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兵团农五师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发生率,分析出生缺陷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9年在农五师监测医院出生的6739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46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全师医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68.25/万,前5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30.43),唇腭裂(26.09),脑积水(13.04),肠道闭锁(10.87),并指(8.70)畸形;出生缺陷死亡率739.13‰。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制定干预措施,提高我师围产保健工作质量,从而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覃敏 《西南军医》2012,14(2):247-248
目的了解临沧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影响因素,对降低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有效干预策略。方法收集临沧市七县一区5年来逐级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统计相关数据,分别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临沧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地点变化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6~2010年临沧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顺位无明显变化,肺炎、新生儿窒息、腹泻、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仍为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发生变化,就诊行为和级别提高。结论临沧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缓慢,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住院分娩,提升两个系统管理和信息统计工作质量,推广儿科适宜技术,加强县、乡、村三级产、儿科技术力量建设,配置必要的诊疗设备,畅通儿童急救绿色通道,最大程度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出生缺陷可以造成自然流产和死产,是导致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及长期残疾的重大原因。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是党的十九大制定的健康中国战略。胎儿MRI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应用于产前诊断30年来,能确认超声检查结果,又能提供比超声更多的信息。随着技术进步和影像工作者们始终不懈...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和围产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以下简称三项死亡)是国家规定的死亡报告项目,“国家建立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我师对孕产妇、围产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上报工作虽已实施近10年,但由于种种原因错报、漏报时有发生,使之不能真实反映“三项死亡”的实际水平。从2003年起,农二师疾控中心对“三项死亡”进行了漏报率调查,同时进行死因调查,每年进行一次。该项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死亡上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炎症反应,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之一[1].有研究发现,腹泻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腹泻仍然是5岁以下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在中国,全人口腹泻发病率平均为0.17~0.70次/人年,而5岁以下儿童为2.50~3.38...  相似文献   

6.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自1996年以来,我们在贵州省部分省、地、县医院实行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病例报告制度,现将1996至2003年出生缺陷报告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贵州省的出生缺陷水平及其规律,为实施出生缺陷十预工程,通过“三级预防”策略预防出生缺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84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可行性对策。方法以人群监测为基础,按乡镇(地段)为基本监测单位,对2008年淄博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监测,分析主要疾病死因、分类死因、死前诊断级别、死前治疗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2008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同比明显降低;前5位疾病死因顺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意外中毒、白血病、颅内出血;前5位分类死因顺位为新生儿疾病、先天性异常、意外和中毒、肿瘤、神经系统疾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年龄呈反相关关系。结论应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加强新生儿保健管理;强化3岁以下儿童系统化管理和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工作;④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级预防工作;⑤大力加强完善农村妇幼卫生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儿童死亡率不断下降,由传染病引起的死亡明显地减少,而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主要的死因。英格兰和威尔士(1965)统计1-4岁年令组因恶胜肿瘤死亡占第三位,5-9岁、10-14岁年令组占第二位,仅次于意外死亡。儿童肿瘤分二大类:①几乎为儿童期特有的肿瘤;②各年令组均可发生的肿瘤。属第一类的有肾母细胞瘤,大约85%发生于5岁以下;神经母细胞瘤约95%发生于  相似文献   

9.
穆瑞国  任改瑛 《武警医学》2009,20(9):858-859
新生儿严重缺陷是婴儿死亡、儿童或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国严重缺陷新生儿发生率较高,北京大学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于2000年监测结果表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25‰,全国每年出生的缺陷患儿有50万~60万(包括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1].对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是维持生命治疗还是终止治疗,在伦理学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5岁以下儿童秋冬季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方法选择2016年-2019年5岁以下腹泻患儿1545例进行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分析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结果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696例,占比为45.05%,其中<2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55.32%,其次为0岁以下27.44%,2-3岁为12.21%,≥3岁为5.03%。结论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在秋冬季节较为高发,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结合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1998年-2002年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从青海省卫生厅将我区确定为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以来,在抓好孕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三网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基础调查,建立死亡报告制度和逐年进行监测工作,我区的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为了更详细的了解高原地区目前早期新生儿死亡水平,参照近5年来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兵团医学》2011,(4):45-47
目的:对农牧团场儿童保健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对农牧团场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农牧团场61团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4025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普通医疗保健、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农牧团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调研,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结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后61团2009年至2011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3%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结论:应加强完善农牧团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农牧团场居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从青海省卫生厅将我区确定为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以来,在抓好孕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三网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基础调查,建立死亡报告制度和逐年进行监测工作,我区的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为了更详细的了解高原地区目前早期新生儿死亡水平,参照近5年来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120”救治的0~25岁青少年及儿童2004-2009年道路交通事故( RTA)伤情特点,为制订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北京市“120”急救中心2004-2009年转运救治的0~25岁青少年及儿童道路交通事故患者性别、年龄、事故发生时间、受伤部位、受伤成员和死亡患者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004-2009年交通伤患者共17 232例,院前死亡259例.其中0~ 25岁青少年及儿童道路交通伤4 229例(24.5%),年龄(20.13±4.43)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岁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2)患者中男2 252例,女1 677例,男女比例约为1∶5∶1(P<0.05).(3)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年的受伤患者数量呈下降趋势.1年当中5,9,10月份事故高发;1周中周五到周日发生率较高,周二较低(P>0.05).1天当中,以20:00~23:00事故最多,3:00 ~6:00事故数量最少(P<0.05).(4)受伤部位以四肢关节伤多见(53.4%),其次为头颈部外伤(35%),受伤者多为行人(49.1%).(5)死亡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 19.29±5.30)岁.33例(87%)死亡由颅脑损伤所致,主要发生在7,8月份. 结论 青少年及儿童交通事故伤的情况不容忽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适当增强交通高峰时段的执法力度,提高院前急救的配合,可能对减少青少年及儿童伤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与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童的高发疾病,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儿。本病具有明显季节性,高发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5-6月有一轮小高峰,是发展中国家引起婴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重视。本人参考有关文献浅谈该病原菌对儿童的危害,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小儿疾病和死亡的关系,为降低小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各科所有(0-14)岁住院小儿死亡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1994年—2001年按ICD-9分类,2002年—2009年按ICD-10分类)进行归类分析。结果:2002年—2009年比1994年—2001年死亡人数明显下降,2=81.385,P〈0.01;男性小儿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年龄以新生儿和1个月-3岁小儿为主;主要死亡疾病:新生儿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新生儿主要死亡疾病: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死亡原因以呼吸衰竭、呼吸循环衰竭为主。结论:①降低新生儿期死亡率应防止早产,做好围生儿和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及抢救工作;②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营养状况,加强婴幼儿健康体检是降低婴幼儿期死亡率的有效方法;③避免小儿损伤和中毒引起死亡应加强家庭看护及安全教育宣传;④对10岁以上儿童注意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郭芸 《西南军医》2012,14(3):481-482
目的探讨在医院死亡的儿童病例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397例死亡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儿童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出生窒息、肺炎、先心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婴儿占死亡儿童的88.2%,其中新生儿占68.0%,主要死因是早产、出生窒息、肺炎;1岁以上儿童的主要死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肺炎。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儿童死亡的关键,感染性疾病对儿童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处理肺炎、早期识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及处理的能力,对降低儿童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掌握基本数据,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为儿童保健提出指导意见,是儿保工作内容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农二师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监测,以下选取新入园儿童体验中2~5岁儿童身高、体重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00~2002年农二师幼儿园新入园儿童体检资料,其中年满2周岁至不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防护措施在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CT检查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减少对儿童辐射损伤。方法:总结20800例5岁以下儿童CT检查中采用的综合性防护措施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接受检查,无意外发生。结论:采用综合性防护措施对保护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免受过多的辐射损伤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首位死亡原因,所有死亡原因的第5位,给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位列所有死亡原因第 1位[1-2].其中胸部创伤( thoracic trauma)发生率居创伤的第3~4 位,约占创伤外科的 20%,居创伤死亡原因的第 2位[3].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