响。方法以[γ-^32P]ATP掺入法观察不同作用时间bFGF对HEK293细胞膜、胞浆PKB活性的影响。结果75μg/L bFGF刺激HEK293细胞10min,使胞液和膜性PKB酶活性达高峰。Wortmannin预处理后,HEK293细胞膜和胞浆PKB活性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结论bFGF能通过P13K途径迅速激活HEK293细胞的PKB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体外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对2种不同大小bead-OVA复合物(0.04 μm bead和1.0μm bead)的摄取及class I途径抗原提呈能力。方法:以2h骨髓粘附细胞为前体细胞,用GM-CSF(1000U/ml)和IL-3(10ng/ml)培养5d,观察细胞对FITC标记的2种bead-OVA复合物的摄取,PMA、amiloride、cytochalasin D对摄取的抑制,以及细胞摄取后表达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情况,同时用OVA表位特异性T细胞杂交检测细胞摄取后通过class I途径活化CTL应答的能力。结果:树突状细胞对1.0μm bead-OVA的摄取明显高于对0.04μm bead-OVA,前者被上述3种抑制剂显著抑制,后者仅对amiloride和PMA抑制作用敏感,CCD无明显抑制作用。与摄取结果相反,0.04μm bead-OVA较1.0μm bead-OVA诱导更强的CD8细胞免疫应答,表型分析显示,细胞摄取0.04μm bead后,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显著高于1.0μm的bead。结论:树突状细胞对2种bead的摄取能力和摄取机制不一样,0.04μm bead尽管摄取效率不如1.0μm bead,但通过class I途径提呈抗原的效率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和粘连蛋白(FN)合成的影响,探讨TGF-β1与瘢痕细胞外基质(ECM)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培养、VG化学染色、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扫描和氯胺T法观察不同浓度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及FN合成的影响。结果:TGF-β1在浓度为10-50ng/ml下能刺激胶原蛋白和FN的合成,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当TGF-β1浓度为100ng/ml时,作用达饱和。结论:TGF-β1可能与瘢痕形成过程中ECM的过度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钰  徐泊文  吴珺  王谦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1025-1027,1031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小檗碱(5、10μg/m1)处理PG细胞24小时,采用MTF法观察PC细胞与PG细胞的黏附(同质黏附),PG细胞与细胞外基质(FN和Martrigel)的黏附;用虎红染色法观察PG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附。通过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PG细胞E—cadherin、CD44的表达;RT—PCR法检测PG细胞E-cadherinmRNA和CD44mRNA的表达。结果:小檗碱(10μg/ml)可促进PG细胞的同质黏附(P〈0.05);小檗碱(5、10μg/ml)可抑制PG细胞与FN和Martrigel的黏附(P〈0.01),并可抑制PG细胞与HUVEC的黏附(P〈0.05.P〈0.01)。经小檗碱(10μg/ml)作用的PG细胞,E-cadherinm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CD44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促进PG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PG细胞间的同质黏附,抑制PG细胞CD44的表达而抑制其与细胞外基质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这可能是小檗碱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