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总结报道改良型股骨头钻孔植骨术在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2年4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实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型良股骨头钻孔植骨术治疗42例患者.统计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1],延缓置换髋关节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200ml,平均手术时间1.5h.术后随访1-9年.根据主诉髋关节功能及X线征分析临床疗优30例,良好8例,满意2例,较差2例(1例于术后1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另1例于术后3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90.5%.结论 改良型股骨头钻孔植骨术在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中早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手术简单,微创小,有效延缓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术前、术后定期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高于B组,A、B组术后定期随访时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3年时A组Harris评分优于B组,两组护理均满意.结论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且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难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人工股骨头及髋关节置换术已是在国内外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常规治疗措施。探讨我院在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应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18例,其中1例双侧股骨头坏死行双侧全髋置换,2例为单侧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其余15例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全部采用后外侧切口,切口长6~8cm,平均手术时间30~40min,术中失血150~300ml。结果:术后10~15天出院,平均住院日14天。所有病例均未输血。术后3天-3周下地行走,1个月-2个月后可近正常活动。结论: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1~7个月,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的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和传统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研究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自2007年4月-2009年4月,所有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入两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2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20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术后骨折、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髋关节脱位、术后其他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至11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小切口组病例在术中术后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传统切口组,在术中术后骨折、术后髋关节脱位、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在术后早期阶段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但在后期的随访中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性关节炎,其中60例患者给予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关节置换术,将其列为观察组;60例予以标准后外侧Gibson入路关节置换术,将其列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切口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与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关节置换术针对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3例,对该治疗方法取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0±20)min,术中患者平均失血量为(280±140)mL;未有下肢静脉血栓、感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末次随访所有患者Harris评分及屈髋活动度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1):28-29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01—2015-07间在广东省陆河县中医院收治住院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8%,对照组优良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70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SuperPath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每组各35例,随访3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W0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显著,其中采用SuperPath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Harris评分,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7例)。对比各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天数,比较PFNA组和PF?LCP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明显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FN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FNA组和PF?LCP组总输血量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好的手术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谨慎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对比情况,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的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大出血的机率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在不增加创伤的基础上,减少术后切口大出血,同时提高随访Harri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观察组在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股骨头坏死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股骨头坏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62-64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60例,年龄≥60周岁,其中30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设立为A组,30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少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3±2.4)d、明显短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等近期并发症。其中,A组发生远期并发症包括假体松动1例、异位骨化1例,B组发生远期并发症包括髋臼磨损1例、异位骨化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而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32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假体,股侧采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各16髋,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32例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骨水泥型组与生物型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ANFH的有效手段,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近期疗效相当,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假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患者65例,患者被随机划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4例予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31例予介入治疗.在手术结束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内容包括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疼痛是否好转,血流是否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分布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795,P<0.05);实验组患者股骨头处血流改善情况为88.24%高于对照组41.9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6.27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增加,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Harris评分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可以使股骨头处血运得到有效改善,增强股骨头负重区的支撑作用,改善关节的功能作用,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炜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36-38
目的比较分析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35例应用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但Harri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无一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无一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B组也无一例进行再次手术,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DHS联合防旋螺钉较空心螺钉内固定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而空心螺钉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问短等优点,两种术式各具优缺点,值得广大临床医生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关节置换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6年9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26例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例和全髋置换组6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输血量、Harris评分、下地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术后均无病死,Harris评分平均改善38.2分,优良率为88.46%,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19.23%;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全髋置换组(P<0.01~P<0.001),而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结论: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能度过围手术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手术方式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更适合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8例需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7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选择应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6例设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设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A组Harri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A组并发症多于B组(P〈0.0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各具优缺点.临床上府视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